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监测、饮食指导、安全护理干预、康复训练、预防压疮发生、健康宣教等系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早期回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何玉洁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4
  • 出处:《介入医学》2023年5期
  • 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案,并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选定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人数设置为140例。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对两组患者采用系统、规范的治疗,并分别通过常规护理、针对性综合护理方案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的护理任务,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病死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平均治疗费用、平均出院时间、死亡患者的平均死亡时间,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分别有10人及2人出现并发症,占比分别为14.29%及2.86%,组间并发症出现概率数据加以分析,有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病死人数分别为3人及1人,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4.29%及1.43%,组间患者病死率数据分析比较,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两组在治疗效果、护理安全、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方面的评分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平均治疗费用、平均出院时间及死亡患者的平均死亡时间方面的数据加以分析比较,分别为(1280.4±201.5)元及(935.2±181.6)元、(39.3±6.9)天及(27.6±6.4)天、(16.2±5.4)天及(26.5±9.7)天,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中针对性综合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远远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50~64岁为对照组(n=20),65岁以上为老年组(n=20),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2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的发生时间、发生部位及治疗时间(26.5士3.1VS267士2.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老年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0%Vs25%,85%Vs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更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且预后较差,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同时配合后期药物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脑梗死 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应用CT机头颈部CTA检查的价值。方法以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2016年12月-2018年5月,其均接受CT机头颈部CTA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00%的脑梗死患者经CTA检查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其中23.60%为轻度狭窄,31.46%为中度狭窄,16.85%为重度狭窄,28.09%为血管闭塞;5.62%患者为颅外动脉单纯狭窄,26.97%为颅内动脉单纯狭窄,67.42%为颅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83.15%为责任血管,其中35.14%为轻度狭窄,24.32%为中度狭窄,16.22%为重度狭窄,24.32%为闭塞;5.41%患者为颅外动脉单纯狭窄,18.92%为颅内动脉单纯狭窄,75.68%为颅内外动脉串联狭窄。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CT机头颈部CTA检查,可较好对其脑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反映,意义重大。

  • 标签: CT机 头颈部CTA检查 脑梗死 血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梗死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脑梗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情况制定具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大、中面积脑梗死主要是抗脑水肿降颅内压、重症监护,时间窗内有适应证的紧急溶栓;小面积与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缓和地改善脑血循环;合并大血管病变者降压时要慎重、缓和,必要时扩容升压。

  • 标签: 脑梗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应用 CT机头颈部 CTA检查的价值。方法:以脑梗死患者 10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为 2016年 12月- 2018年 5月,其均接受 CT机头颈部 CTA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9.00%的脑梗死患者经 CTA检查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其中 23.60%为轻度狭窄, 31.46%为中度狭窄, 16.85%为重度狭窄, 28.09%为血管闭塞; 5.62%患者为颅外动脉单纯狭窄, 26.97%为颅内动脉单纯狭窄, 67.42%为颅内外动脉均存在狭窄。 83.15%为责任血管,其中 35.14%为轻度狭窄, 24.32%为中度狭窄, 16.22%为重度狭窄, 24.32%为闭塞; 5.41%患者为颅外动脉单纯狭窄, 18.92%为颅内动脉单纯狭窄, 75.68%为颅内外动脉串联狭窄。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 CT机头颈部 CTA检查,可较好对其脑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反映,意义重大。

  • 标签: CT机 头颈部 CTA检查 脑梗死 血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检查对于早期脑梗死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CT影像诊断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h内的CT图像出现异常者23例,主要表现为豆状核或脑皮质区可见稍低密度影,局部脑沟变窄或消失,一段大脑中动脉的密度高于另一段或其他动脉的密度;24h或一周后复查CT,所有病例均见有明确的梗死区域。结论脑梗死的患者经CT平扫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能够明确诊断,CT检查快捷、无创、经济可以作为临床怀疑早期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脑梗死 CT检查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作用,分析急性脑梗死在MRI不同序列的成像特征,并评估相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发病两天以内的50例患者进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WI、T1WI、DWI、MRA等序列,最后要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结果50例患者在发病后采用DWI扫描全部被发现病灶,T2WI则在24h内发现部分的病灶,2天内所有的病灶都被发现。梗死灶超过15mm的急性脑梗死患者MRA发现脑动脉异常的相关比率远超过梗死灶低于15mm的患者。结论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可以在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同时还能显示患者病灶周围缺血的半暗带,这对于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磁共振波谱 扫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CT诊断意义。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为期,共选择患者37例,分别在患者急性发病的6h内和24h到48h两个时间段开展CT扫描检查,观察患者的CT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下患者脑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块状低密度阴影区域,脑组织基底结构范围模糊,脑动脉内密度增加。其中在首次诊断时确诊者共5例、疑似者共11例、建议复查者共12例、无异常者共9例;复查诊断时确诊者共20例、疑似者共15例、未见异常者共2例。结论利用CT扫描可有效对患者脑组织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并结合复诊的方式提升临床诊断正确率。

  • 标签: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 CT检查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2月在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 12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期来体检的 124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诊断结果(内 -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形态、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虽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情况的金标准,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性作用,但其存在有创性等弊端,不适用于随访、触诊与诊断,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分辨率高、检查简便等优势,利于患者接受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颈动脉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T诊断和 MRI诊断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将 A医院 2015年 6月 -2016年 6月进行 CT或者 MRI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共有 244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采用 CT进行初诊,运用 MRI进行复查。结果:采用 CT检查的血管高密度比重高于 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进行脑梗塞疾病的诊断中,采用 CT进行诊断更加的敏感,采用 MRI可以收集到大量的部分信号特征,所以,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诊断中,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对不同的特异性脑组织结构病变进行诊断,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影像学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急性脑梗死( 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至我院就诊的 ACI患者 110例,分为超急性期组(超急性期 CI患者)及急性期组(急性期 CI患者)两组,先后给予全部患者常规磁共振( MRI)及 DWI扫描检查,对 DWI与 MRI的检出率、患者脑组织病灶区与正常区域表面弥散系数( ADC)值进行记录对比。结果 DWI对 ACI的检出率远高于 MRI,两组患者脑组织病灶区 ADC值均较正常区域低,超急性期组患者病灶区 ADC值较急性期组患者低( P均 <0.05)。 结论 DWI在 ACI诊断检出率较高,对 ACI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