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可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炎症级联扩增反应的自身炎症性疾病,其区别于其他自身炎性关节病的特征之一是其关节炎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自发缓解。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动态平衡在痛风炎症自发缓解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免疫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巨噬细胞可极化为促炎的M1型与抗炎的M2型,不同表型之间的转化贯穿于痛风炎症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可以缓解痛风急性炎症,故早期调控痛风炎症中M1及M2各亚群之间的平衡成为探索痛风急性炎症新治疗策略的重要切入点。

  • 标签: 关节炎,痛风性 巨噬细胞 极化 M1型 M2型
  • 简介:摘要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神经元过度同步化放电造成的慢性脑功能障碍。反复的癫痫发作,往往导致儿童生理、智力等多方面损害,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目前研究表明,癫痫患儿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通过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递质以及迷走神经等多种途径影响癫痫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肠道菌群 癫痫 发病机制
  • 作者: 夏美卉 张秦宏 蔡丽娜 岳金换 李晓陵 崔璇 高瑞雪 佟欣 王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09期
  • 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哈尔滨 150001,深圳九味中医门诊部针灸推拿科,深圳518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磁共振科,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磁共振科,哈尔滨 150040
  • 简介:摘要后溪穴因疗效显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针刺效应机制尚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目前已成为可视化探讨针刺腧穴中枢效应机制的首选方法。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针刺后溪穴脑fMRI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与特异性两方面。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入手分析该领域整体研究趋势,综述相关科研成果与不足,为针刺临床选穴提供更好的影像学依据,并对后续针刺研究提出方向性建议。

  • 标签: 针刺 后溪穴 功能磁共振成像 影响因素 特异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土贝母苷甲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中含量较大,水溶性、稳定性较好的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诱导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途径相关。

  • 标签: 土贝母 土贝母皂苷甲 肿瘤 抗肿瘤药,植物(中药) 作用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见于脑缺血疾病、脓毒症及术后等,其病因包括脑内调节分子表达异常、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及脑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异常等,但目前尚未有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电针治疗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突触可塑性、抑制神经炎症、调节胶质细胞活性、调控兴奋性氨基酸、改善葡萄糖代谢等。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电针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冬凌草甲素是冬凌草主要的抗肿瘤有效成分之一,在肝癌、乳腺癌、宫颈癌、胰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诱导肿瘤细胞自噬、降低端粒酶活性、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等,发挥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冬凌草素 冬凌草 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自噬 综述
  • 简介: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的高病死率复杂综合征,内科综合治疗的短期病死率高达50%~90%。现对目前常见的ACLF定义和诊断标准、预警预测模型和发病机制等进行总结。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诊断 预后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防和治疗门静脉高压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肝内血管阻力增加和/或门静脉血流量增加。近年来研究认为,肝窦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微血栓形成、血管新生、肠-肝轴失衡等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针对这些靶点的治疗也取得较大进展。现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逆转机制及其治疗现状作一论述。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肝窦内皮细胞 微血栓 血管新生 肠-肝轴
  • 简介:摘要IgA血管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IgA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HSPN与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均为儿童常见的肾小球炎症,但前者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炎,后者为原发性肾炎中最迁延疾病之一,临床表型和预后存在差异。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总结了HSPN和IgAN发病机制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疾病。

  • 标签: IgA肾病 紫癜性肾炎 发病机制 IgA1
  • 简介:摘要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菌株之一,其致病能力强,破坏性大,对人体多部位均会造成感染,甚至可能造成毒血症。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对克雷伯菌的杀菌效果日益消退,为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将对肺炎克雷伯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膀胱癌具有高度的肿瘤异质性,目前,系统性铂基化疗仍是顺铂耐受膀胱癌患者治疗的一线选择。但多药耐药性、肿瘤干细胞、非编码RNA和活性氧等介导的化疗耐药仍然是导致膀胱癌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综述膀胱癌化疗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膀胱癌的精准个性化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膀胱癌 化疗 耐药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瘙痒是一种典型的非组胺相关瘙痒,涉及复杂的神经传导通路。多种细胞因子和神经肽类物质以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失调也参与瘙痒信号的产生和传递。本综述聚焦近年特应性皮炎瘙痒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主要研究进展。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瘙痒症 细胞因子类 皮肤屏障 皮肤菌群
  • 简介:摘要Abernethy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门静脉血流于肝外经异常通道完全或部分绕过肝脏进入腔静脉系统,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肝肺综合征、肝性脑病及肝脏结节等广泛临床表现。本文首先阐述Abernethy畸形肝脏结节的临床特点,然后对肝脏结节形成的发生机制及诊疗手段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畸形 Abernethy畸形 肝脏结节 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癌痛作为一种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吗啡镇痛是癌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吗啡在临床上的应用受限于其自身的耐受性。文章通过综述癌痛机制及癌痛治疗中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阐明癌痛机制和吗啡耐受机制在癌痛-吗啡耐受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其中的癌痛-吗啡耐受机制,为癌痛的临床治疗及其治疗过程中吗啡耐受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癌痛 吗啡耐受 癌痛-吗啡耐受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于感染的失控反应所导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心肌损伤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而线粒体作为心肌细胞能量供应的主要场所,其结构和功能障碍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总结脓毒症时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心肌损伤的相关机制:线粒体内活性氧产生和氧化应激、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动力学失衡、线粒体生物合成和自噬过程异常等,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损伤 线粒体机制
  • 简介:摘要:耳鸣是耳鼻喉科是耳科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全身及局部多种因素均可诱发耳鸣,耳鸣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日常认知能力等,严重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等心理障碍。耳鸣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也尚无准确定论。目前国内外接受较为普遍的是中枢重塑机制及耳鸣神经-生理学理论。同时耳鸣作为患者的主观性症状,尚无公认的客观检查支持耳鸣的诊断,主要以耳鸣听力学检查方法及主观的评价量表来进行耳鸣的治疗前后的评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44例偏头痛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开展分组,各22例,A组运用诺福丁,B组运用尼莫地平,比较两组临床作用机制。 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服用药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优于A组(P<0.05)。 结论 在治疗偏头痛的过程中,运用尼莫地平具有良好的效果,药物安全性比较高,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尼莫地平 偏头痛
  • 简介:摘要:卫生监督是在国家授权下由卫生部门对区域内开展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保护环境、预防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多通过聘请卫生监督协管员的方式负责该项工作,对基层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补充,保障广大群众的安全性。但在当前阶段下,卫生监督协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而本文即针对现存的问题入手,浅析卫生监督协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措施。

  • 标签: 卫生监督协管 管理体制 机制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的效用价值。方法:在院内小儿外科选取384例患儿进行研究,并分为人数均等的两个组别,每组19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安全干预管理机制,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后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实施安全干预机制对风险因素的规避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的保障患儿康复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外科护理 安全干预机制构建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肺炎链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其会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肺炎链球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依旧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近几年来,我国肺炎链球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逐年增高,可能与耐药或者多重耐药菌株的日趋流行等因素有关。本次研究深入的分析了肺炎链球菌那药机制的进展情况。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耐药机制 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