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7 个结果
  • 简介:Cu-Zr混合粉末为熔渗剂,密度为1.4g/cm3的多孔C/C复合材料为坯体,采用反应熔渗法制备C/C-ZrC-Cu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物相组成,并对复合材料组织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渗剂中Zr含量不同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均主要由C,ZrC和Cu相组成。随熔渗剂中Zr含量由50%增加到70%(质量分数),制备的复合材料中Cu含量逐渐降低,熔渗剂中Zr含量为60%时复合材料中ZrC含量最高(43.2%)。C/C复合坯体内的孔隙被反应生成的ZrC相及残余Cu相充分填充,炭纤维周围存在一层较致密的ZrC层,在远离炭纤维处,ZrC颗粒与Cu相呈混合分布状态。ZrC与C和Cu均有良好的界面结合状态,在ZrC颗粒长大和粗化过程中,形成了部分含内嵌Cu晶粒的较大ZrC颗粒。

  • 标签: C/C-ZrC-Cu复合材料 反应熔渗 组织 Cu-Zn混合粉末
  • 简介:以水热共还原法制备纳米W-30%Cu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烧结和包套热挤压制备超细晶W-Cu复合材料,并进行后续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观察和分析W-30%Cu复合粉体和合金的成分及组织形貌,研究热挤压及后续退火处理对材料致密度、电导率和硬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产物为纳米级(10~15nm)规则的类球形结构,经煅烧及共还原后得到的W-30%Cu复合粉末粒度细小,呈特殊的W包覆Cu结构,颗粒分布均匀;复合粉末在1050℃真空烧结后相对密度只有91.5%,经热挤压后致密度提高到97.07%,布氏硬度达到223,组织细密,W相和Cu相分布均匀,钨颗粒细小(1~3μm),形成典型的钨骨架和铜网络结构。经过后续的退火处理,钨铜分布更均匀,钨粒径进一步减小,材料的致密度和电导率都更高,分别为98.82%和43.31%IACS,形成良好的综合性能指标匹配。

  • 标签: 水热共还原 真空烧结 超细晶钨铜复合材料 包套热挤压 热处理 致密化
  • 简介:TheW-Cucompositesarewidelyusedasweld-ingelectrodes,electronicpackagingmaterials,electricdischargematerialsandheatsinksbecauseoftheexcellentproperties.Inthisresearch,theW-40wt.%Cucompositeswerepreparedthroughthevacuumhot-presssinteringmethod,andtheeffectofsinteringtemperatureonthemicrostructureand

  • 标签: 英语 阅读 理解 复合材料
  • 简介:TheCu/Sn-3.OAg-0.5Cu/Cubuttingsolderjointswerefabricatedtoinvestigatetheevolutionoftheinterfacialintermetalliccompound(IMC)andthedegradationofthetensilestrengthofsolderjointsundertheeffectofelectromigration(EM)andagingprocesses.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resultsindicatedthattheCu_6Sn_5interfacialIMCpresentedobviousasymmetricalgrowthwiththeincreaseofEMtimeundercurrentdensityof1.78×10~4A/cm~2at100℃,andthegrowthofanodicIMCpresentedaparabolicrelationshipwithtimewhilethecathodicIMCgotthinnergradually.However,asforagingsamplesat100℃withoutcurrentstressing,theCu_6Sn_5IMCpresentedasymmetricalgrowthwithaslowerratethantheanodicIMCofEMsamples.Thetensileresultsindicatedthatthetensilestrengthofthesolderjointsundercurrentstressdeclinedmoredrasticwithtimethantheagingsamples,andthefracturemodetransformedfromductilefracturetobrittlefracturequicklywhilethefracturemodeofagingsamplestransformedfromcup-coneshapedfracturetomicroporousgatheringfractureinaslowway.

  • 标签:
  • 简介:为了兼顾镁合金和铝合金的优异性能,采用非等通道横向挤压工艺在不同温度下制得AZ80/Al复合棒材。采用SEM和EDS技术及剪切冲头测试研究两合金的连接质量和连接强度。结果表明:挤压温度是影响合金界面键合质量的重要参数。当温度从250°C升高到300°C时,合金界面键合强度增加了37%,界面键合层厚度增加了4.5%。此外,此温升使成形载荷降低了13%。然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此温升导致复合棒材的硬度降低了4%。

  • 标签: 双金属复合 镁合金 铝合金 力学性能 混合挤压焊接 非等通道横向挤压
  • 简介:采用高压扭转(highpressuretorsion)法将粒径比分别为1:1,1:7,1:21的SiC颗粒和纯铝粉末的混合物固结成金属基复合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不同SiC粒径比对SiCp/Al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iC粒径比1:1的试样相比,粒径比为1:7和1:21的试样中SiC颗粒分布更加均匀,颗粒间无明显团聚现象;大颗粒加入后对材料硬度的影响较为复杂,1:21试样硬度值最低;材料伸长率分别提高130%和113%,致密度也高于1:1的试样,材料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SiC粒径比为1:7试样的致密度、伸长率高于粒径比为1:21试样,综合性能较好。

