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的问题中,由于参数的存在可变,增加了其“不确定性”复杂性,很多这类问题的解决,如果仅从“数”的角度考虑往往需要进行复杂的分类.然而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则思路比较清晰、简洁,而且往往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用数形结合法解决含参数的方程和不等式的有关问题.

  • 标签: 参问题 含参 图象解法
  • 简介:《数书九章》中有一张“阴阳”,它是秦九韶占筮方法的理论根据.关于该的来历和出处,目前尚无定论.文章通过对宋代“先天易”学理论的考究分析,结合今人对秦九韶生平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阴阳”是秦九韶自创的,而其理论根据则直接来源于“先天易”中的“阴阳数”学说.

  • 标签: 数书九章 阴阳象数图 先天易
  • 简介:物理象是一种数学语言和工具。借助去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和鳃决问题,不仅具有简单明了、形象直观的特点,还能起到一般计算起不到的作用,正因为这样,新课标和新教材中,在探究问题时往往借助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来推演某些规律,分析研究结论,综观各地中考物理试题,

  • 标签: 图象题 中考 物理 2005年 专题复习 考查内容
  • 简介:近年来函数相关的高考题频繁出现,这又恰恰击中了某些学生的软肋!《考试说明》是这样讲的:“(1)通过函数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2)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 标签: 高考题 图象问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 聚焦 《考试说明》 一元二次方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幂函数y=x~α的.是所有基本初等函数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按照中专数学大纲要求,研究α为有理数的情况,其指数幂函数y=x~α(α∈Q)的仍变化纷繁.究其原因,确实是由于暴函数y=x~α的定义域、单调性和奇偶性均随α值的变化而变化,依α值的给定而确定的缘故.所以,反映到上,多种完全不同的基本形曲线类别.为了快速作出幂函数的基本形,我们必须研究幂函数的变化规律,找出其α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免去每每依赖描点法作图的繁琐且不必要的麻烦.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拟成此文,介绍一种幂函数作图的简便方法.并给出同类幂函数位置变化规律的最佳描述.一、作给定幂函数y=z~α的方法.

  • 标签: 幂函数图象 变化规律 奇偶性 基本形 中专生 教学实践
  • 简介:物理能直观地表述物理过程,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趋势.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它除了具有鲜明、直观、便于比较和减少偶然误差外,还可以由求解第三个相关物理量,尤其是无法从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 标签: 物理实验 图象问题 物理过程 物理图象 物理规律 实验数据
  • 简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已知点(3,-4),那么它到x轴的距离为( )(A)3 (B)4 (C)-3 (D)52.如果k>b>0,那么直线y=kx+b的必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函数y=kx的经过点(-2,2),那么直线y=kx-k的经过( )(A)第二、三、四象限 (B)第一、二、三象限(C)第一、二、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4.满足b<0,c<0的二次函数y=x2+bx+c的大致是( )  5.两圆圆心都在y轴上,且两圆相交于A、B两点,若A点坐标为(2,2),则B点坐标为( )(A)(2,-2)

  • 标签: 二次函数 四象限 函数的图象 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取值范围
  • 简介:物理图像在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物理课本中我们就学习了许多物理图像,例如:力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的s-t、v-t,简谐振动图像和简谐波波形等,热学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p-T、V-T等,电学中的U-I,正弦交流电的波形等。随着高考的发展,近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图像问题,考试大纲中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能从文字,图表中撮所需信息,并从中找出规律。研究图像的一般方法是要弄清:①坐标轴的物理意义;②斜率的物理意义;③截距的物理意义;④曲线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 标签: 物理 图象题 解题方法 高考
  • 简介:物理象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本文结合2014年高考选择题,从的魂和形两个维度给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维度地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物理图象 函数关系式 线
  • 简介:Y=|x|的容易作出来,是一个V形,顶点在原点,开口向上,该比较简单,由此推广可得y=|kx|的,不难理解|k|越大,V形越陡;|k|越小,V形越平缓.

  • 标签: 应用 “V”形图象 中学 数学教学
  • 简介:高中"显示单摆的振动"实验是这样介绍的:把漏斗吊在架上,下方放一块硬纸板,纸板上面一条直线OO',漏斗静止不动时正好在直线的上方.在漏斗里装满细砂,让漏斗摆动,同时沿着跟摆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匀速拉动纸板,因为每一时刻都从漏斗中漏出细砂,所以落在硬纸板上的细砂就记录下各个时刻摆球的位置,显示一条曲线.我们在做实验时,发现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 标签: 高中 物理教学 单摆 振动图象 改进 实验教学
  • 简介:物理新课程强调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学会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并能有效概括出科学结论,使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整合、交流能力均得到提高。通过可很好地检测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数理联姻,突破难关,同学们应高度重视。

  • 标签: 图象题 解密 逻辑思维能力 交流能力 科学结论 学生
  • 简介:<正>概念公式是物理的重要内容,而公式体现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函数关系,可以直观地反映各物理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这无疑能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思维能力。下面以竖直上抛运动公式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设位移为S,速度为V,时间为t,初速度为V0,重力加速度为g,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于是有下列两个常用的公式:

  • 标签: 图象理解 物理概念 抛出点 竖直上抛运动 物理量 最高点
  • 简介: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点(4,-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2.反比例函数y=k-2x的在二、四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3.一次函数的平行于y=3x且经过点(0,-4).那么它的解析式为.4.函数y=x+3+1x+1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5.对于y=kx+(k-2),如果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它的y轴交于负半轴.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6.二次函数y=3(x+2)2-1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7.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3,1)且它还经过点(2,-3)那么它的解析式为.8.如果点(a+b,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a,b)在第象限.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

  • 标签: 图象单元 二次函数 函数解析式 取值范围 函数的图象 左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