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6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8例)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38例)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 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 UKA手术,干预组进行 TKA手术,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的疼痛程度、膝关节的屈曲角度、 HSS评分和拆线前自主屈曲 90o的时间。结果:对照组膝关节的屈曲角度明显大于干预组( P

  • 标签: 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心理护理在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自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骨折患者 100 例,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以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距,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使用 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的 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更具有临床作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院感染学研究的深入,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的不断进步,以往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手段及工作方式已十分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需求。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医院感染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以便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院 感染 监测系统 研制进展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数据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医院管理系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在管理中过高地估计人的自觉性是不现实的,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控制与防护措施,才能主动切断人的一切违规行为,有效减少医院信息系统内部的人为安全隐患。

  • 标签: 医院网络 应用系统 安全管理
  • 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地处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四川,以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中药学师资为依托,于1959年率先在全国开办中药学本科教育,开创并实践了新中国高等中药教育的沧桑巨变:●1959年首创我国第一个中药学本科专业;●1978年招收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被批准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接纳国内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科研人员;●1996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2002年中药学再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以中药学科为主,兼有药学、工、农等学科渗透协调发展。现有中药学、中药学(基础基地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方向)、植物保护(药用植物方向)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在几十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倡导‘系统中药’,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一、倡导“系统中药学”1.倡导“系统中药学”学科体系我国中药本科教育创办之初,培养模式无从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成都中医学院)根据中药学学术内涵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中药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培养...

  • 标签: 系统中药 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 中药教育
  • 简介:[本刊讯]河南省中医系统护理知识竞赛日前在河南省中医院举行,评出特等奖1名,一、二、三等奖10名、15名、24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省中医管理局、省劳

  • 标签: 中医系统 举行中医 护理知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分析中医药研究的现状,阐述在重视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研究的新形势下,中医复杂系统研究的必然性,提出中医复杂系统研究的目标、任务、研究途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并对中医复杂系统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中医药 复杂系统 复杂性 研究方法
  • 简介:该文通过对敦煌针灸文献及敦煌古穴的深入研习,认为敦煌古穴中的有些古穴点与现代全息微针系统有着必然的联系,更有甚者为现代全息微针系统的发展源头,现将这种必然的联系通过敦煌古穴与现代各种全息微针系统的契合点及相关性分别进行阐述。

  • 标签: 敦煌古穴 全息微针系统 契合点 相关性
  • 简介:摘要背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大复杂心肺肝手术临床麻醉或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一项重要的监测手段,近年来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indicatorcontinuouscardiacoutput,PiCCO)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了解PiCCO系统在围术期应用的进展,评价其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内容概述PiCCO系统基本原理,例举临床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评价其优势及劣势。前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应用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各有所长,但对手术室及ICU重症患者应用PiCCO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仍是首选。

  • 标签: PiCCO 围术期 血流动力学监测
  • 简介: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系统在解剖、生理、病理上有相似性。其“卫行脉外”之卫气循环体系和经气游行之感传网络体系与神经系统的传导、调节作用有相近性。由此提出气络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同一性。其病因基础是邪(风)犯气络(神经),其,临床特征是疼痛、痉挛、颤痫、痿瘫,其病理特征是气络绌急(神经痉挛)、气络郁滞(神经失调)、气络失荣(神经失养)。其治疗思路是缓急(解痉)、祛邪(调节)、荣络(营养),并提出相关的治疗方药。这一思路有助于运用中医气络理论指导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以提高此类疾病的防治水平。

  • 标签: 气络 神经系统 相关性
  • 简介:1中医经典临床思辨能力训练系统研读中医经典最核心的目的是学习和领悟经典中的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思维方法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活动的内在核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开放、有效的网络平台为训练载体,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自行研发创建了"中医经典临床思辨能力训练系统",

  • 标签: 中医经典 临床思辨能力 训练系统
  • 简介:记者从“中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已建立起国内外药用植物中真菌及真菌毒素污染分析及检测技术标准的研究平台,建立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有害真菌毒素的行业标准“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标准”,在中药有害残留物分析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标签: 真菌毒素 中药安全 管理系统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 技术标准
  • 简介:本文主要对六淫侵袭太阴手经之表所致病证的症状、病机及参考方剂等证治要点进行了系统举例,分类依照风、寒、暑、湿、燥、火的大致顺序,梳理出手太阴肺经六淫表证的大体框架,为临床中医表证辨治提供参考,也为丰富余经经系的表证分类试做示范。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太阴病 手经 表证
  • 简介:目的:提出了中药个体品质及群体品质鉴别的概念。建立了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系统理论判别方法。方法:根据描述生物体系遗传与变异信息的双指标信息理论方程,建立生物体系个体同品质的定量标准,由此构建每个样品的初级同品质特征序列。构建了中药群体同品质优化判别方法:群体特征序列最大有效样本数法,变化Pg=x~100%,58%≤x≤64%,在整体上优化每个样品的同品质特征序列,使群体样本的核心特征序列中的总样本数与关联序列中的总样本数差值Y=ΣMi=1(Nci-Nri)最大,实现中药群体同品质的优化判别。该理论系统基于生物系统内禀性质,可以实现相同品质中药群体的严格理论判别。结果:3种组成非常相似的中药复方红外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很好地证明了该理论预测。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判别相同品质中药的可行理论方法。

  • 标签: 中药群体 相同品质 鉴别理论 生物信息理论 指纹图谱 模式识别
  • 简介:通过整理和分析中与肺脏密切相关的病症表现、病邪关系及病症名称等,总结肺藏象的基本特征,挖掘其临证规律,以进一步丰富藏象学说的内容.

  • 标签: 内经 病症 文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