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阴囊肿大、疼痛10天”于2015年7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31/73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精神差,贫血貌,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阴囊肿大,皮温升高,可扪及右侧附睾肿大,约5cm×6cm,轻压痛,左侧正常;睾丸在阴囊内,质中,右侧睾丸肿大,压痛,左侧正常。

  • 标签: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尿毒症 血浆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测的350例GDM患者列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受检者350例列为对照组,随之分别行HbA1c、FPG、2hPG以及血脂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据统计结果显示在HDL-C指标对比方面,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而HbA1c、FPG、2hPG、LDL-C、TC、TG等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由此可见HbA1c与血脂水平可作为检测GDM的重要指标。而且当HbA1c、TC、TG等指标水平上升时,FPG、2hPG水平也随之上升。结论针对GDM孕妇,建议选择HbA1c与血脂检测,操作方便,检测结果清晰明朗,可据此掌握GDM患者的生理变化,并指导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值得临床采纳并推广。

  • 标签: GDM HbA1c 血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50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a组(25)与b组(25)。结果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Fg与UA水平方面,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同糖化血红蛋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对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做严格的控制。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糖化血红蛋白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其全天各个时间段血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0例II型糖尿病患者,动态监测其72h内时间段的平均血糖值和各项生理指标;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全天多个时间段的血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但与三餐后的血糖波动无明显的相关性,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I型糖尿病患者的吸收后状态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间的具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根据动态血糖监测血糖谱能够准确的反应出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 糖尿病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HEART评分法在指导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3-12-2015-12我院收治的260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将患者分为心源性胸痛组(n=170)及非心源性胸痛组(n=90),再将心源性胸痛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85)、心绞痛组(n=85)。分别给予传统HEART评分法及改良HEART评分法(GLU、HbAlc联合传统HEART评分法)对心源性胸痛组、非心源性胸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心绞痛组患者的病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源性胸痛组的传统HEART评分及改良HEART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胸痛组,心源性胸痛组的改良HEART评分显著高于传统HEART评分(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的传统HEART评分及改良HEART评分均显著高于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的改良HEART评分显著高于传统HEART评分(P〈0.05)。结论:改良HEART评分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心源性胸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作出分析与鉴别,对疾病诊断与评估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HEART评分法 急诊胸痛 葡萄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口服葡萄糖耐药糖耐量试验在2型糖尿病中的诊断研究。方法主要是选取某医院所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0例作为实验的观察组,另外60例正常体检的人员为对照组。主要是采用氢化酶的方法去测定血糖,硼酸盐亲和层析高压液相分离的方法检验其糖化血红蛋白,然后分别比较这两组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观察组当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关联性。结果其观察组的HbALc、空腹血糖和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分别是(7.62±1.65)%、(9.04±0.27)mmol/L、(17.25±0.56)、mmol/L;而其对照组的HbALc、空腹血糖和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分别是(4.86±0.58)%、(4.62±0.32)mmol/L、(5.36±0.86)mmol/L,很显然,观察组的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高很多,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观察组当中的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性相关(P<0.01)。结论其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与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的HbAlc都很明显的比正常体检人员的要高的多,而且其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性相关。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型糖尿病 诊断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30例,按糖尿病病史及HbAlc水平将患者均分为A、B、C三组各10例,对比冠脉介入治疗预后及相关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三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与B、C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现明显差异(P<0.05),其余则无明显差异,且糖化血红蛋白<6.5%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发生率未增加;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效果不良均与HbAlc水平具重要相关性。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冠心病 冠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双下肢动脉硬化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HbA1c。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双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直径,及斑块数量。结果(1)餐后2h血糖达标者53例,双下肢动脉斑块3分以上12例,占22.6%,未达标者43例,双下肢动脉斑块3分以上18例,占41.9%,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14,P<0.05);(2)HbA1c达标者51例,双下肢动脉斑块3分以上9例,占17.6%,未达标者45例,双下肢动脉斑块3分以上19例,占42.2%,两者对比有差异(χ2=6.9884,P<0.05);结论2hPG和HbA1c增高是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在我院检查确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FPG、FMN、HbA1c及FPG、FMN、HbA1c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FMN、HbA1c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同时FPG、FMN、HbA1c联合检测糖尿病的准确率明显较单一检测高,P<0.05。结论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明显提升临床检测的准确率。

  • 标签: 空腹血糖 血清果糖胺 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5月间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5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5例,同期选择4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的浓度水平,综合分析结果。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水平与胱抑素C浓度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8092,P<0.05)。早期糖尿病肾组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指标的检测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联合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均是辅助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降低漏诊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和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唾等病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对OSAH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无创及耳鼻喉科手术,但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部分远期效果不佳,无创正压通气(CPAP)能减少甚至消除OSAHS患者睡眠中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低通气),使患者夜间最低和平均血氧饱和度上升,远期效果来看,经CPAP治疗后,OSAHS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成为目前治疗中重度OSAHS的金标准,但是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最可靠的治疗效果,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CPAP 远期效果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微血管病变发生中肾功能、血糖、血脂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以患者病变情况为依据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为微血管病变患者、对照组为单纯糖尿病患者,另选心脑血管疾病非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1组,测定3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对各项生化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测定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对照1组患者中,当糖化血红蛋白值比6.5%大时,各项生化指标均呈现提升的趋势,且差异对比P<0.05,各项生化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结论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微血管病变诊断中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肾功能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清肌红蛋检验对AMI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急诊收治的以左胸痛为主要症状表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AMI患者74例,纳入AMI组,校正年龄、性别,同期收治心绞痛急性发作74例,纳入心绞痛组,非心源性胸痛患者74例,纳入对照组,检测血清肌红蛋(Myo)、心肌肌钙蛋白(cTnT)。结果入院时、4h后、8h后,AMI组、心绞痛组、对照组Myo、cTn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4h后、12h后,AMI组Myo、cTnT水平高于心绞痛组,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Myo、cTnT诊断AMI截断值为(38.3±14.5)ng/ml、(0.19±0.68)ng/ml,在此标准下,Myo检测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o诊断AMI敏感度较好,可避免误漏诊。

  • 标签: 血清肌红蛋白 AMI 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