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该研究应用MRI观察晚治苯丙酮尿(PKU)患者治疗前后脑白质病变。方法确诊为经典型PKU患者19例,进行低苯丙氨酸(PHE)饮食治疗随诊8~16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头颅MRI及智商检查。头颅MRI采用常规矢状面、轴面T1W和轴面T2W扫描,对脑白质他高信号病变按Thompson6级分级法进行分级并评分。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脑白质病变的改变。结果9例晚治PKU患者头颅MRI均存在脑白质病变,其病变主要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及三角区白质等区域存在孤立性斑片状异常他高信号,治疗前后的平均MRI脑白质他高信号分级分别为2.59和1.76,治疗前后MRI分级按分数计算,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他高信号等级改善。19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在智商改善与他高信号等级改善可见部分一致关系。血PHE浓度与脑白质病变间有关。结论晚治PKU患者脑白质病变及智力发育落后具高发生率,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降低血苯丙氨酸浓度后脑白质病变及智商均有部分改善,提示PKU患者脑白质病变及智力损害是部分可逆的,PKU患者脑白质改变可能是导致晚治PKU患者智能发育障碍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苯丙酮尿症 磁共振成像 智商 儿童 脑白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逼尿肌功能观察观察的应用效果,为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有效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这70例患者都接受了逼尿肌功能诊断和观察,主要的观察时间在患者解除梗阻之前和解除梗阻之后,在掌握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逼尿肌功能观察结果,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对于不同种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其尿流率曲线显示的相关情况都是不同的,患者排尿压力以及反射亢进情况也不同,且在排尿情况改善情况上,不同患者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逼尿肌功能诊断观察是比较重要的,通过为患者进行尿力学相关情况诊断和检查,可以有效诊断患者尿肌功能实际情况和损害情况,从而为确定后期手术治疗时间和方案奠定坚实基础,在患者没出现相关功能障碍之前采取有效的梗阻改善措施,减轻患者神经性损害程度,促进患者病情早日痊愈。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逼尿肌功能 诊断 效果 观察
  • 简介:24-(OH)D3、25(OH)D3(4例)和24,结果显示大多数高尿患者主要因为肠道钙高吸收而不是高PTH作用所引发,原发性肠道高钙吸收的病人PTH分泌则可能受到抑制

  • 标签: 中的作用 尿石症成 成石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诊断肾病综合征的标志症状。文中分析了大量蛋白尿的危害,并剖析了肾病综合出现大量蛋白尿的原因,对肾病综合患者大量蛋白尿症状的防治及饮食指导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肾病综合症 大量蛋白尿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急诊尿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收录的200例急诊尿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实施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尿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疼痛耐受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急诊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度,并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尿石症 护理干预 诊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后留置尿管引起并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硬膜外或者全麻后由巡回护士留置双腔气囊尿管。结果26例发生插管并发,主要有疼痛、漏尿、尿道损伤、拔管困难,分别占53.8%、30.8%、7.7%和3.9%。结论做好解释工作,严格遵守留置尿管的操作规程,合理选择尿管的型号、插入长度及气囊注水量,可以预防和减少麻醉后留置尿管产生的并发

  • 标签: 麻醉 留置尿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对筛查出苯丙酮尿的患儿给予及时干预,避免痴呆儿的发生.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上,采用荧光方法测定血中苯丙氨酸(phe)的含量.结果:筛查973907例新生儿,检出苯丙酮尿(PKU)151例,其中四氢生物蝶呤缺乏(BH4)7例,发病率1/6443.结论:通过PKU患儿早期筛查的结果分析,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苯丙酮尿症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不同排尿方式,即持续开放与间断式夹闭,在临床应用中的并发即尿路感染率及漏尿率有无不同,特别是泌尿系感染率及漏尿率有无区别。方法选择泌尿外科120例使用双腔硅胶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为持续开放式排尿法组,间断式夹闭式排尿法组,护士分别指导两组人员排尿方法,其他护理措施相同,于留置时、拔管时留取尿标本做尿标本培养,并观察漏尿情况。结果持续开放式排尿法组与间断式夹闭式排尿法组相比,在泌尿系统感染率上无明显差异,在漏尿率上明显降低。结论持续开放排尿法较间断夹闭排尿法更适合泌尿系统疾病留置尿管患者。

