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处理中存在的风险,以提高管理质量,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输液安全.方法: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实行双人核对,遇到特殊医嘱交由门诊办公室、药房协调处理.结果:通过实行双人核对制度和风险评估管理,2006年至今门诊患者满意度提高,无医疗护理差错发生.结论:实行双人核对制度和风险评估管理,降低了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门诊输液 评估管理 护理差错 核对制度 医疗服务质量 风险
  • 简介: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25例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对结果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选择抗癫痫药物的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疗效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血药浓度 抗癫痫药物 监测 价值
  • 简介:2002年春夏之交,福建沿海发生多起吃"麦螺"中毒事件.经专家鉴定:贝类毒素为麻痹性贝毒和神经性毒.主要临床表现:眩晕和口、面部及全身麻木.随机分A、B二组,A组中大剂量使用脑维敏;B组:不用脑维敏,仅用VitB1、VitB12等.结果两组间存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脑维敏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抢救贝类中毒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维敏 治疗 神经性毒 临床资料 药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一线孕期护士的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孕期护士的心理问题,并探讨对孕期护士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我们把宜兴地区二、三级综合医院两所临床一线的孕期护士44人,以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德若伽斯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定,统计每一位孕期护士心理测评因子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及治疗,两个月后对原有测试阳性者进行复测。结果临床一线孕期护士SCL-90总分为127.61±33.31,总均分为1.41±0.37,阳性项目数为26.68±20.48,阳性者为8例,占总数的18.2%;对44名孕期护士各因子分进行统计,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异常。心理干预后阳性受检者降至3例,干预率达62.5%。结论临床一线孕期护士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经心理干预后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孕期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聚桂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管瘤直径较治疗前显著减小,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对照组83.9%,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对照组51.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预后良好。

  • 标签: 肝血管瘤 聚桂醇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77.05%,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08%,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健康教育效果等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腹泻性患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循证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循证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VAP的发生率以及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4.85±1.46)天、(10.08±2.73)天,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的VAP发生率分别为8.89%(4/45)、22.22%(10/45),两组比较可见,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一方面能够使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另一方面,能够使VAP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该方案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价值 预防 机械通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基础上,并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尼膜同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0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者160例为研究组,及同期社区中无认知功能减退主述的个体40例为对照组,按MoCA评估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尼莫同组137例及常规组6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以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尼莫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同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均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运用Mo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两月、四月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与MoCA检测,其中MoCA的检出率为72.5%,其显著的高于MMSE的检出率46.5%,两项检测间的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执行能力得分最低,且尼莫同组患者的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得分均得到了改善,尼莫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改善程度最显著的是注意力和计算力、视空间和执行功能。结论MoCA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MoCA有着高敏感性以及高检出率,可以筛查出MMSE所遗漏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且采用尼莫同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障碍 尼膜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以及颅内压检测评估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sTBI患者共计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入院后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动态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结果,以临床预后情况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错误率。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以临床预后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根据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对预后的情况判定动态脑电图+BAE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错误率,结果发现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验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BAEP联合检查结果,而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BAEP、ICP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诱发电位 颅内压检测评估 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比较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四种评分方法对颅脑外伤病人病情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4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比较病死组与存活组之间各评分分值的差异;比较每种评分各分值段之间病人病死率的差异;以ROC曲线下面积的大小衡量各评分系统区别该类病人病死与存活的能力.结果:存活组病人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分别为10.6±4.4,7.2±5.9,25.6±21.4,1.3±0.0;病死组分别为4.9±2.5,17.7±6.1,60.8±20.9,2.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评分系统各分值段病人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随APACHEⅡ、APACHEⅢ、SIRS各评分系统分值增加,GCS评分系统分值降低,病人病死率相应升高.GCS、APACHEⅡ、APACHEⅢ、SIR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884,0.847,0.649,其中以GCS评分最大,SIRS评分最小.结论:四种评分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颅脑外伤病人的病情,预测其预后,其中仍以GCS评分效力最大,SIRS评分效力最小,临床应用宜以GCS评分首选.

  • 标签: 颅脑外伤 GCS APACHEⅡ APACHEⅢ SIR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URP病人围术期使用健康宣教路径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72例TURP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0月78例TURP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重点放在深静脉血栓预防上,观察组使用健康宣教路径表。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8),病人动作执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00),两组病人出血停止时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宣教路径表的使用能够改善护士及病人行为随意性的现状,不会引起前列腺窝手术创面的活动性出血,但科有效预防TURP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健康宣教路径表 TURP 深静脉血栓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5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电话随访1~2年。结果:患者出院2年后服药依存性有所降低;但出院后1年和2年内服药依存性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加强出院糖尿病患者服药依存性,维持血糖稳定。

  • 标签: 糖尿病 服药依存性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疫苗全程冷链中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关键因素的权重。方法通过专家调研和层次分析法,对涉及的装车风险、运输风险、储存风险和接收接种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明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结论运输环节是造成疫苗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运输途中温度监控和紧急事件处理是全程冷链中关键作业点。

  • 标签: 疫苗 全程冷链 层次分析法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诊断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项目的中老年人200例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观察研究对象中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明确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接受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结果。结果200例受检对象中,发现有甲状腺异常的96例,阳性率48.0%,诊断结果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共计11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共计85例。不同年龄段之间甲状腺异常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层次增加,甲状腺异常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超声检查与化验室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者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甲状腺超声诊断操作方便、准确率高、结果快速易得,在诊断发现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建议常规健康检查项目中添加甲状腺超声诊断。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健康体检 中老年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影响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3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的护理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3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95.24%)明显高于观察组(80.9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患满意率。

  • 标签: 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TC/HDL-C、LDL-C/HDL-C评估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共110例,其中糖尿病组53例及正常对照组57例。分别观察两组间CIMT、TC/HDL-C、LDL-C/HDL-C间差异,及CIMT与TC/HDL-C、LDL-C/HDL-C相关性。结果本实验入选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脂比率TC/HDL-C、LDL/HDL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受检者,两组间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指标LDL-C/HDL-C、TC/HDL-C间均有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TC/HDL-C LDL-C/HDL-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46例高脂血症患者中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低脂饮食法,研究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风险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中轻至正常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与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对比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至正常与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中度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轻至正常CKD患者与中度CKD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HDL-C、GF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发生率高于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临床通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心血管发生风险,但对肾功能的改善不明显。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