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魏国徙都大梁时间及其经济发展陈昌远魏惠王为发展自己的实力,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这是战国中期魏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是汉、唐以来对魏国徙都大梁的时间,学术界一直争论很大,聚讼纷纭。本文就此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一汉唐以来,关于魏国...

  • 标签: 魏惠王 《竹书纪年》 《史记》 魏国 《古本竹书纪年》 桂陵之战
  • 简介:1994年秋,中组部经过认真审议和确认,下达公文通知广东省委,恢复丰顺县埔寨镇谢汉光的党籍,补办其离休手续。谢汉光是潜伏在台湾的中共地下党员,有着传奇性的经历,其党籍恢复和离休待遇的确认也颇为曲折。

  • 标签: 地下党员 中共 台湾地区 时间 中组部 丰顺县
  • 简介:<正>南书房在清康熙年间,一度起过中枢机构的作用。入直南书房的内廷翰林,随侍皇帝身边,为之出谋划策,起草制诰。清人吴振棫,在其所纂《养吉斋丛录》一书中,讲到南书房与中央其他机构的关系时指出:“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视草”。可见南书房地位之重要。

  • 标签: 《清史稿》 书房 内阁 中枢机构 起居注 时间问题
  • 简介:17—18世纪的欧亚大陆现在已被学界从世界史的角度总结为一个陆基帝国蜂起并立以竞相继承早先蒙古帝国遗产的大时代。1在这一基本历史背景下,分别立国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清朝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彼此对于对方拥有何种程度知识上的了解,自然成了一个极富学术旨趣的话题。试从该时期的清朝一方来观察,由于与奥斯曼帝国相距绝远,没有建立直接的外交渠道,故对于彼国信息的掌握往往需要通过处于中介位置的第三方间接得来,带有明显的转手传闻性质。

  • 标签: 土耳其 清朝 奥斯曼帝国 考辨 时间 称号
  • 简介:自“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以来,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但时至今日,即使有关景教碑出土时地这样的基本问题也还不能认为已完全解决。

  • 标签: 景教碑 出土时间 中国 文物考古 历史考证
  • 简介:晋故骠骑将军韩寿墓道汤淑君韩寿墓表,西晋时雕刻,解放前存洛阳存古阁,后转河洛图书馆。其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现存洛阳关林石刻艺术馆。墓表为石质圆柱形,现仅存中间一段,“侍骠骑将军、南阳堵阳韩”10字。高1.13、直径0.33米,上下两端各雕一道缠绳纹...

  • 标签: 骠骑 墓道 将军 世说新语 贾充 图书馆
  • 简介:新疆近代石油工业应创始于1904年。据资料推断,1904年,新疆从俄国购买并随后使用了炼油机器,新疆近代石油工业史由此开始。1909年独山子用钻探机器完钻第一口石油井,乌鲁木齐工艺局炼油设备投产,完整的近代石油工业采、炼生产流程在新疆正式建成。

  • 标签: 新疆 近代 石油工业 创始时间
  • 简介:《伊江汇览》的成书时间为乾隆四十一年,而非目前所认定的乾隆四十年。作者格璋额于乾隆三十年以佐领职衔来新疆,先后任伊犁惠远城满营佐领、协领,在伊期间,为伊犁将军差委多项工作,四十一年授为副都统,升任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后调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五十二年,任和阗办事大臣兼领队大臣,任内因向当地伯克贪索财物被革职拿问,五十四年二月在和阗正法示众。

  • 标签: 成书时间 格琫额 生平
  • 简介:<正>空间和时间是形成坐标基本体系的两个最重要的范畴,神话、宗教、艺术和科学就是在这一坐标基本体系范围内产生、发挥作用并得到发展的。这两个范畴在研究民族文化诸方面问题时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特点,对民族文化诸方面的认识也有某些不同。这也是由各民族居住的生态环境决定的,要受该环境经济类型的制约。因此,比如说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时空观,东北亚海上猎兽人的时空观,甚至澳大利亚狩猎者和以采集经济为生

