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清河郡本《纬书》含有大量不见于其他纬书辑本的独有佚文,学界对其文献学价值多予以肯定。然此本来源不明,存在伪作的可能。清河郡本《纬·通卦验》是该本《纬》书中保存独有佚文数量最多的一种,通过文献梳理、比勘及内容、语词等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清河郡本《纬·通卦验》佚文多有矫揉造作的痕迹,应为后人根据已有文献伪造而成,在使用这些佚文时应加以甄别。

  • 标签: 《易纬》 《通卦验》 清河郡本 纬书 辨伪
  • 简介:关于“老来有伴就是”的社会学思考储兆瑞,刘燕石人口老化现象作为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方面是物质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又必然带来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在诸多的问题中,“老有所伴”的问题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如何解决好“老有所伴”问题,使老...

  • 标签: 老年人口比例 婚姻社会学 社会学思考 财产继承 抽样调查 社会主义国家
  • 简介:<正>自汉武帝“罢黜百,独尊儒术”之后,作为一个独立学派的阴阳自此消亡。其著作至修《隋书·经籍志》时也已全部亡佚,因而现在要系统了解阴阳的学说是不可能的。但阴阳作为战国后期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其学说思想必然为杂家著作所收编。现存战国时期的杂家著作除《吕氏春秋》中有相当一部分属阴阳家学说外,《管子》中亦有阴阳家学说存在。战国后期为诸子百激烈竞争和交融的时期,阴阳的某些观点可能为其它学派所吸收,因而,其它诸哲学著作中也可能有一些阴阳思想的片断,如《庄子》、《礼记》、《易传》等书中均吸收了一些阴阳的思想。经过秦朝的禁锢和

  • 标签: 自然现象 学说思想 五德终始 阴阳家 淮南子 黄帝
  • 简介:<正>某某夫人懿鉴:日前赴京剧欣赏会参观您化装示范表演京剧,此乃在旧金山难得之良机,殊为高兴。京剧与中国古典音乐有密切关系,中国古典音乐是根据《周易》创造的。我的中学同班同学前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兄十余年前游览旧金山,我们同学设宴欢迎他。在席上,我对他说,中国古典音乐的根源在于《周易》。他亦深以为然。您返抵北

  • 标签: 中国古典音乐 周易 音乐家 中央音乐学院 旧金山 京剧
  • 简介:"一画"属于易学哲学的专用范畴。布颜图、戴德乾认为古代画理、画论都是从太极"一画"本体理论中发展而来。变易、神知、感而遂通之理为文学、诗赋、书画等艺术的审美创作体验提供了开放的审美心理依据。画家必须慎守《周易》的精诚之道,勤劳谦虚,专心积累,戒骄戒躁。

  • 标签: 画学 易道 一画 太极 变化 感而遂通
  • 简介: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校整理,中国学者吕宗力、栾保群等译《纬书集成》,是纬书整理研究的一部力作。然白璧难免微瑕,该书标点断句尚有某些不尽完美之处。就《纬通卦验》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未辨“推移”为双音复合结构而点破;二、未辨“之言”为训诂术语而点破;三、误认“宫商”为音乐术语而将“出宫”点破;四、未辨“耀魄宝”含义而将“北辰帝”点破;五、不识“日冬至”为冬至别名而点破。

  • 标签: 纬书集成 易纬通卦验 语言 标点
  • 简介:从帛书《易传》证知孔子说《》引用古熟语邓立光谦德与慎言都是中国上古相承的德性,是统治者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要求。从帛书《易传》中可见孔子言谦德有取于周公之言,慎言之教则有取于《金人铭》。今本《谦·彖》的“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

  • 标签: 《易》 《易传》 孔子 《韩诗外传》 《二三子》 《缪和》
  • 简介:棠以文人身份注解《孙子》,专注于旧注是否契合孙子"经旨"的评判标准,基本上秉持前代"我注六经"的孙子研究理路,使《孙子集解》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前代《孙子》研究传统。顾棠也频繁征引近代西方军事理论与战例,以此论证孙子思想的正确性,并以近代学者的眼光重新审视孙子的战争观及战略战术思想。《孙子集解》是顾氏摆脱传统集解类兵书撰著套路、融合东西方军事思想的一次粗浅尝试,彰显了作者与清代中期学者完全不同的诠释旨趣。

  • 标签: 《孙子集解》 顾福棠 清末 孙子兵学
  • 简介:11月23—24日在新加坡举行,由新加坡儒学会、新加坡炎黄国际文化协会、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主题为“儒家与宗教:互动和对话”。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本地约200名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儒家精神如何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新加坡儒学会会长陈荣照认为,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可通过与各宗教的对话与交流为建立普世价值提供很好的资源。

  • 标签: 国际 人文主义精神 儒学 儒家精神 新加坡 文化协会
  • 简介:郭雍是兼山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属于程门支流.郭雍秉承义理解之风,推崇二程、张载而又自成一.郭雍反对象数派的衍生大的观点.他认为为圣人明道之书.到了春秋时期,大道不行,卜筮成为主流.为包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人所作.对"道、象、数"的关系,郭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郭雍还认为汉代以来,象数之学附会于,圣人之道熄灭无传.直到程颢、程颐、张载三先生发挥理精奥,圣人之道才得以重现.郭雍的父亲郭忠孝是程颐的学生,郭雍作的目的就是继承程颐和其父的解传统,阐明圣人之道也.

