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文学和艺术是文化生活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学和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学史、艺术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以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为广阔背景,探索文学和某种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作比较研究,这种方法应该受到重视。这样可以开扩视野、激发灵感,通过文学和艺术的相互阐释、印证、比较,从而

  • 标签: 俄国文学 涅克拉索夫 文学评论 比较研究 社会生活 现实主义文学
  • 简介:<正>1757年,英国推行殖民政策的有力工具——东印度公司发动普拉西战役,用武力打败纳瓦布,占领了孟加拉。孟加拉的被征服,在印度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此,“英国东印度公司由一个商业强权变成了一个军事的和拥有领土的强权,正是那个时候,才奠定了现时的这个东方不列颠帝国的基础”。以后,英国殖民者又通过多次侵略战争和各种讹诈手段进行侵占,境内各个公国和土邦先后成为公司的领地和藩邦,1843——1849年间兼并了信德和旁遮普后,英国最终完成了对印度全境的占领,把

  • 标签: 英国殖民者 十九世纪 十八世纪 英国东印度公司 田赋 孟加拉
  • 简介:《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期的音乐与美学》引言[美]皮特·哈里著,詹姆斯·戴著邢维凯译美学这门学科在十八世纪期间逐渐地形成,正如苏尔策(Sulzer,1720-1779,瑞士美学家)所指出,“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理论从美艺术的哲学中演绎出来”。自十八世纪...

  • 标签: 浪漫主义 十八世纪 十九世纪初 音乐词典 美学 朗吉弩斯
  • 简介:德国的工业革命发端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经历了早期工业化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等三个阶段之后,德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和商业改革促进了工业革命前进的步伐,铁路和重工业的发展更使德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化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 标签: 德国 工业革命 经济发展 历史阶段
  • 简介:十九世纪末受美国排华政策影响,旧金山华人子女饱受公立学校隔离教育政策的限制,教会学校的适时出现,满足了华人子女英文教育的需求。残酷的排华环境和华人认同中国的民族感情,促使华人父母将子女送到旧式中文学校接受教育,符合了华人社会文化传承的目的。基于学校教育的文化影响,十九世纪末的旧金山华人子女既是中西学校的施教对象,又是中西文化的涵化对象。

  • 标签: 旧金山 华人 公立学校 教会学校 中文学校
  • 简介:作为清代说部珍品,《聊斋志异》虽不为《四库全书总目》所收,然却见菩于《马礼逊手稿书目》(1824年)、《亚洲文会中文图书馆书目》(1838年)、《中国经典书目》(1867年)等19世纪西人编纂的中国书目。这些书目不仅将《聊斋志异》著录在册,而且对其作者、版本、内容、文体等展开或多或少的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19世纪西人眼中的《聊斋志异》,而且对《聊斋志异》在西方的翻译、接受与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聊斋志异 西人编纂的中国书目 书目著录
  • 简介:导言对为数众多的华人志愿团体的分类研究,一直是有关海外华人社会,特别是十九世纪海峡殖民地华人社会研究中的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虽然甘巴(Gamba)卡斯坦斯(cavstens)主要根据华人志愿团体的显著功能,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法,但他们都未注意到其组织原则及其限制作用的问题。对他们和其他大多数研究者来说,更谈不上从地域群体和非地域群体两种组织原则的限制作用方面来考虑两种群体相互作用的模式。克里斯曼

  • 标签: 甘巴 十九世纪 华人社会 里斯曼 组织原则 槟榔屿
  • 简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法国对印支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林泉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法国殖民者对印度支那半岛进一步武装侵略和进行实质性的扩张、并在印支逐渐确立起其殖民统治的时期。1858年,法国入侵印支,1862-1898年初步吞并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 标签: 殖民统治 法国 二十世纪初 殖民地 十九世纪 殖民政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世界文学新建构语境中重新审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书中内涵的跨越性比较思维与开放性全局眼界赋予自身历久弥新的世界文学品格。具体探讨文学主流与文化多元性的辩证统一、流亡文学主题所具有的世界文学胸怀以及中国理论话语在跨文化阐释中的有效性,从而对《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文学价值与理论资源进行充分挖掘。

