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经多普勒超声(TCD)对评估脑出血患者变化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60例脑出血患者,均行经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测定记录患者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频谱参数,评估其反映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统计表明,患者的经多普勒超声搏动指数与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观察经多普勒超声搏动指数的变化,可以粗略评估脑出血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出血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诱发电位以及检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sTBI患者共计97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ICP)监测,入院后1周,病情稳定后进行动态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结果,以临床预后情况作为标准分别计算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错误率。比较其统计学差异。结果以临床预后作为最终判定依据,根据动态脑电图+BAEP与动态脑电图+BAEP+ICP对预后的情况判定动态脑电图+BAE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错误率,结果发现三种检查方式联合检验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动态脑电图+BAEP联合检查结果,而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BAEP、ICP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的判断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脑电图 诱发电位 颅内压检测评估 颅脑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增高患者采取对症处理,抗脑水肿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40例增高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对症处理及药物治疗,治愈20例,病残12例,死亡8例。结论快速降低,控制温度,及时止惊,兴奋呼吸,保护脑功能,提高对症治疗症状,争取机会得到缓解,尽早明确病因与增高的原因是早期的消除治疗选择。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对症处理 药物治疗 降低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响(ICP)增高的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68例持续ICP监测患者ICP增高原因。结果ICP动态监测过程中发现ICP变化受外诸多因素影响。根据影响ICP的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准确判断影响ICP变化的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ICP增高得到准确、及时、有效的解除,能极大提高颅脑疾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 标签: 颅内压 监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方法评估,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压在谵妄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北海市人民医院综合ICU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成人患者,排除诊断谵妄后24 h无超声测量ONSD记录的患者。将谵妄发生前测量的ONSD记为ONSD0,谵妄发生24 h内测量的ONSD记为ONSD1,在ONSD1后复查的ONSD记为ONSD2。根据ONSD1大小将患者分为高压组(ONSD1>5 mm)和正常组(ONSD1≤5 mm);根据谵妄的结局将患者分为治愈、好转和未好转组,计算并比较不同预后3组患者ONSD2较ONSD1下降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谵妄发生后液体平衡与ONSD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最终4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高压组40例(发生率为93.0%),正常组3例;治愈23例,好转13例,未好转7例。在高压组中,11例有ONSD0和ONSD1记录,ONSD1显著高于ONSD0〔mm:5.88±0.61比5.34±0.57,95%可信区间(95%CI)为-0.85~-0.23,P=0.003〕;37例有ONSD1和ONSD2记录,治愈组ONSD2较ONSD1下降的比例显著高于好转组和未好转组〔(12.04±6.20)%比(5.68±4.10)%、(0.17±3.96)%;95%CI分别为2.37~10.33、6.41~17.31,P值分别为0.003、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ONSD2较ONSD1下降的比例与液体平衡量呈负相关(r=-0.42,95%CI为-0.66~-0.10,P=0.012)。结论高压在ICU谵妄患者中高发,压下降越明显谵妄结局越好。动态测量ONSD能为谵妄防治提供有用信息。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谵妄 颅内压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CT在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预后时的作用。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行颅脑CT检查,观察第三脑室、基底池(鞍上池、环池和四叠体池)和纵裂池的形态变化,评估的高低,并观察与病情演变的关系。结果80例患者中正常8例,无1例死亡,轻中度增高32例,死亡9例(28.1%),重度增高40例,死亡33例(82.5%)。增高往往首先表现为第三脑室受压变形,而纵裂池也是CT片上能够较早观察到的指标之一。结论通过颅脑CT检查可以较客观地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状况,对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T 颅高压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CT影像特征与的相关性,及其对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单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例。采用患者术前的最后一次CT影像,测量中线移位程度、获取中线两侧的CT值;记录患者术中监测初始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中线移位程度、中线两侧平均CT值比值与值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其评估增高(>22 mmHg,1 mmHg=0.133 kPa)的准确性。结果21例患者术前CT显示中线移位距离为0.2~1.6(中位数1.0,四分位数间距:0.9)cm、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为1.0~1.4(1.1±0.1),术中初始值为11.0~45.0(24.3±8.3)mmHg。相关性分析显示,中线移位距离和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均与呈现正相关(r=0.44,r=0.58 ;均P<0.05)。采用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评估增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采用中线移位距离评估增高的AUC为0.64。结论初步研究显示,颅脑创伤患者的CT影像特征与水平相关。采用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评估增高的准确性不低于利用中线移位距离评估的准确性。

  • 标签: 颅脑损伤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颅内压 无创颅内压评估
  • 简介:摘要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引起增高的各种原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所致。成人超过200mmH2O,即为增高。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增高的三项典型表现。本文对110例增高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
  • 简介:摘要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也是脑功能衰竭的一种表现,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急性增高患者35例,通过密切观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采取游侠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12月来监测的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dman监护仪进行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持续监测,1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病情突变,>513kPa,通过急诊手术去除骨瓣进行减压后,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其他13例患者在病程的2~5天增高,但低于手术要求值,通过脱水等处理后压下降。通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进行划分,16例患者全部存活,其中I级6例,II级5例,III级5例,IV级和V级无。结论动态监测的变化能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高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改善预后,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致使结构承载力可靠度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最终不能满足预定设计功能要求。因此,许多服役桥梁都需要进行评估鉴定,进而为公路桥梁管养单位提供可行的抉择依据,以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加固。

  • 标签: 桥梁,检测评估,承载力
  • 简介:目的探讨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60例重型颅脑损伤根据其是否行监测分为对照组(非监测)与观察组(监测),各30例。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值,同时监测患者治疗期间过程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压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甘露醇平均使用量(1062.3±351.2)ml明显少于对照组(2128.7±513.6)ml,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8.6±1.3)d明显短于对照组(12.1±2.2)天,而住院费用(5.7±1.2)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7.5±1.4)万元,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监测可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从而更好地控制患者,有利于改善其预后,促进其康复。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控制(ICP)是神经外科麻醉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麻醉操作、麻醉药和通气方式都对ICP产生影响,其高低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本文对此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压 麻醉管理 麻醉药 神经外科 转归 调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监测是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评估的变化和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本文旨在探讨监测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我们介绍了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包括传感器的植入和监测参数的解释。然后,我们讨论了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评估监测在预测手术结果、早期干预和患者预后方面的效果。

  • 标签: 颅内压监测,神经外科护理,效果评估,手术结果,患者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瘤夹闭术后监测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35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均进行检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对症支持处理,分析动脉压监测的作用。结果本组的35例患者中,25例压在5-20mmHg之间,生命体征平稳;8例术后范围在20-40mmHg之间,其中有5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急性脑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急剧升高超过40mmHg,经颅脑CT检查显示动脉瘤破裂出血,经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死亡。结论对动脉瘤术后患者续监测,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可为病情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颅内压 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