  • 标签: SIC颗粒 SICP/AL复合材料 高压扭转 显微组织 粒径比 力学性能
  • 简介:微结构和电子横梁的机械描述焊接了伪造Ti-6Al-4V的关节被调查。Microhardness测试显示熔化地区(FZ)的坚硬比影响热的地区(HAZ)和贱金属的高。张力的结果证明焊接关节的机械性质以静态的力量与贱金属的那些是可比较的并且根据在微观结构和焊接关节的机械性质之间的关系。焊接的最终的张力的强度等于时漏关节的,它显示横向的FZ的纵的FZ和那些的机械性质是一样。基础材料,关节,和焊接标本的Macromechanical行为和macrofracture和microfracture被观察。在标本破裂现象的三种类型之中的比较揭示下列特殊差别:(1)破裂模式,(2)在中央区域的酒窝模式的显微图,并且(3)在中央区域和转变区域的酒窝的尺寸。

  • 标签: TI-6AL-4V合金 焊接接头性能 拉伸性能 电子束 失效分析 力学性能
  • 简介:综述了当前B4C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不同制备工艺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能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总结了粉末冶金法、高能球磨法、无压渗透法、搅拌铸造法以及其他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此外还介绍了B4C的强化机制;并对B4C增强Al基复合材料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标签: B4C AL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 简介:针对搅拌摩擦加工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主要碳纳米管团聚缺陷,提出超声波衰减法对加工质量进行无损评价,通过改变搅拌摩擦加工次数得到不同团聚程度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根据超声衰减理论分别测量各个试样的衰减系数,从宏观上对团聚缺陷进行评价,最大和最小衰减系数相差50倍,通过超声特征扫描成像检测法验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同时测量了搅拌摩擦加工次数为3次和6次的纯铝试样的衰减系数分别是0.032、0.029dB/mm,基本排除了在搅拌摩擦加工后纯铝晶粒变化对试验结果带来的影响;最后又采用超声衰减法从微观角度对团聚缺陷进行评价,随着搅拌次数增加,衰减系数从0.178dB/mm变化到0.025dB/mm,每搅拌1次衰减系数降低约1倍,可以得出团聚程度越严重,衰减系数越高。

  • 标签: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超声检测 搅拌摩擦加工 团聚缺陷 衰减系数
  • 简介:摘要铝合金模板体系是由一种新型铝合金材料加工而成的模板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文章通过铝合金快拆模板体系的实践应用,对其应用特点、施工工艺、经济效益及环保特性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比,为该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绿色建筑 铝合金模板 快拆体系 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轮毂是车辆承载最重要的安全部件,其内在质量和可靠性不但关系到车辆和车上人员物资的安全性,还影响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操纵性、舒适性等性能。这就要求轮毂的尺寸精度高、动平衡好、疲劳强度高、有好的刚度和弹性、质量轻、美观等。随着人们对汽车在安全、环保、节能、舒适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铝合金轮毂在设计与制造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与钢制轮毂相比,铝合金轮毂具有安全、散热好、耐腐蚀、美观、舒适、质轻、节能、疲劳强度高、加工性能好、材料可回收等优点,正逐步代替钢制轮毂成为最佳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东莞市厚街镇万科亿佳商业中心楼标准层层高2800,塔楼标准层(每栋23层标准层)的梁、板、柱、墙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系统。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介绍了铝合金模板的特点与工艺原理,具体的阐述了铝合金模板施工的操作要点。实践证明,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在节能环保,改善文明施工同时,对加快施工进度,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以便于对铝合金模板体系的全面熟悉与推广应用。

  • 标签: 铝合金模板 施工 安装 施工技术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讲述了镁合金在工业、军工业、医学等等行业的应用以及镁在产量、出口和使用的情况。接着讲述了镁合金的铸造工艺的类型以及模具的不断改进过程。其中详细分析了不同模具和不同铸造工艺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镁合金的工艺发展和镁合金的未来需求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科技发展推动工艺发展的观点。

  • 标签: 轻质镁合金 铸造工艺 模具
  • 简介:高硅硅锰合金是冶炼金属锰的还原剂,也叫低碳硅锰,一般使用石墨电极或碳素电极,避免因自焙电极的电机壳对合金增铁。与普通硅锰合金相比,其含硅高而杂质(Fe、C、P)低,但具有相似的冶炼工艺。

  • 标签: 高硅硅锰 冶炼
  • 简介: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材料学家崔屹与美国前能源部部长、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在金属锂电极的实际应用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博士生梁正为骨干的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亲锂性"这一概念,并利用表面"亲锂化"处理的碳质主体材料成功制备出一种复合金属锂电极,该电极可大大提高锂电池性能。

  • 标签: 金属锂 材料学家 主体材料 朱棣文 美国斯坦福大学 电动汽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不论是规模还是覆盖率,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输电线路规模扩张,相应增加了对输电线材料的需求,就现阶段电力输送系统而言,铝合金导线承担着重要的输电作用,在输电性能、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表现优异,应用极为广泛。笔者从铝合金材质在电力传输领域的发展入手,就其实际应用,阐述几点看法。

  • 标签: 铝合金 电力传输 实际应用 电缆
  • 简介:近年来,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医用金属材料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对于无机和高分子材料等而言,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具备优良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部分金属合金材料还具有可控的生物可降解性[1],理论上可能更适合作为人体组织的植入材料,在临床诊疗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医用金属材料 Mg-6%Zn合金 外周血管疾病 生物相容性 植入材料 理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