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景观资源的调研,目前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建设存在突出问题,如总体规划不规范,景观利用率低;重复建设景观且缺乏特色;达不到经典线路;系统化经营管理运营模式不到位等,以乌伊岭国家湿地森林公园运营为例,对黑森工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分析。

  • 标签: 森林公园 运营发展 分析
  • 简介:从分析森林公园现状入手,立足伊春林区实际,全面分析了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特点,提出了健康和谐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主题,以及提升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品位,将森林公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科普相结合的观点。

  • 标签: 伊春林区 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功能
  • 简介:基于2000-2009年中国森林旅游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森林公园的数量和面积年增加了153个和74.3万hm^2,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森林公园数量多且平均规模较大。森林公园的旅游直接收入年均增长34.7%,上海、浙江、江苏森林公园单位面积收入水平最高。森林公园游客接待增长迅速,年均增长18.6%,但海外游客仅占2.5%。因此,发展中国森林旅游必须发挥中西部与东北的国有林区资源优势,重视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与旅游价值,加强长三角地区森林公园景区保护与环境管理,积极引导国外游客和东部地区游客向中西部地区流动。

  • 标签: 森林旅游 森林公园 实证分析
  • 简介:庐山拥有植物物种资源、古树名木资源和植物群落资源等三大类植物旅游资源.其中,植物物种旅游资源包括一般植物(乔木类138种、灌木类140种、藤本类52种、草本类200种)、珍稀濒危植物(16种)及特有植物(3科22属)、残遗植物(3种),古树名木旅游资源有73种,植物群落旅游资源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开发庐山植物旅游资源,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对特色植物旅游资源,应重点打造生态科普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结合庐山其它的文化景观,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景点;开发植被垂直带景观,应立足于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建设一系列的观景平台,让游客领略不同植物群落的差异之美.

  • 标签: 植物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利用 庐山
  • 简介:在对旅游业发展研究中,发现我国旅游业与旅游管理教育事业存在缺失。旅游教育管理出现了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保障体系缺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文章从职业需求出发,创新性提出了清晰定位培养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保障体系等策略,推动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建设,推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 标签: 职业需求 旅游管理 教育建设 人才培养
  • 简介:美丽家园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福建省漳平木村林产有限公司(下称木村·美丽家园),是国内主营休闲家居和木屋及构件的首家上市企业,于2012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港股代码:01237)。

  • 标签: 旅游市场 房产市场 休闲 国内 欧美 上市企业
  • 简介:结合生态农村园发展的要求及对同安造水村的综合考察,从多角度来分析市场形势和造水村的人文、地理等各条件的综合状况,为造水村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同安区汀溪镇发展成为厦门市的后花园提供借鉴。

  • 标签: 乡村旅游 旅游资源 观光农业 生态旅游 造水村
  • 简介:"互联网+"背景下旅游市场的转型,使互联网与常规旅游资源线路进行深度融合后产生出了很多新的旅游理念,互联网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网络平台,推动着旅游经济不断的发生演变。为更好地适应高职旅游教育改革新形势,对《旅游资源与开发》教材进行了新的尝试。重点针对每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开发方向及开发要点,尤其是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100个旅游资源视频、大量的旅游资源图片,同时对每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表现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适应"互联网+"下的教材改革新形势。

  • 标签: “互联网+” 旅游资源开发 校本教材
  • 简介:介绍闽侯墩园洲江滨公园的基本情况,从规划设计原则、总体布局与景观规划、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闽侯县墩园洲江滨公园生态旅游规划发展策略。

  • 标签: 墩园洲江滨公园 生态旅游 植物配置 策略
  • 简介:12月16日,2018中国森林旅游节在广州开幕,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粤森林,悦生活!”。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罗富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董事会主席赵树丛,广东省副省长张光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中国森林 旅游节 广州 中国工程院院士 管理组织 森林恢复
  • 简介:生态旅游是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一部分,然而,目前的生态旅游概念太空泛,又缺乏具体标准,在现实中难以操作,并常被用来误导游客;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当地社区、环保人士以及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从认识到行动层面都较浮浅,势必对自然保护区乃至全球生态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本文借鉴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提出应制定生态旅游等级,规范生态旅游,并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当地社区、环保人士和旅游者转变传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促进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规范 等级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 简介:文章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海南省森林旅游规划中,并在数据调查与数据库建立、旅游资源信息的查询、旅游资源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图为海南省森林旅游规划提供基于GIS的开发思路和框架,从而使整个海南的森林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GIS 海南省 森林旅游资源 规划
  • 简介:发展林业有多种途径,综合发展旅游是发展林业的又一有效途径,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林业发展所面临新的转型期和林业发展旅游的优势并对如何综合发展旅游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综合发展旅游 林业问题 解决途径
  • 简介:本文以红叶谷为代表,采用生态学系统布点方法,对济南南部山区的野生植被进行了详细调查,初步了解了该地区植被生态群落情况。对样地内的各生态因子进行了研究,土壤因子情况通过实验手段测得。初步揭示了红叶谷植被的生态特征,为景区生态旅游研究和丰富济南的绿化材料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植被群落 生态 聚类分析
  • 简介:蚕桑丝绸文化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经几千年都未曾消亡,也从侧面说明了蚕桑丝绸文化的独特魅力。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纺织业飞速发展,许多国家的蚕桑丝绸业正在逐渐消退和转移,在我国也不例外,蚕桑丝绸文化辉煌时期不再。但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传统的蚕桑丝绸文化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发展蚕桑丝绸文化时将其与乡村旅游业进行结合,是其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对二者融合的可行陛、融合模式等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统蚕桑丝绸文化。

  • 标签: 蚕桑丝绸文化 乡村旅游业 融合发展
  • 简介: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名山大川都是极好的旅游胜地,贫困山区之所以贫,除其它原因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景宁畲族自治县丰富多姿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措施。

  • 标签: 旅游资源 畲族 开发 处女地
  • 简介:在分析上海城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城市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应当遵循的四项原则和产品体系功能的四个层面,按照"生态、创新、主题、乡土、休闲、体验"六环节规划设计思路对上海城市森林生态旅游产品进行了功能区划和主要产品的初步设计。

  • 标签: 城市森林 旅游产品 功能 设计 上海
  • 简介:对宁夏沙湖风景区在旅游旺季的市场问卷调查和旅游收入的统计及灰色预测分析,发现该区的旅游市场以周边城市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中青年族、工薪阶层为主,男女比例为2:1,旅游旺季在7~8月份,旅游市场处于发展的旺盛阶段.同时分析了市场的潜办所在和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旅游 市场分析 沙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