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强筋健骨胶囊对骨质疏松ICR小鼠脏器指数、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和骨力学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雏甲酸4周造成小鼠维甲酸骨质疏松模型,第5~12周给予强筋健骨胶囊。给药结束后称量小鼠的脏器质量,计算脏器指数;眶静脉丛取血,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血球自动计数仪分别对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学指标进行测定;分离小鼠股骨,测量其长度,称量其质量,采用YES-16A型小动物骨骼强度测定仪测量骨折应力和压碎力。结果强筋健骨胶囊对骨质疏松小鼠能显著升高白细胞数量,能非常显著性增加其股骨骨折应力和压碎力。结论强筋健骨胶囊能显著地增强骨折应力和压碎力,提示其对骨质疏松患者可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强筋健骨胶囊 脏器指数 血液生化 血液学 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罗晓林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 机构:隆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内江市 64125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药物与锁定钢板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骨质疏松药物与锁定钢板治疗)与对照组(41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肩关节功能、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疼痛、解剖复位、运动限制、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行骨质疏松药物与锁定钢板治疗,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应用。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抗骨质疏松药物 锁定钢板 肩关节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对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25例,对照组使用锁定钢板疗法,试验组使用锁定钢板、骨质疏松药物联合疗法,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88.0%,平均骨折愈合时间(95.20±2.96)d;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是64.0%,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7.63±2.91)d,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锁定钢板、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较优秀,能够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老年骨折疏松患者股骨骨折的术后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提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股骨骨折,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7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循证护理,并对骨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骨折愈合良好率为97.3%(36/37),对照组为89.2%(33/3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4%(2/37)低于对照组的13.5%(5/37),且患者平均住院用时中,观察组更低。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折疏松股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协助,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的骨折部位康复情况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股骨骨折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专科常规护理,使患者能尽快下地活动,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7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PVP术后,行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7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第二天患者均可随意下地活动。结论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能使骨折椎体达到即刻稳固、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微创技术,护理时应重视并发症的观察。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参照随机双盲法将80例老年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对照、干预两组,每组40例,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则在前者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初期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个月随访发现,干预组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运用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0%,较对照组的27.5%相比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并发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Harris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老年骨折疏松患者股骨骨折的术后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股骨骨折,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74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循证护理,并对骨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骨折愈合良好率为 97.3% ( 36/37 ),对照组为 89.2% ( 33/37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5.4% ( 2/37 )低于对照组的 13.5% ( 5/37 ),且患者平均住院用时中,观察组更低。 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折疏松股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协助,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的骨折部位康复情况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股骨骨折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中所具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01-2022.03病例系统中选出的7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置探究组患者37例,参照组患者38例,前者采取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后者采取传统护理,其他条件保持基本一致。结果:在探究组和参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探究组患者VAS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接受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后,疼痛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可见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 疼痛护理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应用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其腰背疼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患有老年骨质疏症且伴有腰背疼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腰背部VAS平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且存在腰背部疼痛的患者,护理中增加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且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疼痛护理 腰背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护理3个月之后,疼痛评分为6.15±0.87,生活能力评分为87.26±6.39;观察组患者在护理3个月之后,疼痛评分为4.32±0.75,生活能力评分为91.79±6.11。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能力,因此该疼痛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疼痛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症疼痛护理方案对咯阿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接诊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展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疼痛护理方案),各43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疼痛护理方案的作用效果较明显,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症 疼痛护理方案 腰背疼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别为(6.414.32)分、(14.215.83)分,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78.0%,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骨质疏松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折疏松骨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骨折疏松骨折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骨折疏松骨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以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