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乳头溢液在女性中发生率约为10%。以往的主要诊断方法为乳管造影和溢液涂片脱落细胞学检查。以上两种检查方法均存在阳性率低、敏感性差等不足。纤维乳管镜作为一种可直视下观察病变乳管内情况、诊断乳头溢液的新方法,与上述两种方法比较优势明显。乳头溢液中,非占位性病变占相当比例,既往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治疗。本院对98例乳头溢液病例行纤维乳管镜检查,并对其中55例非占位性病变行镜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乳管炎 乳管扩张症
  • 简介: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添加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以及对GDM患者的最佳营养治疗方案。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在孕24~28周诊断为GDM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分别接受医学营养治疗+小麦纤维素颗粒和医学营养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饮食干预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和餐后1h、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id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idcholesterol,LDL)水平,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PG、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1h、2h小时血糖、HbA1c、LDL、TC和TG[(9.60±1.71)mmol/L、(7.90±1.48)mmol/L、(4.40±0.7)%、(3.19±0.49)mmol/L、(5.62±1.21)mmol/L、(2.09±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10.30±1.68)mmol/L、(8.90±1.65)mmol/L、(4.80±0.8)%、(3.56±0.58)mmol/L、(6.13±1.17)mmol/L、(2.57±0.52)mmol/L],(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DM患者饮食中添加小麦纤维素颗粒4周可以显著改善GDM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 标签: 小麦纤维素颗粒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血脂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6~2010年收治13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结果:132例患儿中11例患儿应用NCPAP治疗失败,改用呼吸机通气,余121例未使用呼吸机通气,均治愈出院。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发性呼吸暂停 早产儿
  • 简介:目的探讨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在机械力作用下线粒体形态及细胞衰老水平的改变。方法选取10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II-III级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宫旁韧带(主韧带、骶韧带),进行原代培养,使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系统对细胞进行力学加载,加力时间设定为4h,加力大小为0、1333μstrain(1mm)、5333μstrain(4mm),把不加力的细胞设为对照组。采用新型透射电子显微镜HT7700观察5000倍视野下线粒体形态变化,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衰老。结果随着机械力大小的增加,细胞的线粒体形态发生改变,线粒体出现空泡,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细胞内出现凋亡小体,染色呈蓝色的细胞数量增多,细胞衰老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的机械力可导致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发生损伤性改变,并促进细胞衰老。

  • 标签: 成纤维细胞 线粒体 细胞衰老 盆腔脏器脱垂
  • 简介: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growthfactors-2,FGF-2)是一种多功能、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形成。FGF-2参与正常的妊娠过程,调节胎盘的血管形成和舒张,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关于FGF-2与胎儿生长发育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主要从FGF-2在胚胎形成及胎儿生长发育方面的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妊娠 胚胎及胎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患者23岁,孕4产0,因"停经34周-(+5),腹痛半小时"于2014年12月5日13:22急诊入院。既往有1次人工流产、2次自然流产史。于2013年10月在华西附二院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自然妊娠并行规范产前检查至今。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智清醒,一般情况好,颈软,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膨隆,肝脾肋下未及。产科检查:宫高29cm,腹围92cm,估计胎儿体质量2500g。先露头,未入盆,胎心率140次/分,可扪及不规律宫缩,无阴道出血,宫口未开。入院查彩超无明显异常发现。入院诊断:孕4产0,妊娠34周-(+5),头位,宫内单活胎;先兆早产;子宫纵隔切除术后。

  • 标签: 子宫纵隔切除术 子宫底部 自然流产史 胎儿体质量 妊娠晚期 纵隔子宫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以及蜕膜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RSA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SP方法以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20例RSA患者、16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绒毛FasL表达以及蜕膜中CD3(+)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情况.结果①RSA组患者胎盘绒毛滋养细胞FasL的表达以及蜕膜中CD3(+)T淋巴细胞Fas抗原的表达情况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胎盘绒毛FasL的表达与蜕膜中CD3(+)T淋巴细胞Fas抗原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RSA的发生可能与绒毛滋养细胞表面FasL表达减少,以及蜕膜中Fas(+)T淋巴细胞凋亡减少有关.

  • 标签: 蜕膜 患者 FASL表达 绒毛滋养细胞 FAS抗原 复发性流产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28岁,主因"发现外阴肿物1年余"于2012年12月12日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患者1年半前会阴侧切下阴道分娩,于产后6个月发现外阴侧切伤口处肿物蚕豆大小,无疼痛及不适感,不随月经周期变化,定期检查肿物逐渐增大,10个月前肿物增大至5cm,外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切口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术后病理为平滑肌瘤。

  • 标签: 会阴侧切 平滑肌瘤 文献复习 复发性 肿物切除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1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其中10例伴有低血钙)的诊治方法。方法:观察其临床表现、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头部CT或MRI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治愈14例.2例自动出院。结论:低血钙惊厥可诱发或加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在治疗时应给予补充钙剂。

  • 标签: 低血钙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甘露聚糖肽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疗效。方法:将6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随机分为甘露聚糖肽联合泛昔洛韦治疗组34例与泛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RGH年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复发间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泛营洛韦治疗GH疗效肯定且能降低GH的复发率。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泛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 简介:目的:探讨异维a酸胶丸结合清肝祛痤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囊肿聚合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清肝祛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异维a酸胶丸结合清肝祛痤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可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囊肿聚合性痤疮 异维A酸胶丸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FDS)对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采用FDS检查乳头溢液患者523例,发现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209例(39.96%)。209例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中,193例良性病变,均行手术治疗;16例恶性病变(乳头状瘤恶变6例,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钙化、乳腺腺病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癌变1例)分别行保留乳房手术5例,单纯乳腺切除术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假体即时置入术4例;所有手术采用FDS结合扩张探针定位法。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时间5~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月)。结果193例良性病变患者全部治愈,除2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无复发。16例恶性病变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现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应用FDS诊断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有临床参考价值,辅助手术定位准确,有助于获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乳头溢液 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
  • 简介: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vulvovaginalcandidiasis,RVVC)比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少见,但因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是目前临床医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目前尚无成熟治疗方案,其反复发作是治疗的难点。因此对RVVC的发病特点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对于深入了解RVVC的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针对剖宫产术后必须了解的护理的方法、要点以及所会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这一年以来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16例,对剖宫产术后进行临床护理方法的总结性研究。结果:本组观察研究216例,产妇进行剖宫产术后的恢复状况较好,没有发生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的各项护理进行加强,至关重要的是有效的防止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利于产妇顺利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根据实体肿瘤治疗疗效评估标准(RECIST)和血清CA125水平评估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的疗效,并依据WHO抗癌药物毒性表现及分级标准评估其安全性。结果34例患者在完成2个化疗疗程后,完全缓解10例(29.4%),部分缓解10例(29.4%),病情稳定9例(26.5%),进展5例(14.7%),总有效率58.8%,疾病控制率85.3%。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无论铂类敏感或耐药,均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轻微。

  • 标签: 卵巢癌 多西他赛 奈达铂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干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妇科诊断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观察组实施改良中药热奄包法。两组均干预3个月经周期,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表和痛经症状量表(menstrualsymptomscale,COX)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COX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干预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干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优于中药热奄包法,可作为原发性痛经的优选干预方案。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改良中药热奄包法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