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型钛板在复合性颌面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复合性颌面骨折患者160处骨折,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骨折形状不同给予患者采用对应的微型钛板实施坚强内固定,骨折部位不同分别实施不同时间的颌面牵引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优69例,良1例,创口甲级愈合率为97.1%;术后并发症3例为伤口感染,出现的后遗症为短时面瘫3例,上唇麻木4例,耳前区疼痛4例,颞颌关节弹响6例,观察治疗后颌面部骨折愈合基本良好,无钛钉脱落、排异反应发生。结论微型钛板用于固定治疗复杂颌面骨折,解剖复位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型钛板 复合性颌面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此段时间入住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作为对比组(n=25),实施全身麻醉,双号则划分为研究组(n=25),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手术,比较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相对较低(P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我科室收治的青光眼手术治疗患者 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2例,探究组 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探究组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浅前房发生率、术后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数据。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术后眼压为( 24.7±4.1) mmHg,对照组术后眼压为( 16.2±4.3) mmHg, t值为 9.271, P值为 0.000;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7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9.05%,卡方值为 4.086, P值为 0.043;探究组浅前房发生率为 2.38%,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为 16.67%,卡方值为 4.973, P值为 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青光眼患者中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减小浅前房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眼压,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合式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麻醉的选择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20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5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中,镇痛效果好,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剖宫产麻醉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镇痛
  • 简介:摘要:在我国,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外伤类型,治疗方式多样,使用复合夹板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日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本研究针对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采用复合夹板治疗,并通过临床疗效比较、并发症观察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具体评估。结果表明,复合夹板治疗能够有效复位骨折,提升手部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同时,研究也发现,完善的医护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加强术后康复。因此,复合夹板疗法配合优化的医护配合,可以更好地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此类疾病的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复合夹板 并发症 医护配合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9月将4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空腹收集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CEA、CYFRA21-1、CA125、NSE。分析两组肿瘤标志的含量及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观察组四项肿瘤标志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单一肿瘤标志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肺癌CEA血清水平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肿瘤 标志物 检验 临床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肿瘤,宫颈腺癌(Adenocarcinoma of Cervix, ADC)约占宫颈癌25% [1],由于缺乏特定血清肿瘤标志和相关研究,ADC的诊断比宫颈鳞癌困难很多,其预后也比宫颈鳞癌患者差。ADC患者术前血清CA-125、CEA、CA19-9等较正常患者升高,对ADC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有帮助,其分别在截断值为35 U/ml、5 ng/ml、39 U/ml时提示肿瘤的发生,CA-125和CEA与ADC患者的预后有重要联系,但尚缺乏CA19-9与预后的直接联系。本文通过对当前相关研究的细致调研,探讨ADC患者术前血清肿瘤标志水平与诊断及预后的关系。

  • 标签: 宫颈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泌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2015年3月到2015年11月来我院进行进行阴道分泌的常规检查的5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532例患者中,清洁度Ⅰ和Ⅱ的有165例,清洁度Ⅲ和Ⅳ的有180例,在不同的清洁度中,病原体的发生率也不相同,表现为清洁度Ⅲ和Ⅳ中病原体的检出率远远高于清洁度Ⅰ和Ⅱ的。结论清洁度与病原菌的发生率并不是成直接的比例关系。线索细胞和念珠菌这两种菌出现的概率较大,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抑制这些菌的生长,防止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妇科,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记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确诊的肺癌患者、肺良性病变患者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各选择3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运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的CEA(癌胚抗原)、CA125(肿瘤相关抗原125)、CA199(肿瘤相关抗原199)以及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四种血清肿瘤标记对于肺癌早期诊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的CEA、CA125、CA199以及NSE水平要高于对照A、B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EA和CA199两项指标水平的对比差异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肿瘤标记检测与肺癌诊断和分期判断有着密切联系,联合多项肿瘤标记检测,有利于对肺病变程度作出有效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联网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将联网技术应用到医院建设当中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办事效率,提升人们的就医体验。本文将从联网医院概念出发,简单介绍联网在智慧医院中的部分应用,希望能够对医院建设者及医疗工作者有所启发,意识到联网的重要性,提升医院整体水平。

  • 标签: 物联网 智慧医院 建设应用
  • 简介: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即搭建基于联网的平安医院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具体功能及应用,强调系统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

  • 标签: 物联网 平安医院 视频监控 系统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应用黄芪桂枝五汤的临床效果。将我院2020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2例,以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入6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汤。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TNF-α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9.70%(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TNF-α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应用黄芪桂枝五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修复受损神经功能,遏制患者炎症状态。

  • 标签: 脑梗死 黄芪桂枝五物汤 NIHSS 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