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正>本文就我国城镇迁入与迁出人口在迁移时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异同及其原因,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和某些反常现象,希望能为制定有关的城乡社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材料。一、迁入迁出人口数量的年际变化比较根据抽样调查数据,1949到1986年城镇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分别相当于样本总人口数的38%和6.16%。由于调查设计的缘故,迁出人口有一部分不能进入样本,数字看上去小了一点,但仍不失为全国宏观分析的依据。

  • 标签: 人口迁移 迁入迁出 对比分析 中国城镇 总人口数 迁移量
  • 简介:户籍人口、迁移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动及趋势预测是各级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建立人口预测方程,对广州市户籍人口的总量和结构进行了全面的预测分析,并深入研究了人口迁移对广州市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的影响,最后,利用阻滞增长模型对广州市常住总人口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供广州市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参考。

  • 标签: 户籍人口 迁移人口 常住人口 预测与分析 广州市 2006—2020年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义乌市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人口频繁流动已成为义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随之产生的计生管理、社会治安、劳工纠纷等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为此,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综合管理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从计生管理的角度,对这个问题提几点对策和措施。

  • 标签: 义乌市 人口流动特征 计划生育 人口管理 户籍制度 工作机制
  • 简介:<正>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的CPR/P50项目协议,我所于1986年下半年在广东省特大城市—广州市,中等城市—肇庆市,经济特区—珠海市,小城镇—德庆县德城镇等四个不同类型的市镇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户2000户,8310人(其中家庭户1981户,8234人,集体户19户,76人)。调查时限从建国以来至1986年6月30日止。本文拟就广州市区的调查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 标签: 人口迁移 广州市区 流动人口 抽样调查 人口研究 非移民
  • 简介:本文运用2008年宁波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对新生代主体视角下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现状及影响凶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视角的社会距离建立在融入意愿和排斥预期两个层面基础上;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在增大。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关系网络、居住空间和社会文化会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丁的社会距离。要促进新生代农民丁的城市融人,缩短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民、政府和社会等多方行动者的共同努力。

  • 标签: 社会距离 新生代农民工 主体视角
  • 简介: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可大致分为早期主要控制人口数量的利益导向政策和当前倾向于综合治理的利益导向政策两个时期.本文在回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利用1991-2010年我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家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较于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倾向于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效应更强,并且更有利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在倾向于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实施下,家庭会调整发展策略,通过风险外部转移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等多种方式,缓冲由于子女数量减少导致的不确定风险增加.

  • 标签: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家庭发展 控制人口数量 综合治理
  • 简介:本文以国家官方网站的相关政策文件为样本,以政策支持农民养老为理念,以系统协调性为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民养老政策系统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农民养老政策系统不协调表现在主体子系统内部、客体子系统内部、主客体子系统之间、本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本政策系统与环境等五个方面。

  • 标签: 农民养老 政策系统 协调性
  • 简介:文章运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纵向数据(1998~2005年),对年龄范围在80~105岁的高龄老人进行考察,并基于Cox模型对社会支持于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对西方学者提出的社会支持的影响机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我国的现实意义来看,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是针对不健康的人群起到了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和健康变量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另外,社会支持中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对改善我国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社会支持 高龄老人 死亡风险 COX模型
  • 简介:夫妇年龄差的研究是人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目前的研究由于数据来源多样化,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关于年龄差的变化方向也没有形成定论。为此,本文利用我国三期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对年龄差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同龄婚配的特点非常稳定,其比例维持在16%~17%之间。中国夫妇年龄差模式自90年代以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0年中国传统的"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有所改变,这种"男高女低"婚姻明显下降,而"女高男低"婚姻明显升高,扣除同龄婚后二者平分秋色。其原因可能与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和婚姻观念的转变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择偶梯度 夫妇年龄差 九十年代 中国
  • 简介:<正>中国50城镇人口迁移分析协调会,于1987年3月17日至21日在广东斗门县白藤湖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马侠副主任主持。参加去年50城镇人口迁移调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17所省市社会科学院、大专院校人口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人,聚集一起商讨如何对所取得的大量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有计划有系统地撰写解放以来第一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移学术论文。为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人口迁移全国学术研讨会和明年国际研讨会作好准备。