  • 标签: 蒙古包 蒙古人 时空观 基本体系 民族文化 神话
  • 简介: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与教学中有着“一套正统的”基准时间(benchmarkdate):1500年、1648年、1919年、1945年和1989年。笔者认为,国际关系学者需要对这些作为内外参照物的正统基准时间进行质问,对基准时间被确立的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对基准时间进行修正,以便能够更好地反应宏观历史中的国际动态。第一部分对建构该学科自我认知的正统基准时间进行质疑。第二和第三部分讨论成为基准时间的资格与原因。我们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和社会学研究途径)对基准时间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其标准。第四部分进而建构了一套可以拓宽学科理论与历史视野的修正后的基准时间。我们设计了一种基准时间评级的方式,并针对近期的候选者提出了一种获得基准时间资格的方法,从而对该学科的基本时间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提供了更好的启发。一套修正后的基准时间能够帮助国际关系的重心从关注战争与和平的动力转移到关注更为宽广的宏观历史动态上。

  • 标签: 基准时间 历史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社会 国际体系 现代性
  • 简介:《中国钱币》1986年第一期上有一篇《户部银行成立时间考辩》,引用的都是旁证材料,年份不错,但不够精确。大清银行总清理处于民国四年(1915)7月1日编了一本《大清银行始末记》,这是最可靠的直证。一、成立时间:该书第一章第一节“起原”云:“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

  • 标签: 户部银行 大清银行 成立时间 清德宗 考辩 光绪三十年
  • 简介: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栏登了一位母亲寻子的故事:1999年,她的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李因涉嫌盗窃一辆自行车。被送去劳教。李父当兵出身,其时为检察官,性格刚烈,他自己不去探望儿子,也不允许家人、亲属前往。

  • 标签: 时间 个人 社会新闻 大学毕业 自行车 检察官
  • 简介: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也存在问题,研究者多关注严译主张是什么,而探讨在知识界的传播路径,鲜有涉及.笔者试图以考证见思想,探讨早期本子及其在思想界的传播情况以及舆论界的反应.

  • 标签: 《天演论》 版本 出版时间
  • 简介:20世纪末,南京建成了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列的阅江楼,从此结束了六个多世纪以来有记无楼的历史。建造阅江楼的主要起因根据宋濂的名篇《阅江楼记》。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化的文学家,一生勤于著述,据清代编纂的《宋学士集》所载有赋、颂、诏、诰、、记、传、诗等共32卷,另有补编8卷。

  • 标签: 记分 《阅江楼记》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宋濂
  • 简介:先秦至明清及今,官方祭灶(国家祀典)的时间由每年的夏季、冬季逐渐演变为冬季(腊月二十三),每年祭灶的次数由多次减为一次,最终不见记载。民间祭灶行为则表现为:汉晋以前,祭灶时间很随意,祭灶次数有多次,晋以后逐渐确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本文考察了中国(以古代为主)祭灶时间的历时性过程,展现了国家祀典与民间祭灶的区别与联系,揭示出灶神功能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演化:由主饮食之神到无所不能的全神再到居家司察人间功过、上报天庭的小神,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灶神信仰文化的内涵变迁。

  • 标签: 祭灶 灶神 信仰文化
  • 简介:<正>学术界很早就形成了一种见解:开发人的住所外围空间的圆周式空间(静态的)是定居居民特有的原则,而线形(动态的)空间,则是游牧居民特有的原则。然而,未必能够如此清晰地划分界线。当研究游牧民族开发空间的方式时,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注意到他们结合了两种原则:圆周式原则(当蒙古包设置在临时驻地时)和线形原则(从一个驻地迁徙到另一

  • 标签: 蒙古包 蒙古人 游牧民族 空间开发 自然景观 土拨鼠
  • 简介:最近考古发现表明,古人类开化时间提早考古学家在肯尼亚发现了一处古人类化石聚集地,从保存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和腿骨分析,他们已经进化到接近现代人的程度,而其年代距今约27至30万年。人们原先认为,古人类是9万年前才开始进化到接近现代人的程度的。今年1月,科...

  • 标签: 考古发现 古人类化石 石器工具 肯尼亚 人类头骨 埃塞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