  • 标签: 世界文学新建构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比较思维 流亡文学 中国理论话语
  • 简介:恩格斯指出:“苦力贸易”是一种“以印度和中国隐蔽的苦力奴隶制代替公开的黑人奴隶制”。十九世纪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发南洋殖民地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但是,由于非洲人力枯竭,英国又先后于1807年和1838年两次宣布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因此,各殖民地的劳动力供应日趋紧张,殖民主义者不惜长途跋涉到遥远的东方,争相掳掠华工。

  • 标签: 十九世纪西方 对华工 工掳掠
  • 简介:19世纪以来英国女子社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妇女成人学校不断出现、女子职业技能教育更受重视、妇女讲习会(Women’sInstitute)制对妇女的教育作用增强和城镇妇女基尔特会(Townswomen'sGuild)对城镇妇女发挥着教育作用。从中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应大办妇女成人学校以满足广大妇女对教育的渴望;在妇女扫盲教育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应调整教育任务,增强妇女成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级妇联应吸取英国开办妇女讲习会的经验并形成制度以提高广大妇女接受社会教育的能力;应吸取英国开办城镇妇女基尔特会的经验,在城镇开办妇女成人教育机构,加大对进城女农民工、城市下岗女工以及农转非女性的教育培训,以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 标签: 英国女子社会教育 经验 启示
  • 简介:十九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军事改革是俄国军事历史上一次重要改革。这次改革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原则,特别是1874年普遍义务兵役制的颁行,取代了自彼得一世以来的封建农奴制的征兵制,从法律上确立了全国男性居民在服兵役上的平等地位,标志着封建农奴制的军队在向资产阶级军队演变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次改革是在维护沙皇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改革极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改革并没有改变军队的贵族地主阶级本质,军队依然是沙皇政府推行内外政策的工具。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沙皇专制制度的本质及俄国军事制度的演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标签: 军事改革 封建农奴制 十九世纪 男性居民 沙皇专制制度 沙皇政府
  • 简介:本文阐述了19世纪,印度尼西亚泗水的韩氏、蔡氏和郑氏三个产生华人官员的家族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与财富条件以及三个家族的联姻关系。

  • 标签: 19世纪 华人家族 印尼
  • 简介:李兆洛作为清代中后期的著名学者,对明清以来江南特别是常州地区频繁的宗族活动多有关注。面对宗族传统的时代异变,他往往给予正面的指导,阐明道理,提供范本,试图廓清认知迷乱,引导时人正确追溯家族历史,重建宗族的合理秩序。剖析李兆洛的宗族观,小宗理论是其评判、指导如何确认族分关系、开展宗族活动的基本依据。由于受其家世的深刻影响,以父系血缘为统绪的姓号标志的伦理意义,也在李兆洛的宗族观中起了一定作用,并直接影响了他对民间宗族活动所持的态度。

  • 标签: 李兆洛 十九世纪 辨宗尊祖 通谱 归宗复姓
  • 简介:本文介绍了谢洪赍牧师百年前的非著名著作《名牧遗徽》一书,指出本书如实地揭示了19世纪传道人群体的中国个性,并显明了中国教会史研究上从传教士到中国基督徒视角的转换。

  • 标签: 谢洪赍《名牧遗徽》
  • 简介:结合19世纪女权主义的历史语境.运用20世纪新兴文艺批评方法,从对红字A的理解和海丝特人物形象分析入手.通过阐述海丝特对话语权的争取.以及其思想上、经济上和行为上的独立追求。从而对霍桑的女权主义理想进行构建。

  • 标签: 红字 女权主义 话语权 女性意识
  • 简介:和声艺术发展史多声史前—十九世纪末(四之二)吴式锴(三)圣咏和声语言的展开与变化处理前面我们已论及巴赫在圣咏中所作的丰富多样的和声处理,从而在历史上把和声的技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些多彩的和声手段十分优美地渲染了圣咏音乐的艺术情趣。巴赫则根据不同曲调...

  • 标签: 减七和弦 艺术发展史 维也纳古典乐派 钢琴奏鸣曲 十九世纪 主调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