  • 标签: 人口迁移 全国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斗门县 学术论文 白藤
  • 简介:当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两极分化发展所带来的不平衡,一边是城乡教育正日趋完善和提高,一边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教育师资、设备和资金的严重短缺,由此带来的失学儿童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女童沦为教育的弱势群体。在那里,九年义务教育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女童身处恶劣的生活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受教育权利,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关心和帮助的。

  • 标签: 女童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家庭问题 社会 边境 九年义务教育
  • 简介:21世纪人口老龄化浪潮将席卷全球,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面对“银色浪潮”的到来杭州怎么办?这是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和认真应对的重大问题。

  • 标签: 杭州市 人口老龄化 年龄结构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发展趋势
  • 简介:文章从妇女自身意愿,也就是妇女对子女需求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年龄、受教育年限、初婚年龄、户口、工作、居住地和所属地区、生育经历等对妇女意愿生育孩子数的影响,特别是考察了妇女自身的生育经历对妇女生育意愿的影响,并将年龄与生育经历的交互作用考虑进去。生育经历作为一个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变量,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妇女的生育意愿选择。

  • 标签: 育龄妇女 生育经历 意愿生育孩子数 年龄
  • 简介:利用广州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广州市不同身份人口的养老保险获得现状,并实证检验本地市民、本地农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四群体在养老保险获得上存在的差异,并探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 标签: 养老保险 社会地位 差异
  • 简介:本文利用2009年2月在鄂州、黄石、仙桃农村外出和未外出育龄妇女的调查数据,通过列联分析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从四个方面分别考察了外出与未外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育龄妇女的意愿子女数主要受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等个人特征的影响,外出过的妇女的意愿子女数要显著少于未外出过的妇女,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外出妇女与未外出妇女本身的结构差异所引起的,外出本身对育龄妇女的意愿子女数并没有显著作用;在生育目的上,外出与未外出妇女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出能弱化传统思想在妇女生育动机中的作用;在意愿生育性别和意愿生育时间这两个方面外出和未外出妇女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 标签: 外出与未外出妇女 生育意愿 LOGISTIC回归
  • 简介:本文使用2016年120县人口监测系统数据,结合山东省婚育政策变动,聚焦山东省户籍妇女的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变迁,通过计算1986-2016年详细的分孩次生育指标,以了解相关婚育政策对生育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一孩和二孩生育,因为这两个孩次合计占山东省出生人口的90%左右,并能够体现自1990年以来严格执行晚婚晚育和二孩间隔政策后人们生育时间和生育年龄方面的巨大转变。分析显示,山东省户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长期受严格的生育政策约束,不同时期主导性的政策类型不同,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晚婚晚育政策和二孩间隔政策的变动导致生育行为的年龄分布和平均生育年龄的本质变化及时期生育率剧烈波动。2013年以来相关政策调整后二孩生育率虽强势反弹,但其对提升时期总和生育率的贡献幅度,被同样迅速下降的一孩生育率部分抵消。当前山东省的生育模式仍不稳定,存在诸多进一步强化自愿推迟生育的影响因素,并将进一步降低时期生育水平。

  • 标签: 婚育政策 生育时机 生育水平 生育模式 山东省
  • 简介:家庭养老的实际是代际交换.从目前来看,在农村的家庭养老中,父代农民处于代际交换的劣势.他们不但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在年老养老时也只能依赖于子女的自觉,从而使自身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代际交换 生活质量
  • 简介:一、背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除西藏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皆高于109。这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的结果(116.9)高3.6个百分点,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的结果(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高出9.2个百分点,

  • 标签: 治理分析 性别偏好 出生人口性别比 第五次人口普查 跟踪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