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20年初,在湖北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30个省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绵竹市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医疗卫生应对呼吸道相关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对新冠肺炎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切实有效地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蔓延,提出了建立疫情防控的“1+6+N”三级医疗救治体系。本文以孝卫生院围绕“1+6+N”开展的系列工作为例,阐述了“1+6+N”体系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1+6+N医疗救治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就布地奈及特布他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共120例,在经患者同意后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布地奈及特布他林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布地奈及特布他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比较接受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及特布他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生活质量较高,而对照组各方面改善情况则不是很明显,前者相关治疗数据优于后者,差异较大,满了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在老年慢阻肺的治疗中,布地奈及特布他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 噻托溴铵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布地奈在小儿MPP(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对其疗效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M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与研究人员=80例,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布地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更优,退热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布地奈对小儿MPP的治疗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一步缩短,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学校结核病密切接触者使用卡介菌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从2019年1月开始收集研究对象,到2020年6月收集结束,共收集配合本研究的学校结核病密切接触者1351例,对所有接触者进行卡介菌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检测,分析单独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卡介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检测结果,并且分析卡介菌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检测费用。结果:1351例密切接触者,最终确诊为阳性385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阳性率高于卡介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0.05),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费用低于卡介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0.05)。结论:对学校结核病密切接触者使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检测准确性较高,可以有效的判断密切接触者是否被感染,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且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费用较低,对于学校较多密切接触者更为适用。

  • 标签: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卡介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结核病 密切接触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布地奈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T细胞免疫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雾化剂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以及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在肺功能指标以及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十分突出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T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临床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孟鲁司特钠 T细胞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具体特点,为其开展布地奈福莫特罗治疗,比较疗效。方法:收集及查阅100例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根据病种分组,前者纳入A组,为45例,后者纳入B组,为55例,均开展布地奈福莫特罗治疗。结果:明显改善了A组各指标评分结果、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与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开展布地奈福莫特罗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慢阻肺 稳定期 肺癌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阿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阿福韦酯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和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LB、TBIL等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稍低于对照组的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