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地方志书是资料性著述,资料搜集工作要从读志用志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地进行搜集,使编修出来的地方志书真正地好用、可用、多用。

  • 标签: 地方志书 运用 资料
  • 简介:<正>编纂地方志,主要在于对有关资料的运用;而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发挥,也主要仰赖其资料性。资料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存在价值的基础。因而,资料工作是地方志的基础性工作。地方志编纂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资料的重要性,正视资料工作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资料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广泛征集,严格考证,详细鉴别,精心编写长编,建立健全资料制度,扎实做好资料工作。

  • 标签: 地方志资料 地方志事业 资料工作 修志 资料收集 工作机构
  • 简介:杨翼骧先生是史学界老前辈,一生治学严谨,著述审慎,为青年史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所著《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下简称《编年》)三册,将我国先秦至明代史学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关于史学方面的人、事、书一一加以记载和摘编,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在“披沙拣

  • 标签: 中国史学史 史学工作者 史学界 史学发展 编年 治学严谨
  • 简介: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编写记录好县级年鉴,是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主体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对宣传地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如何提高年鉴资料质量,更好发挥年鉴存史、资政作用,是我们每个编纂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

  • 标签: 县级年鉴 《地方志工作条例》 地方经济建设 条目 地方综合年鉴 行政区域
  • 简介:资料的整理出版以求全求真为上,这是衡量资料科学性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求全,就是要无遗漏。求真,就是要保持反映本来面貌。比如整理出版中共中央的文件、毛泽东文稿等,能做到求全,研究、利用价值就高。中共中央民主革命时期的文件出版了“选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件出版了“选编”,都不是“全集”。毛泽东的文稿,出版了早期文稿及《选集》、《文集》、《建国以来文稿》。

  • 标签: 党史资料 中共中央 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 新中国 成立
  • 简介:1995年国内报刊蒙古学论文资料索引哲学、宗教试论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若干特点格·孟和《内蒙古社会科学》第2期7—13页蒙古族与哲学──《蒙古族哲学史》前言陶克陶《内蒙古社会科学》第1期13─14页尹湛纳希哲学思想探究李凤鸣《内蒙古师大学报》第1期15...

  • 标签: 论文资料 蒙古学 民族学院学报 蒙古族民歌 北方民族 1995年
  • 简介:高校专业资料室是一个院系学术科研发展的最前沿阵地。专业资料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学术建设,因而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现状和存在的必要性及高校专业资料室当前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外国语学院资料室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院系资料室建设与发展建议。

  • 标签: 高等院校 资料室建设 图书馆
  • 简介:资料的可利用性,一方面指入志资料对现实和将来是否有价值,另一方面指入志资料所包含的信息量.资料的可利用性是对志书资料真实性、具体性、全面性的另一诠释,从不同的角度对地方志资料的特点作了概括,并对地方志资料工作提出要求,是衡量志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 标签: 资料 内容 利用 志书
  • 简介:1994年国内报刊蒙古学论文资料索引历史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会成立李杰生《内蒙古日报》1月17日第1版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朱泓《北方文物》第2期第7~13页匈奴社会政治制度略论王文光《云南师大学报》第6期第17~21页阏氏考略何云《史学月刊》第...

  • 标签: 论文资料 蒙古学 1994年 《江格尔》 内蒙古师大学报 民族学院学报
  • 简介:当代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档案是其重要的资料来源。形象地讲,档案是志书编纂的供应站,志书编纂这个“满汉全席”离不开档案这个供应站提供的各色食粮与副食品等。据不完全统计,社会主义新方志的资料来源80%取自档案。为此,一些地方将史志工作与档案工作合在一起,成立史志档案馆,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编纂志书离不开档案,档案是志书的动脉血源。

  • 标签: 档案资料 志书编纂 环境保护 通志 新疆 社会主义
  • 简介:地方性和资料性是地方志的本质特征。从新出的一些志书来看,不少志书都比较好地突出了上述本质特征。但是,也有个别志书,在体现上述两点本质特征上尚不突出,内容空泛,缺乏资料,极大地影响了志书的质量。改变目前一些志书存在的上述缺点,应该在挖掘本地资料上下功夫,突出地方性和资料性,提高志书质量。

  • 标签: 志书质量 地情资料 修志人员 缺乏资料 历史时期 城市之间
  • 简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是地方志资料征集常规化、制度化的积极探索,但在实践中仍出现不少质量问题。本文试从质量保障机制的角度入手,分析地方志资料年报质量保障机制的概念、特征、主体和运行步骤,以及现行保障机制下存在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充分发挥内外保障主体的功用、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标签: 地方志 资料年报 质量保障机制
  • 简介:一等奖1、《在江陵寻觅发掘楚墓的日子里》(载第62辑作者:郭德维编辑:李德定)2、《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片断回忆》(载第63辑作者:刘曾达编辑:石雁飞)3、《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发现经过追忆》(载第65辑作者:王作栋编辑:王虹)二等奖1、《回忆在咸宁“五七”干校的日子》(载第62辑作者:崔道怡编辑:李德定)2、《记人民艺术家程犁》(栽第63辑作者:余■芳编辑:石雁飞)3、《永远消失的古镇》(载第63辑作者:胡世全编辑:石雁飞)4、《〈大海航行靠舵手〉及其曲作者王双印》(载第的期作者:李振盛编辑:高士振)5、《征集出版淬亥首义回忆录>的前前后后》(载第的辑作者:郑南宣编辑:高士振)6/

  • 标签: 二○○○年 文史资料 咸宁“五七”干校 民间故事家 武汉长江大桥 人民艺术家
  • 简介:矗立于瞿昙寺内的五方汉藏双文合璧碑刻,无论是它们悠久的年代,还是恢宏伟岸的形制与雕刻艺术的精美手法,都是西北地区其他寺院所存碑刻难以相提并论、比肩媲美的。石碑上的文字记述,则更是生动地反映出了明朝统治者利用宗教在安抚西北地方少数民族部众所表现出的良苦用心,不失为研究当年藏传佛教弘扬传播的珍贵文献资料。以前一些书籍中曾将这些石碑文字部分或全部介绍收录,但是其中多有错讹衍漏,文章谨据现存石碑文字并参照各书著录将各碑碑文以行列顺序录出,且对每座石碑的大致状况及校正分别介绍于后,以期为学术界利用这些碑刻资料提供方便。

  • 标签: 瞿昙寺 碑刻 明代 藏传佛教
  • 简介:资料性著述是对所记述的结果性重要事物,加入相关要素材料而形成的一种编写方式,具有轨迹式、条件式、背景式、做法式、说明式、概括式等表现体式。资料性著述是对方志编写理论的新突破,有利于方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有利于完善和创新志书编写模式,对第二轮修志实践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地方志 资料性著述 认识
  • 简介:江苏市县两级志书的编修已进入尾声。20年修志,仅本省市县两级志书就有近百部问世,总量近亿字。与这些有形成果同样宝贵的是修志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有待深入发掘,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无疑将对续修新一届志书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参与了《镇江市志》编修的全过程,

  • 标签: 著述性 资料性 镇江市 资料工作 地方文献 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