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物理特性如反射、散射、折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等与人体组织器官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或其他数据等,借此进行疾病诊断成像方法。目前,临床中应用超声波,其频率通常会设置在2.0-50.0MHz之间。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穿透性越低,反之亦然。频率在不断提升,声波分辨率也会逐渐提升,那么就具有更高图像清晰度,穿透性也就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声波穿透性和分辨率之间是呈反比。因为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随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少,产生超声衰减,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高,衰减越多。因此,在通过超声检查患者外周神经时,需要以患者神经解剖结构特点为基础,合理选择超声波频率,通过针对性设置,提升超声波传递效果。比如:对于浅表神经多位置,就需要使用具有更高频率超声波,对于深处神经,则需要选择更低频率超声波。

  • 标签: 超声技术;临床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肾上腺肿瘤手术术前准备和麻醉处理。方法:选取1997年9月至2003年12月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9例,年龄11月-14岁,平均8.02上4.44岁;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腺瘤4例,皮质癌2例,囊肿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气管内插管吸入复合静脉麻醉7例,气管内全麻联合硬膜外腔麻醉麻醉2例。术前2小时起至术中用激素替代治疗4例.结果:9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儿均成活,无一例出现严重麻醉并发症。结论:完善术前准备、严密术中监测和正确麻醉处理才能保证肾上腺肿瘤手术患儿安全。

  • 标签: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麻醉处理 小儿 肾上腺皮质肿瘤 术前准备 神经母细胞瘤
  • 简介:手术室外紧急气道处理尚无规范。需要在各医院制定合理紧急气道处理程序及培训相关人员。本文综述了ManualofEmergencyAirwayManagement(RonM.Walls)一书.明确了紧急气道处理指证,阐述了快速序贯诱导插管法(RsI)重要地位和具体应用方法.并针对临床具体病理状态提出相应气道处理策略.如颅内高压.循环衰竭.胸部创伤、哮喘和颈椎损伤等情况。困难气道和失败气道应合理应对.可视喉镜技术将显示其重要作用。

  • 标签: 气道处理 手术室外 胸部创伤 循环衰竭 颅内高压 病理状态
  • 简介:临床工作中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时,常会在肌肉内注射一定量局部麻醉药。然而不论是在动物实验中,还是在人体实验中,都有资料提示在临床常用浓度下,很多局部麻醉药都能产生明显肌肉毒害效应。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药,其心血管和神经毒性都较低,但有关该药肌肉毒性还鲜有报道。

  • 标签: 肌肉毒性 罗哌卡因 局部麻醉药 局部浸润麻醉 肌肉内注射 临床工作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提高、免疫抑制药有效应用.心脏移植手术已成为当前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终末期心脏病有效办法。全球每年约完成3000余例心脏移植术,其中原位心脏移植是最主要术式。心脏移植手术成功与否,不权依赖于供心获取和手术技巧,围术期麻醉处理也至关重要。本文系作者在澳大利亚访问学者期间,澳大利亚皇家柏斯医院67例(1994年至2004年7月)心脏移植术围术期麻醉处理回顾性总结。

  • 标签: 心脏移植 缺血时间 再灌注 左心室辅助泵 肺动脉跨膜压差 心脏移植手术
  • 简介:1973年,Forbes发表文章评价不同相对湿度对插管后犬气道内粘液移动速度影响。将石松粉放入气管内,用支气管镜观察粉末运动情况。实验时间5小时,吸入气温度为37℃,相对湿度分别为100%,75%,50%和25%。实验开始15分钟后,37℃,相对湿度25%一组,粉末运动停止。20分钟后,相对湿度50%一组,粉末运动停止。相对湿度75%和100%

  • 标签: 湿化不足 病人 影响 麻醉
  • 简介:臭氧疗法作为疼痛治疗一种热门、新型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和广泛应用。许多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证明,臭氧抗炎镇痛作用较强,对软组织炎性疼痛,骨关节炎疼痛、盘源性疼痛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良好治疗作用。随着癌症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凸显。臭氧对癌症及癌痛治疗方面的探索也有所进展,然而,这方面的报道还很少且缺乏系统性。为了探讨臭氧治疗癌痛可行性及效果,本文对臭氧治疗癌症以及癌性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做一综述,期待可以开发出一种新癌痛治疗方法,为备受癌痛折磨患者带来福音。

  • 标签: 臭氧 癌痛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硬膜外注入吗啡预先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和手术结束前经硬膜外管注入吗啡2mg。术后评估镇痛效果并观察吗啡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完全无痛率高、术后镇痛时间长,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硬膜外预先注入吗啡具有一定预先镇痛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硬膜外注射 吗啡 预先镇痛 临床研究 妇科手术
  • 简介:脊柱侧弯患者通常容易伴有心肺功能异常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术前要注意做好检查和准备。术中麻醉要着重抓好几个方面:气道管理,术中体位,体温,大量失血预防处理,脊髓功能监测,术后注意呼吸功能恢复,提供良好镇痛。

  • 标签: 脊柱侧弯 麻醉
  • 简介:将具有各种功能导管,经外周血管插至心腔或大血管,以检测心脏生理状况、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施行心血管造影和某些先心病介入治疗,称为心导管术。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曾被称为先心病诊断“金标准”,是确定复杂性先心病最后方法。近年来,先心病介入治疗在器材和工艺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和改进,临床上也广泛采用,由此可避免剖胸手术损伤和危险、显着缩短住院时间,故是一项极有发展前途治疗方法。但是,心导管术属于有创技术,能引起患儿疼痛、焦虑不安和不合作。为取得患儿合作和操作顺利,在心导管术前及操作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一定镇静药或施行全身麻醉。

  • 标签: 先心病 心导管术 诊断 心血管造影 镇静 介入治疗
  • 简介:危重病人完整治疗方案中必须包括合理营养支持;合理营养支持就是要模式合理,营养物质供给比例和量合理,同时还要提供特殊营养物质。

  • 标签: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危重病
  • 简介: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保持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可使体温恒定在37±0.2℃。但在麻醉状态下体温可随环境温度而改变,当术中体温降低至36℃时,称为低体温。文献报道约有50%手术病人体温低于36℃,33%病人低于35℃;在肝移植术无肝期间体温尤易显著降低,在新肝期间体温可降低达32.3—33℃。目前,临床对围术期低体温危害性尚认识不足,除心血管等大手术外,一般都不常规监测体温。重视围术期体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预防发生低体温,提高麻醉质量和减少麻醉并发症。

  • 标签: 低体温 围术期 预防 体温调节中枢 手术病人 麻醉状态下
  • 简介:平衡观念中图人古已有之.但西方人尝试将企业管理中平衡之道进一步量化,在企业管理各个维度上尝试建立积分指标.从而产生了现代管理工具——平衡积分卡。本文尝试对平衡积分卡及其在医院管理中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在指标分解过程中.试图建立出一套符合医院自身特点关键业绩指标(KPI).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

  • 标签: 医院管理 平衡积分卡(BSC) KPI(关键业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