  • 标签: 郭雍 以《易》明“道” 易学史
  • 简介:<正>《杂卦》是《大传》的最后一篇,从来不被人们重视,注解者皆以“杂”字说之。如虞翻说:《杂卦》者杂六十四卦以为义,其于《序卦》之外别言也。……于时王道踳驳,圣人之意或欲错综以济之,故此序卦以其杂也。(《周易正义》孔颖达疏引)韩康伯说:《杂卦》者,杂糅众卦,错综其义,或以同相类,或以异相明也。(《周易正

  • 标签: 杂卦 六十四卦 卦序 今本 易经 周易
  • 简介:中国古代美学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主张和谐美.这儒道两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密切相关.从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和先秦儒家各大流派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儒家偏重人的哲学,突出人的主动性,着眼于人对社会的认识,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而从老子到庄子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相关言论中则可以看出,道家则偏重于自然哲学,突出自然的合规律性,着眼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真与美的统一.儒道两各有偏重又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地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

  • 标签: 周易 儒家 道家 和谐 古典主义美学
  • 简介:<正>一、超切主义的哲学:《易经》哲学的特质1何谓《易经》哲学?《易经》哲学的义理归趣何在?《易经》哲学,顾名思义,乃是本于《易经》的哲学。《易经》又名《周易》,本是卜筮之书。但蕴含在此书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卦辞和爻辞)和传(包括象传、彖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两部中的哲学义理却是宏深奥衍,罕有其匹的。卜筮原是先民籍以安身立命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种统合直觉与理解于一炉的生命道术。《易经》哲学正是环绕着卜筮的生命道术而发展出来的宇宙观、人生观。从纯粹的哲学立场来看,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哲学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场有哲学,也是一种生命哲学——一种归结于生命与场有的超切互摄之道的“超切主义哲学”。所谓场有乃“权能场有”之省。“权能场有哲学”乃是一种以行依体验为出发点,为理论根据

  • 标签: 权能 哲学立场 文明人 易经 体验 生命活动
  • 简介:先民信奉的术数有天启与人为之别。天启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天垂象,示吉凶”,人为则是以卜筮“决嫌疑,定犹豫”。龟卜繁难,筮占简易。殷人尚卜与周人用筮,实为不同民族的稽疑习惯。周人受封于商,殷周始有文化往来,而周人迁岐之后,殷人之龟卜乃行于周邦,但周人仍以筮占为主。周朝开国立基,依其传统的稽疑之法编纂筮书,称之为《》,其命名之朔,正是着眼于龟卜的繁难与筮占的简易。而《周易》卦爻辞乃旧有之象占、星占及筮占甚至龟卜之辞的鸠合与改编,具有相当程度的加工与润色。六十四卦卦画符号的原初功能就是“纪数”与“检索”。内“贞”外“悔”的爻辞顺序,也是针对六十四卦卦画绝大多数皆可“表里视之,遂成两卦”所作的规定。因此,《》之所以名“”,一是相对龟卜而言,筮占简单容易;二是筮书编成之后,卦画符号具有方便的检索功能。而各种不同的筮法,皆可视为筮书的不同检索方式。

  • 标签: 《周易》 卦画 卜辞 筮法
  • 简介:王弼《》《老》二注成书先后及年代考辨裴传永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病故于魏废帝曹芳嘉平元年(249),在人世上只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王弼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其人生的脚步却异常坚实;他尽管英年早逝,可在学术上...

  • 标签: 《易》 《老子》 王弼 《周易注》 《老子注》 何晏
  • 简介:放眼民国年间之易学发展,其革新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传统易学研究,进入20世纪之后,研究流派虽然更为丰富,但却始终没有离开最为基础的"象数"与"义理"两派,尤其是对于传统继承者,象数派学者一般都承袭汉代今文易学者的做法,或致力于搜寻遗象,或用功于整理象数体例,而其核心观念在于坚持以象解释《》,即所谓"观象系辞"、"由象明辞"。义理派学者则主要运用文字训诂、文献考证、文本整理的方法来注释、研究《易经》,其目的是恢复原典本义。从其根源而言,义理学主要受汉代古文易学者影响,继承了清代中期以来乾嘉学派治《》的传统。在此将20世纪早期的几位继承者,就象数学而言,以徐昂与尚秉和为代表,义理派则以杨树达与高亨为例,通过对他们易学思想的梳理,来明示继承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不可轻离的关系。

  • 标签: 20世纪 象数 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