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儒家美学思想对于书法艺术观念的影响。首先论述了儒家中的“尚同”观念与书法中复古思想之相似之处,浅析现代书法界存在的问题;其次谈到儒学对于中国古代书论思想的渗透的具体表现——“书如其人”;再次谈到儒家“和”的观念对于书法中庸的审美观念的影响;最后谈到“尚同”思想的积极与不良影响,指出良好社会秩序的需求。

  • 标签: 儒家美学 书法艺术 “尚同”思想 中庸
  • 简介:摘要:书法艺术的欣赏,就是在某种美学观念的基础上,在反复地观察、理解、思索、想象的基础上,对某一具体的书法作品加以欣赏和欣赏,并从中感悟到艺术之美的真正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唯有对美的持续发掘与感悟,才能使其艺术能力的提升,从书法艺术品质与具体的理性出发,对标志的构图、笔触结构、结构等方面的深度剖析,并在长时间的练习中,由浅至深,由形至意,进而提升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 标签: 书法艺术 审美意识 章法 笔法 布白
  • 简介:艺术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与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很相似,而且艺术研究方法总的趋势是逐步趋向合理的。本文试图从进化的角度将艺术研究方法中继承与发展的大轮廓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在文章最后总结一种现在看来比较科学、有效的艺术研究方法。

  • 标签: 艺术史 进化论 继承与发展
  • 简介:在《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湖南美术出版2006年版)一书中,我是用“批评性艺术”来讨论“当代艺术”的,这种“当代艺术”首先是对前卫艺术负面性的克服,同时是重新找回前卫艺术所以能成为艺术的理由。

  • 标签: 当代艺术 艺术史 概念 前卫艺术 美术出版 批评性
  • 简介:曾祥彪ZengXiangbiao1953年出生,湖南新化人,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HK)、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名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作家书画院湖南分院副院长、《神州时代艺术》杂志副主编兼艺术总监。其书法作品和书画论文散见于《文艺报》《书法报》《中国艺术报》等10余家报刊。中国邮政为其书法作品制作限量珍藏版邮册出版发行。作品被"中华收藏家协会"(台湾)、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及韩国、日本等国政要收藏。书法作品荣获第八届、九届中国重阳书画展金奖和"重阳奖"(最高奖)。已出版小说《爱情是什么》以及《曾祥彪千字文草书》等8部著作。

  • 标签: 书法艺术 协会会员 中国作家 书法作品 出版发行 《文艺报》
  • 简介: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书法技能、审美情趣和意志品质,盖州市长征小学积极营造校园书法氛围,编撰书法校本教材,形成书法教学特色,不断引领学生“读好中国文,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书法艺术与规范汉字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书法艺术 规范汉字
  • 简介:明代书法是继宋、元帖学书法的又一发展阶段。明代的书法,仿古之风很盛。明代历朝皇帝和外藩诸王,大都爱好书法,以书法自娱,导致全国帖学大盛。以沈度、沈粲为代表的、规整一律的“台阁体”书法,由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赏识和推崇,沈度竟被明成祖朱棣夸称为“我朝的王羲之”,一时竞相行效,学书者甚多,逐渐形成俗的风气,使书法日益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台阁体”的泛滥,

  • 标签: 朱棣 明代 风气 明成祖 书法 封建统治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四川画家陈子庄的书法艺术志在新奇,自成一格。他坚持融合创新,广泛吸取,以篆隶笔法结合行草用笔,不矫揉造作,朴拙女方,真情实感。其大量汲取先秦刻字和汉砖石瓦,五体并用,结字奇险,风神微妙,呈现了一派浑厚雄强的境界。

  • 标签: 陈子庄 书法 朴拙 雄强
  • 简介:楚文化在我国灿烂的文化史册里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对楚文化的研究,历代学者往往注重考古学、文字学和历史学,或铭文考释或辨字证、或人物研究等等,不一而足。而对楚金文书法艺术的研究相对而言则稍显单薄。楚金文在整个楚文化中的地位和对书法发展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本文试图从下列五个方面对楚金文书法艺术作些客观描述,以就教于诸位方家。一、楚金文与巫文化一个民族的文明标志,大概莫过于它的民族文化,而最能发轫启蒙、施教于人者当属文字,楚文字的发轫也正是楚文化文明的开始。楚是诸侯国中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若从周初立目算起,至公元前二十三年秦灭楚为止,时达八百年之久。从现存的资料和出土的文物看,楚文字散见于出土文物有青铜器铭文、竹简、帛书三大类。在少量的陶器、漆器等质料的文物上也有发现,其中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为最盛。无论从体例、风格和款识诸方面部体现了楚金文「字体奇肆、于此见荆楚雄风」①之貌。楚氏族的拜日、崇火、尊凤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尚鬼、崇巫,喜卜、好祀。「楚人信巫鬼、重淫

  • 标签: 书法艺术 金文 楚文化 巫文化 青铜器铭文 楚文字
  • 简介: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号墨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人称"伊汀洲"。其父伊朝栋,字用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实录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行世,伊秉绶自幼聪敏嗜学,秉承家学渊源,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

  • 标签: 伊秉绶书法艺术
  • 简介:书法艺术的欣赏是经常的,在家里看条幅、看碑帖,在大街上看牌匾,专程去看书法展览……都是在对书法艺术进行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常常令人心情激荡,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流连忘返,爱不释手。

  • 标签: 书法艺术 欣赏 书法展览 评论 碑帖 书法作品
  • 简介:先师游寿(1906—1994)字介眉、戒微,福建省霞浦县人。1949年以前先生曾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国立中央图书馆金石部从事研究工作,并任四川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中央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学

  • 标签: 游寿 历史语言研究所 金石 中央 教授 书法艺术
  • 简介:这次题目的难度较大,四字有两字重复,而且勤、恳两字在大篆中少见,“恳”字小篆作“(?)”不少人误书。但投稿仍很踊跃,上海桃蹊即社叶松春社长组织全体社员参加竞刻。并把十多位社员们的印作寄来。这是对竟刻图地的支持,也是提高印社篆刻水平的自我练兵。我们热忱地欢迎各地印社组织社员参加这一活动。

  • 标签: 命题 大篆 上海 书法艺术 社员 投稿者
  • 简介: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在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创建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馆内现收藏石碑三千余方。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馆内古木参天

  • 标签: 博物馆 西安 碑林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法艺术 北宋
  • 简介:黄公望(1269-1355),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等,江苏常熟人(一说富阳人)。黄公望本姓陆,名坚,父母早逝,家贫无依,过继永嘉(今温州)黄氏为义子,遂改姓名。黄公望自幼聪敏勤学,年轻时曾做过书吏等职,办事勤奋认真,但宦途坎坷,因受累入狱,精

  • 标签: 公望书法艺术 黄公望
  • 简介: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又字撝叔,别号悲盎、冷君、无闷等,是清朝咸丰到光绪年间一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在诗、书、画、印诸方面皆有较高造诣。他的书法,真、行、篆、隶诸体皆精。尤其是他的信札中的小行草书,流美率真,自足动人,颇耐人寻味。

  • 标签: 赵之谦 书法艺术 信札 光绪年间 耐人寻味 艺术家
  • 简介:书——如——象(像)——意象,而书法艺术意象就在于这第二层意象,书法中象有可见之象

  • 标签: 书法艺术意象 意象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