  • 标签: 留置尿管 持续开放式排尿法 间断式夹闭式排尿法 尿路感染率 漏尿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家庭护理对苯丙酮尿患儿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苯丙酮尿患儿,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护理 苯丙酮尿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多杀巴斯德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常寄生于狗、猫、家禽、鸟类等动物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很少感染人类,偶可通过猫、狗咬伤或抓伤等途径感染人类,引起脑膜脑炎、肺炎、心内膜炎、盆腔脓肿、败血等多种疾病。现报道1例多杀巴斯德败血患者。本例患者有心脏瓣膜置换术史,并饲养宠物犬,其主要症状是发热伴双手指端疼痛,经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指端疼痛较前好转后出院。临床医师尤其是感染病科医师应对各种人兽共患疾病,尤其是动物源性细菌感染的多杀巴斯德病提高警惕。

  • 标签: 多杀巴斯德菌 革兰阴性杆菌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酪酸梭散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新生儿参与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酪酸梭散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3天和第5天后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给予酪酸梭散可有效降低其胆红素水平,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酪酸梭菌活菌散 胆红素水平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报道1例编码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6的CLDN16基因突变导致的家族性低镁血高钙尿和肾钙质沉着(familial hypomagnesaemia with hypercalciuria and nephrocalcinosis,FHHNC)病例。患者女,18岁,临床表现为低镁血、高钙尿和肾钙质沉着。FHHNC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需结合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具有较高的进行性肾衰竭风险,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较差,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疾病的重视。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慢性 高钙尿症 肾钙质沉着症 低镁血症 CLDN16基因 骨软化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改良尿管拔出法减少妇科手术患者尿管拔出相关并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住院妇科手术留置导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实施改良尿管拔出法,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尿管拔出法,比较两组疗效、并发及自行排尿时间、排尿量以及自主排尿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并发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排尿量数值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自主排尿成功率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改良尿管拔出法可减少妇科手术患者尿管拔出相关并发,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改良尿管拔出法 妇科手术 尿管拔出 相关并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长期缺氧使得高海拔地区居民血红蛋白代偿性增生,当红细胞过多的增生时造成高原红细胞增多﹙highaltitudepolycythemia,HAPC﹚发生,对人体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等系统的脏器产生损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妨碍。高红患者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升高,血液瘀滞、血流速度慢,进一步加重机体缺氧,当肾脏缺氧时,对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会发生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可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肾损害。通过研究高红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蛋白尿发生的关系,收集资料对高红引起肾损害的严重程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并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对高红患者发生肾损害进行二级预防,并进一步指导高原红细胞增多肾损害的诊治。

  • 标签: 高原缺氧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升高 肾损害 蛋白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晚发型硫半胱氨酸尿(ISO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既往已报道的15例晚发型ISOD病例进行复习。患儿,女,1岁起病,因"运动倒退伴精神差5 d"就诊,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运动发育倒退和癫痫发作;尿液亚硫酸盐增高;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双侧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基因测序提示亚硫酸盐氧化酶(SUOX)基因c.650(exon5)G>A(p.Arg217Gln)纯合错义突变。16例晚发型ISOD中,发病和确诊的中位年龄分别为10.5个月和34.0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降低(13例),癫痫发作(10例),运动失调(9例)及晶状体异位(6例)。常见头颅MRI特征依次为苍白球改变(11例)、大脑脚黑质病变(5例)及脑萎缩(4例)。14例晚发型ISOD尿亚硫酸盐试验呈阳性。9例存在SUOX基因错义突变。提示头颅MRI累及双侧苍白球、尿液中亚硫酸盐排出增加及SUOX基因错义突变是晚发型ISOD重要诊断线索。

  • 标签: 亚硫酸盐氧化酶 苍白球 肌张力障碍 发育倒退 SUOX基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