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对肺源性心脏疾病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就诊的94例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雾化吸入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每组47例。观察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雾化吸入组mPAP[(27.97±3.42)mmHg比(23.21±3.34)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9.66±8.21)mmHg比(45.37±8.12)mmHg]、内皮素(ET)-1[(53.45±15.11)pg/L比(46.21±15.35)pg/L]水平,临床症状积分[(7.69±2.65)分比(5.41±2.49)分]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76.14±8.65)mmHg]比(82.01±8.41)mmHg]、一氧化氮[NO,(63.94±12.85)μmol/L比(70.94±13.95)μmol/L]水平,总有效率(63.83%比87.23%)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治疗肺源性心脏疾病,能够显著改善肺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肺心病 硝酸甘油 内皮 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在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患者血脂水平,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PTCA术后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训练。结果:康复组运动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高于运动前,而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冠心病PTCA患者的运动耐受力.降低其血脂水平,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运动疗法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研究者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DalaneWKitzman及其同事入选100例合并慢性稳定性HFpEF的老年肥胖患者,将其随机分配至运动干预组(n=26)、饮食干预组(n=24)、运动+饮食干预组(n=25)或对照组(n=25)干预20周。受试患者中,女性占81%,约半数为白种人,平均年龄为67岁,平均BMI为39.3kg/m2,平均体重为105kg。

  • 标签: 饮食干预 运动干预 老年肥胖 HF_pEF 国维 干预组
  • 简介:目的:探讨在运动试验中,Q-Tc、Q-Tr和Q-Tcd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与51例非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和运动后即刻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c、Q-Tr和Q-Tcd变化,及其预测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Q-Tc、Q-T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76%、83%、81%与69%、88%、89%、77%,与ST段降低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其诊断价值相似;与心血管照影资料对照,上述指标能反映冠脉病变程度:Q-Tcd的敏感度低(58%),而特异性高(94%),其诊断准确性(73%)与其他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故亦有应用价值.结论:运动中Q-Tc,Q-Tr,Q-Tcd与ST段下移标准对冠心病诊断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诊断价值 体表12导联心电图 经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诊断 冠心病患者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运动康复对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运动方式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近4年来25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在实施临床医疗措施的同时,早期介入运动康复,并与同期2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早期运动康复,其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节省,可促进临床表现的好转,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可增强患者身体活动能力,提高出院时生活质量.结论早期运动康复对充血性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康复 运动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可疑冠心病应用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可疑冠心病者常规心电图检查时,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320例可疑冠心病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38例,检出率为11.88%。其中,呈缺血性ST段下移37例,呈弓背上抬1例,同时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伴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伴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可疑冠心病检查中是一种较为安全而简便的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可疑冠心病 胸痛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年男性血管僵硬度-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影响.方法肥胖在校男生14人,于运动前(0h)、运动1h和2h三个时间点分别测定其颈-股动脉PWV和颈-桡动脉PWV.受试者在0h测定结束后立即进行持续45min、靶心率为80%HRmax的跑台运动.结果颈-桡动脉PWV在1h和2h均明显低于0h,而颈-股动脉PWV在2h时明显低于0h和1h值.结论急性有氧运动结束后较短一段时间内,肥胖男生的PWV降低.

  • 标签: 急性有氧运动 肥胖 血管僵硬度
  • 简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因其最符合人类生理负荷的情况,且具有无创性、安全方便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已知或可疑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可进行有价值的评估和预测。但应了解此项检查容易受到生理性、代谢性、药物等多因素的影响,检查结果有一定的漏诊和误诊率。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公认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对TET结果的准确性做出正确的判断。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检查结果 生理负荷 安全方便 无创性
  • 简介:目的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作为标准,回顾性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结合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2例行DCG及TET且同时行CAG者,分析DCG及TET对CHD诊断价值。结果12导联24小时DCG诊断CHD的敏感性69.9%,特异性79.9%;TET的敏感性74.2%,特异性73.9%;两者联合时敏感性84.6%,特异性为94.2%。结论DCG与TET的结合,可作为CHD无创诊断的重要方法,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单项检查明显增高。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分子RNA(miRNA)全基因组表达差异及其可能的调控作用和早期预警价值.方法15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每组5例,对照组5例健康人.射频消融术前和术中分别取外周血和冠状窦血,提取血浆总RNA,使用microRNA芯片(microRNAv18.0)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VolcanoPlot法获得差异表达niRNAs,并用tMEV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及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分析,并进行RT-PCR的差异表达验证.结果房颤组冠状窦血与外周血比较有14个miRNAs表达差异显著,其中6个表达上调:即miR-1266、miR-4279、miR-4787-5p、miR-4666a-3p、kshv-miR-K12-6-3p和miR-3150a-5p,8个表达下调:即miR-892a、miR-3149、miR-3171、miR-3664-5p、miR-3591-3p、miR-4423-5p、miR-4473和miR-574-3p.其中,miR-1266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均明显升高,而miR-3171则显著降低.房颤组与对照组外周血及冠状窦血比较miRNAs表达也有明显差异.结论房颤患者冠状窦血与外周血比较miRNAs表达均有显著差异,而冠状窦血miRNAs更能反映心脏的代谢与调控状况;血清miR-3171、miR-892a、miR-3149在房颤发生发展早期出现且持续表达差异,有可能成为早期预警诊断的标志物;miR-1266、miR-4279、miR-4666a-3p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房颤的干预靶点。

