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18.1月~2020.1月之间,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就职的36例工作人员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2018.1月~2019.1月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选取70例无菌用品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1月~2020.1月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70例无菌用品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物品清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85%、物品清洗合格率为97.14%;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42%、物品清洗合格率为88.57%;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清洗合格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医院内感染主要是患者在医院的内部感染,这种感染情况主要是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院内获得出院后出现的感染。医院供应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部门,不仅实现无菌医疗器材供应,还要加强对全院污染器材的回收和处理。所以,控制院内感染十分重要。

  • 标签: 医院 供应室 质量管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将科室现有 400件待处理复用器械纳入研究,随机划分为甲组( 200件)、乙组( 200件)。即甲组为手工清洗方式,乙组为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机械清洗,比较复用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甲组复用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低于乙组,即 91.00%< 97.50%,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复用器械清洗工作,以现代化技术为前提执行机械清洗操作,能有效保证器械清洗合格率,应引起重视。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复用器械 清洗质量 合格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从供应室护理质量的层面出发对院内感染进行预防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我院在 2019年 6月对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进行强化,分析实施前后各半年时间内院内感染预防效果。结果 结合对院内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灭菌质量以及消毒质量评分,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强化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可达到对院内感染进行预防的效果,提升该方面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供应室 护理质量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与临床需求协调性 的管理措施和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我院 201 7 年 12 月 -201 8 年 11 月消毒供应室 的再生医疗器械 1900 套 作为对照组,采用 常规质量管理 ,选择我院 201 8 年 12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消毒供应室中心中器械消毒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 300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管理前后的消毒供应中心器械,将实施管理前的器械作为对照组,实施管理后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器械管理效果、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清洗质量合格数、包装质量合格数及灭菌质量合格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质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器械消毒的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消毒 消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 此次研究对 消毒供应中心 采取 持续质量改进 ,对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 予以探究。 方法: 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我院 消毒供应中心 未施行 持续质量改进 的 30 例患者设为参照组 ; 于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我院 消毒供应中心 施行 持续质量改进 的 30 例患者设为实验组 ,对比 2 组 患者感染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 P <0.05 。 结论: 本次研究中对 消毒供应中心 采取 持续质量改进 ,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该方法可在 消毒供应中心 的管理中予以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作用。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未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前作为对比组,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后设置为研究组,两组各14名,比较实施控制措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相对较低(P

  • 标签: 供应室 院内感染 护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从目前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的应用来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使用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够解决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记录存档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消毒供应中心的成本消耗,提高管理效率,解决人员操作随意性大和难以实现有效的问题。了解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的优势,并做好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的应用,对推动消毒供应中心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能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情况优化工作流程。

  • 标签: 质量管理 追溯信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相关效果。方法:从2017.1月~2018.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将这个时间段作为研究组,有护理人员30例;从2016.1月~2017.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将这个时间段作为对照组,有护理人员30例。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中使用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该种护理控制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 简介:摘 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的核心部门,也是保证临床医疗服务顺利开展的重要科室,肩负着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职责,对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若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必然会使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尤为重要。对医院的管理做具体的分析可知,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感染管理,之所以要强调感染管理,一方面是感染管理的质量提升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感染管理的综合效果提升能够为医院的资源利用带来良好的效果。在感染管理的具体实践中消毒供应中心的持续质量改进有突出的意义,所以文章就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内容做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实践提供帮助。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上市为消除丙肝带来巨大机遇。本文通过梳理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更新的关于丙肝治疗的指南建议,并分析DAA药品的市场动态、价格趋势以及全球治疗进展,探讨目前DAA药物价格情况,治疗的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WHO推荐使用DAA进行治疗,但DAA的价格昂贵,虽然各国采取措施降低价格,提高可及性,但DAA治疗的推进却不尽如人意,覆盖面依然不高。除了价格以外,还需考虑策略、卫生系统、可及性和服务提供等因素,采用公共卫生方法,推进DAA治疗,以实现丙肝的消除。

  • 标签: 丙型肝炎 直接抗病毒药物 价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江护理安全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方法:于 2019年 3月开展护理安全前选取 500件复用器械及物品作为对照组,同时于实施护理安全理念后 500件复用器械及物品 作为研究组,对两组实施该理念前后物品洗涤、消毒灭菌以及包装的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后可知,研究组中物品各项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推广护理安全理念,可显著提升复用器械及物品的合格率,帮助供应室降低因消毒不合格而引发感染事故的风险。

  • 标签: 护理安全理念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消毒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当前消毒供应室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总结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全年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情况,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实施在2019年全年的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中。在对策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500批次的消毒灭菌,统计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策实施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是0.2%,明显低于对策实施前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46%,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风险管理 评估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 供应室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后对医院感染情况控制的影响。方法 :本次对照实验中,于我院供应室共选取了 80份医疗用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40份为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前选取,作为参照组,其余 40份为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后选取,作为研究组,并对比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前后的卫生学检测和高压灭菌效果合格率。结果: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前, 40份医疗用品在卫生学检测中合格数 34份,合格率( 85%),高压灭菌合格数 36份,合格率( 90%)。而在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实施后,卫生学检测、高压灭菌合格数均为 40份,合格率均为( 100%)。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后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且数据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医院消毒 供应室中实施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可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性,对医院控制感染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供应室 集中式中心供应规范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中消毒供应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 2012年开始实施集中消毒供应管理,将 2018年医院消毒器械清洁度以及器械污染发生率与 2017年进行对比观察,分析集中消毒供应的应用效果。结果: 2018年全年医院消毒器械清洁度以及器械污染发生率分别为 1.46%和 2.21%, 2017年全年医院消毒器械清洁度以及器械污染发生率分别为 2.85%和 3.38%, 2018年全年医院消毒器械清洁度明显高于 2017年( P< 0.05);且 2018年器械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 2017年( P< 0.05)。结论:通过集中消毒供应模式的实施,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器械清洁效果,减少器械污染事件的发生,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集中消毒供应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污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8—2019年插入胃失误原因。方法寻找原因,对患者意识不清、置方法、置入胃后判断方法等因素一一寻查,并提出今后安全、有效、可行的置入胃的方法。结果经分析原因后制定预防胃置入方法,此后再没有发生胃失误的问题。结论综合全面评估患者、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置方法、胃置入胃内后全面、正确的判断可避免胃误入呼吸道。

  • 标签: 胃管置入 失误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时发生湿包的常见原因,并对上述原因加以改进。方法:将 2019年 1-6月时间点消毒供应中心中完成压力蒸汽灭菌的 1000份灭菌器材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湿包概率,并分析其原因,在完成相关改进措施后再选择于 2019年 7-12月的 1000份灭菌器材,共 2000份, 检测其湿包概率,并将实施改进措施前后的湿包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在实行相关措施前,灭菌器材湿包率为2.70%,经原因分析及措施改进后,湿包率为 0.6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湿包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依照原因完成相关措施改进后,灭菌器材湿包率得到明显降低,能够保证压力蒸汽灭菌的稳定性,提高灭菌器材的合格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