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有好的亲子活动有吗?我想说,有,就在这里。2016年寒假,我陪同6岁的儿子,参加了《母子健康》杂志社主办的海南冬令营活动。短短6天时间,全程五星级体验,活动精彩纷呈,让人印象深刻,至今意犹未尽,各位看官,

  • 标签: 威斯汀 热带水果 小伙伴 雪花飞舞 南湾猴岛 国际生态旅游
  • 简介:角质层是我们最外层的皮肤组织,28天是它代谢的一个周期。角质层有对皮肤保护,保湿,防晒的作用,同时可有效防止一些微生物、细菌的入侵。如果在正常的代谢期它没有完全脱落离开我们的皮肤,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角质层就会慢慢堆积,导致各种症状出现,例如痘痘。

  • 标签: 去角质 肌肤 皮肤组织 角质层 皮肤保护 代谢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疗法的取穴规律。方法选择在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十年内发表在中国知网上关于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结果10年内中国知网中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文献91篇,十四经络取穴28处,包括主穴196次和配穴104次。主穴中太冲选取率最高,配穴中太溪选取率最高,太冲总使用率最高。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取穴,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针灸 高血压 取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用药规律。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中医辨证治疗)各80例,观察临床疗效,并对院内糖尿病患者的中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使用最多的10味中药是黄芪、茯苓、山药、天花粉、麦冬、白术、人参、山茱萸、泽泻、当归;中成药分类主要是清热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等。试验组治疗有效78例(97.50%),高于对照组的71例(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选用中药疗效更佳,由于药物和种类较多,提示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用药。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治疗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中医药辅助治疗用药分析的调查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用药规律,从而研究乳腺癌患者中医药辅助治疗用药规律,利于更多的患者的康复。方法选出我院从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共收治的外科患者共100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多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中医药辅助治疗用药规律的调查,总结乳腺癌患者的用药需求。结果从100例患者的分析结果来看,中医药对于乳腺癌术后的多项症状都有缓解和治疗。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中医药对乳腺癌的治疗和调节作用非常明显,值得被广泛的提倡。

  • 标签: 乳腺癌 中医药辅助治疗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施治规律。方法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的大量采用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文献进行搜索。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Excel分类整理相关数据,分析相关数据探讨该病的针灸治疗方法、选穴处方、操作方法、疗程及疗效。结果在采用针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时,主要采取辨病取穴并集合辩证配穴或辩兼配穴进行治疗,选取任督二脉、足太阳膀胱经、部分经外奇穴及11条经脉腧穴,其中所用频率较多的穴位有太冲、心俞、气海、百会、关元、肾俞、脾俞、三阴交、肝俞、足三里。治疗时主要采用2种以上的针灸方法进行配合治疗,其中毫针治疗法使用最广泛,共有204篇(44.9%),一般1~7天为患者施针1次,共施针7~50次,平均施针(23±12)次。结论可采用电针、拔罐、毫针刺、灸法等针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但在临床治疗中医疗人员一般结合2种以上的针灸方法进行配合治疗;一般以任督二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为主,而高频穴一般选太冲、心俞、气海、百会、关元、肾俞、脾俞、三阴交、肝俞、足三里,在治疗过程中,其疗程相对较长的疗效较好。

  • 标签: 针灸治疗术 慢性疲劳综合征 施治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压变化规律及减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240例非卒中患者的血压进行连续2周动态观察,并对116例伴高血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结果卒中组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卒中组血压以发病后入院时测为最高,在无降压治疗情况下,其血压迅速下降,5天内达病前水平,以后在此水平波动。轻中度血压升高的脑卒中组降压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较非降压治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较高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显效率及有效率与非降压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轻中度血压升高不宜进行降压治疗,而对较高血压可采取降压治疗。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压 降压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济宁太白湖湿地蚊虫季节消长及抗性水平,为当地蚊媒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饵帐诱捕蚊法对太白湖湿地的成蚊种类、季节消长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WHO生物测试法,测定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和回归方程。结果共捕获成蚊14217只,经鉴定为5属16种。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53.68%,其次为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各种成蚊的季节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6月开始出现,7-8月为成蚊活动高峰期。太白湖湿地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残杀威、DDVP、三氯杀虫酯抗性倍数分别是2.38、5.26和2.44,为低抗水平;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抗性倍数分别为27.92和36.67,达到了高抗水平。结论济宁太白湖湿地蚊虫种类丰富,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治理蚊虫。

  • 标签: 蚊虫 种类 抗药性 太白湖湿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型与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共同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两型颈椎病中医用药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共计159味,使用频次2842味次;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文献的常用中药共计175味,共使用频次2755味次。两型共同所用药物种类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运用最多;所用药味以甘、辛、苦为主;所用药性以温、平、寒为主;两型归经以肝、脾为主。结论两型均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外邪侵袭及瘀血阻滞,或伴慢性劳损、外伤为标。临床以补益药(当归、白芍、甘草、黄芪)、活血化瘀药(川芎、红花、丹参)、解表药(葛根、桂枝)治疗为主。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药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