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清康熙年间,阿拉善蒙古归附清廷后,河西府(县)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划界纷争。该文利用档案、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对清代河西走廊北部汉蒙交接地区的凉州、甘州二府阿拉善蒙古边界纷争事件的过程、起因进行了详细考察,分析了在此事件处理过程中,国家地方社会复杂而多元的互动关系。清代以来河西走廊北部边界的变迁,不仅折射出传统社会政治大环境的改变,而且也是区域农牧经济互动消长的反映。

  • 标签: 清代 阿拉善蒙古 甘州府 凉州府 边界
  • 简介: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地人地关系突出的影响反映在旅游者居民地方感差异上。本文以黄山市屯溪老街为研究区域,从地方认知、地方依恋感、地方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对旅游者当地居民的行为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方认知层面,旅游者更看重旅游地己之间的互动,而居民则更关注“自我”、“环境”;在地方依恋感层面,旅游者要比居民更具地方依恋感;在地方行为意向层面,均以赞成保护为主,但在旅游地的“现代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性。综上分析建议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继续挖掘老街特色传统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习俗,向旅游者展现老街的整体魅力;并授予老街居民以更多的权力和灵活性,提高积极性。

  • 标签: 地方感 差异分析 黄山屯溪老街
  • 简介:通过近3年内有过国内旅游经验的城镇居民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对近3年内未出游城镇居民的旅游障碍和目的地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文章以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在全国15个城市发放25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296份,其中近期内未出游城镇居民问卷639份,然后以近期内出游者样本作为对照组,利用对比分析和非参数Ridit分析等方法分析近期内未出游者,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和旅游意识因素构成近期内未出游者的主要旅游障碍;(2)相比近期内出游者,近期内未出游者的经济因素、身体因素和旅游意识因素的障碍性更强;(3)近期内未出游者的目的地选择因素按偏好程度可以划分为6个层次,其中旅游安全和目的地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但相比于近期内出游者,旅游的总费用和目的地环境条件(包括餐饮、交通等)对该群体影响更大,而核心吸引物的优劣影响则较小。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拓展策略

  • 标签: 近期内未出游者 旅游障碍 目的地选择偏好
  • 简介:通过实地调查武汉市20世纪遗产"一五"国家重点工程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发现局部保留保护、制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等是主要的保护措施;今后应重视其独特的遗产价值,抓住文物普查良机尽早编制保护规划,在开发利用中坚持"因厂制宜"突出文化特色,认真改善工程所在历史街区的生活居住环境。

  • 标签: 武汉 20世纪遗产 “一五”重点工程 保护 利用
  • 简介:本文基于旅游真实性学说并借鉴数学集合思想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客体真实性主体真实性的集合式关系。文章首先基于研究载体将传统真实性学说纳入三种类别,在此基础上抽离出“主体真实性”和“客体真实性”并构建两者的集合式关系。为论证理论假设内容本文对故宫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论如下:运用集合式关系揭示主、客体真实性的内在联系具有合理性;集合式关系存在逐级演进的五种类型并进一步分为主要关系和次要关系;游客真实体验度处于较高层次并与集合式关系相契合;最后基于集合式关系提出文化遗产新的开发思路。

  • 标签: 文化遗产 旅游真实性 集合式关系 真实体验度 故宫
  • 简介:行前信息搜索是游客旅游决策过程的首要步骤之一,而信息则会进一步影响游客的系列消费行为及其满意度评价。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黄山风景区为例构建了国内游客行前信息搜索测量量表和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测量量表,并通过因子分析萃取出了上述量表的因子结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事后多重比较法检验了游客行前信息搜索行为的组间差异、检验了游客对目的地满意度评价的组间差异。典型相关分析则发现,“信息搜索的媒体导向”、“深入性信息”、“信息搜索的经验中介导向”和“保健性信息”等国内游客行前信息搜索因子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游客对“深入性信息”、“信息搜索的媒体导向”的关注程度较为有限。基于上述检验发现,文章提出了黄山风景区提高游客满意度的若干举措。

  • 标签: 行前信息搜索 旅游目的地 满意度评价
  • 简介:文化遗产旅游是国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为了掌握国外近十年的研究动态趋势,本文通过检索2001—2010年期间国际公认的两大旅游研究权威期刊《AnnalsofTourismResearch》《TourismManagement》上发表的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文献,分别从文化遗产旅游者研究、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研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管理研究、文化遗产旅游解说原真性研究四方面进行了分类述评,发现国外近十年来主要集中于原真性旅游者研究,普遍采用案例研究模型构建,注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结合,多学科渗透融合趋势明显;认为未来的工作应在坚持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融合绿色理念低碳发展现,注重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并加强对濒危文化遗产的研究。

  • 标签: 文化遗产旅游 研究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