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手术转运过程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2010年6月~2010年12月共转运术后病人6120例患者转运过程的意外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并对2010年1月~2010年6月共转运术后病人6823例患者进行使用,比较两组患者意外发生情况。结果呼吸系统意外,循环系统意外,低体温等发生率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坠床患者观察组发生3例,对照组未发生。结论手术转运过程时间短,但是仍然存在发生意外的危险,但是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手术室 转运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手术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病人生理、心理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的急诊手术患者184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92例,使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92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呼吸、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等数据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生理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43.66.8分,抑郁评分44.93.5分,总评分44.16.4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53.77.2分,抑郁评分52.65.8分,总评分52.95.4分,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确保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顺利进行,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 生理与心理
  • 简介:摘要职业危害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医护人员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手术作为一个藏有极大隐患的场所,医护人员面临着生物,化学,和社会心理的一系列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积极的做好了职业防护工作是及其重要的。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防护 职业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将这种有目的、自我调整的判断过程建立在对特定情景运用一定标准,采用循证、科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推理、解释和说明的基础之上的思维能力运用于高原手术安全护理的整个过程。方法将评判性思维应用到高原手术安全流程再造,安全护理实践以及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结果做每项操作仔细确认患者的有效身份,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术前做好手术标识;术中药物使用安全合理,从术前备皮,无菌观念,术中医务人员的行为,周围环境,手术间温湿度,保暖措施的实施和术后病室等多方面的细化对高原手术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结论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手术护士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交流沟通和实际运用能力提高了对知识的整合,连接和迁移能力,培养了护士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难点、矛盾点;敢于对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提出不同意见;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充实,增强了手术护士的自我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了手术护士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创新科研能力。

  • 标签: 评判性思维 高原手术室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位点管理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交接班、重大手术和新开展手术、急危重症抢救手术、发生医护矛盾、大型公共群体手术、新业务新技术学习6个时间位点作为护士长管理的核心点。

  • 标签: 时间 位点 手术室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手术4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风险意识培训,提高相关护士的风险意识,然后选取风险意识培训前与培训后的各50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高风险意识后手术护理差错率有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高风险意识后,患者对手术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手术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有助于降低手术相关护理差错发生率,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风险意识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手术护理管理工作是医疗感染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医疗卫生机构首先应该引导全体医务人员理解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环节中的积极作用,注重手术护理管理中人员与环境、操作流程与物品使用等具体问题的处理以及强化质量监督机制等相关措施,以加强手术护理管理水平,促从而有助于防止医院传染疾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实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进一步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力的目标。从而评价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手术清洁隔离消毒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加强具有成功护理经验的医院手术清洁隔离消毒护理管理措施后较加强前相比,记录相关医院实施清洁隔离消毒护理措施以来手术内的感染情况,并探索合理化进行手术清洁隔离消毒护理工作的关键因素。结果经过对手术的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能培训,宣传教育强化手术的清洁消毒、隔离护理措施,加强手术的物品、环境和人员的管理,增强了医院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明显降低了手术内的感染率。结论手术强化清洁隔离消毒管理工作,能明显降低感染率,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手术室清洁 隔离消毒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众所周知,手术卫生必须干净整洁,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也为医护人员的健康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提高手术洁净、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控制路径。方法选某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行手术治疗的963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1例,观察组482例。对照组患者于使用传统方法消毒的手术完成手术操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手术感染控制路径的手术施行手术时实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1.6%,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2.3±0.5)d,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22.9%,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4.8±1.3)d,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且观察组手术每台手术不同时间段的细菌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比传统消毒方法,手术感染控制路径效果更明显,可显著降低感染率,提高手术洁净程度,确保手术环境安全。

  • 标签: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 手术室洁净程度 降低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当中,应用护理干预等方法分析自2013年01月~2016年12月202例骨科无菌手术病例,感染3例,从手术时机、持续时间和软组织损伤,以及是否有糖尿病的出现和术区处理状况,这一系列的内容当中对感染原因加以分析,并在分布处理感染患者之后,比较早期的一些处理结果。结果研究可以发现骨科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比较关键的是手术操作、环境以及器械等内容。护理干预在这方面有重要的效果。结论手术在术中进行感染预防有重要的效果。

  • 标签: 骨科 切口感染 原因 早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参考双盲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手术患者进行组组别均分,参照组(n=27)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n=27)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参照组与实验组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比对。结果实验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数据,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数据指标,P<0.05,表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验证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手术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用于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60例手术患者分为预见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3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要少于预见护理组患者,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临床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循证护理更利于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预见护理对患者的心理有良好的疏导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循证护理与预见护理联合应用更有助于手术治疗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循证护理 手术麻醉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