  • 标签: 心房颤动 基因调控 早期诊断
  • 简介:切口微创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MIDCAB)主要是指经左胸切口、右胸切口或胸骨旁切口行右乳内动脉(IMA)到右冠状动脉主干或左乳内动脉到左前降支(LAD)的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最经典的术式是从左胸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然后吻合到左前降支。它是由Benetti于1995年首次成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状况的效果。方法随机划分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方面,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测定方面,采用FMA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康复后WHOQOL-100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改善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娱乐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1h/次、2次/周的运动锻炼和1h/次、2次/周的娱乐作业疗法,共干预3个月,分别于0、3个月运用RivemeadⅡ行为记忆测验量表(共13项)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记忆功能的测试。结果最终进入对照组32例,干预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受损部位、是否首次患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干预前Rivermead单项初步评分及总标准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干预后回忆姓名、回忆被藏物品、脸部再认、路线延迟回忆的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除图片再认、路线延迟回忆外,其余各项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除图片再认、脸部再认、路线延迟回忆外,其余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锻炼联合娱乐疗法可以增强慢性脑卒中患者的记忆功能,改善认知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运动疗法 娱乐作业疗法 脑卒中 记忆功能
  • 简介:现我院将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单纯康复运动锻炼,另一组给予规律性运动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泵功能以及肌肉力量改善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

  • 标签: 运动锻炼 冠心病 心脏泵功能 肌肉力量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QRS时限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疑诊冠心病患者176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定QRS时限和ST段下移值,分析上述指标对冠心病诊断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QRS时限明显延长(87.13±7.47msVS76.52±7.63ms,P〈0.01),而对照组运动前后QRS时限无显著性差异(72.51±6.83msVS75.66±7.42ms,P〉0.05)。以运动中和运动后QRS延长〉3ms、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ram(J点后80ms)作为阳性评定标准,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1.6%、77.2%,特异性84.5%、70.7%,阳性预测值91.2%、83.8%。两者联合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6.3%、87.9%和92.6%。结论QRs时限延长和sT段下移是可靠的诊断冠心病的运动心电图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 标签: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QRS时限延长 冠心病患者 诊断价值 阳性预测值 冠状动脉造影术
  • 简介:目的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1年5月至2015年12月经胸骨下段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的患者8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治疗,并确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释放,评判封堵效果.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86例VSD患者中84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7.67%,2例封堵不成功转体外循环下修补.随访6~24个月,无残余漏,心功能改善.结论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配合下,经胸骨下段切口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封堵伞 超声心动图 微创
  • 简介:目的对胸部肿瘤采用胸腔镜辅助进行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使用胸腔镜辅助进行切口手术对178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对患者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时间为3。4.2h,平均为3.8h;其他的手术时间为0.6~3.7h,平均为1.9h。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将手术切口延长到12cm的患者有12例。对患者进行开胸的时间为4.5—12min,关胸的时间为14.5。29.8min。平均为21.5min。在进行开胸时,出血量在30ml以下,患者的切口都达到了I期愈合。对患者进行胸腔引流的时间为2.6d,平均为2.3d;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20d,平均为12.3d。结论对胸部肿瘤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切口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出血少、恢复快、对心肺功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少、开关胸时间短、手术适应证广等优点。

  • 标签: 胸腔镜 胸部肿瘤 分析
  • 简介: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速、室颤和猝死的价值以及抗心律失药物的药效评估作用已得到公认[1].本文观察了60例负荷平板运动诱导的心肌缺血病人QTcd变化,以探讨QTcd在运动试验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负荷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QTC离散度
  • 简介: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强度的、规律性的运动训练使其心脏发生适应性改变。正确区分生理性心电图改变与病理性的异常心电图,关系到运动员职业生涯与猝死风险的防控。近年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英国运动医学》和《欧洲心脏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运动员心电图解释的国际专家建议》。该建议对运动员正常心电图、临界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进行了明确界定,可用于运动员竞技前猝死风险评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对上述三类心电图的诊断要点加以解读,概述了猝死风险的推荐评估流程,总结了该专家指南有别于既往运动员心电图检查标准的特点,便于广大心电图工作者准确界定、解释运动员心电图。

  • 标签: 心电图 运动员 心脏性猝死 风险评估
  • 简介:彭博新闻社11月17日报告说,根据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提出的一项研究称。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最好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活动,而不是让医生在其腿中安放一个支架以改善血液流动。研究者发现无论放置支架还是监督锻炼都比被告知要行走和服用血液稀释剂西洛他唑要好,这几项患者都可以做到。在各种方法中,监督下进行锻炼的效果最好。

  • 标签: 下肢动脉血栓 支架 运动 美国心脏协会 下肢动脉栓塞 血液稀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