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诊疗垂体的成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的68例垂体病患选作探讨对象,通过予以多种类的诊疗方案,将68例参与人员分为两个队伍,分别为探讨队与参照队。参照队病患采用经颅手术诊疗,需在额下进行操作。探讨队病患则采用神经内镜牵引通过鼻蝶入路切除术诊疗。分析两队成果。结果接受诊疗后,探究队总有效率为94.12%,参照队总有效率为79.41%;而探究队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病患出血情况与参照队相比较程度较轻,剂量较少,探究队接受诊疗时间与参照队相比较耗时更短,探究队肿瘤提出率是97.06%,而参照组的肿瘤剔除率使73.53%。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镜诊疗方案应用在垂体病患上成果突出,对病患身体损伤较小,伤口小利于愈合减轻病患疼痛,实操性强,手术操作耗时较短,则削弱了手术风险程度。安全性高,降低了患并发症几率。控制疾病恶化,缓解疾病症状,帮助病患恢复健康,保障生命安全。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垂体瘤 神经内镜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Krukenberg(库肯勃)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卵巢Krukenber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年龄28~83岁,平均(50±14)岁,多为中青年女性。本组转移灶位于双侧卵巢者13例(65%),单侧者7例(其中右侧5,左侧2例);原发灶病理类型为胃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16例,结肠腺癌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同时性转移13例(65%),异时性转移7例(35%,转移时间为6个月至3年)。结论:Krukenberg有其特珠临床特点,易漏诊、误诊;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时应首先排除转移癌的可能;发现卵巢转移肿瘤者,应常规行胃肠道检查以寻找原发灶;手术是卵巢Krukenberg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Krukenberg(库肯勃)瘤 胃肠道肿瘤 卵巢转移癌
  • 简介:目的:研究肾上腺手术标本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诊断的主要问题.方法:收集本科1980~2002年间全部肾上腺手术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内分泌肿瘤组织学分类(1999)标准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肾上腺病变共1166例,其中肿瘤913例(78.3%),非肿瘤性病变253例(21.7%).肿瘤中良性881例(96.5%),恶性32例(3.5%).占良性肿瘤前三位的依次是肾上腺皮质腺瘤634例(72.0%)、嗜铬细胞196例(22.2%)和髓性脂肪30例(3.4%);恶性肿瘤32例中肾上腺皮质癌22例(68.8%),恶性嗜铬细胞5例(15.6%).非肿瘤性病变中肾上腺皮质增生206例(81.4%),皮质萎缩13例(5.1%);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7例(2.8%).肾上腺髓质增生8例(3.2%).结论:①肾上腺病变占送检标本的032%,其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②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皮质腺瘤和皮质增生.③髓质病变中93.8%为嗜铬细胞.④肾上腺间质病变以髓性脂肪最常见.⑤肾上腺恶性肿瘤非常少见,主要为皮质癌.因此,外科病理中的主要问题是皮质腺瘤与皮质结节状增生的鉴别,皮质癌的诊断应参照Weiss组织学标准.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瘤样病变 病理分析 组织学类型 肾上腺髓质增
  • 简介:对高位肛瘘误诊阴囊血管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3岁。于2010-12-21T17:59因发现阴囊肿物,痒1月余。入院。患者于2010-11中旬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阴囊出现一黄豆大淡红色圆形圆顶丘疹,少许渗液,微痒,逐渐增大如拇指头大小肿物,时有少量脓液渗出,无尿液溢出,

  • 标签: 直肠瘘/诊断 误诊 血管瘤/诊断 阴囊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的CT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鞘12例,术前经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流速3.5ml/s,复习CT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2例神经鞘边缘光滑,肿瘤直径4.9~13.4cm,囊实性7例,完全实质性3例,完全囊性2例。所有肿瘤呈进行性延迟强化,6例强化显著,4例中等程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结论腹膜后神经鞘体积大,血液动力学多样,容易误诊。

  • 标签: 腹膜后肿瘤/并发症 神经鞘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1病例报告男,29岁.因骑摩托车被汽车撞伤后昏迷0.5h入院.既往体健,无头痛头晕及抽搐病史,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查体:浅昏迷状态,头颅五官无畸形,无明显头皮擦伤,左眼结膜下出血,左眼瞳孔散大,6mm,对光反射消失,右眼瞳孔3mm,对光反射迟钝,耳鼻无出血,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实验室常规检查无异常.CT:右侧侧裂池及右侧大脑半球脑沟内可见高密度影,左颞叶大片低密度,边界较清,CT值平均18Hu,侧裂池显示不清.左颞颅内板下可见条形略高密度影,左侧侧脑室受压,海马沟回受压移位,骨像未见骨折征象.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左颞叶脑梗死.临床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拟施手术:左颞颅板下减压术.手术打开左颞颅板,清除硬膜下血肿约20ml,左颞脑组织膨出,切开脑皮质,可见5cm×8cm大小肿瘤,占据左颞极及底部,呈鱼肉状,完整切除肿瘤组织送病理,病理报告:星形细胞1~2级.

  • 标签: 脑肿瘤/诊断 星形细胞瘤/诊断 误诊 脑梗塞/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特点。方法对126个甲状腺癌进行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结果病理活检示患者的126个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中,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为106个,反应性增生肿大淋巴结为20个。结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检出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超声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防治。方法我科2012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共收治471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共出现乳糜漏8例,占1.6%,其中7例采用保守治疗(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1例行手术治疗,现均已痊愈。结论熟悉颈部解剖、提高手术技巧,精细手术操作是减少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发生的关键,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是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引流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 乳糜漏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2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多发性骨髓)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恶性血液病组的CD3+、CD4+、CD4+/CD8+、CD3+CD16+CD56+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CL组、LM组和MM组的CD3+、CD4+、CD4+/CD8+、CD3+CD16+CD56+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失衡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肿瘤能力减弱,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为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血液病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初步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将2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结合超声检查声像图的情况来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出现了显著的淋巴结肿大情况,无论是长轴直径、短轴直径还是两者的比值均符合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与脐周区域,与对照组数据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可以成为一种关键的辅助检查手段,在今后相关疾病的诊断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频超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鼻咽癌是我国临床上一项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位置主要集中在鼻咽腔顶部及侧壁位置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出听力下降、涕中带血、鼻塞及头痛等。引发鼻咽癌疾病产生因的素较多,与家族遗传、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有直接关系,该种疾病的淋巴转移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不适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鼻咽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为了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了解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诊断方法具有必要性。本文对鼻咽癌淋巴转移的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鼻咽癌 淋巴转移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肌内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5例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肌内血管的患者,将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这15例病例中,8例超声诊断为肌内血管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2例超声误诊为淋巴,5例误诊为脂肪,误诊率达46.7%。结论肌内血管超声检查中易被误诊,总结肌内血管在超声检查中的特殊声像图,同时结合CT、MRI等其他辅助检查,分析病史和临床表现,能提高超声对肌内血管的诊断水平,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 标签: 超声 肌内血管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7月脑胶质患者6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病变切除程度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6例患者肿瘤全切50例(75.8%),次全切除9例(13.6%),部分切除7例。出院时情况恢复良好48例(72.7%),好转12例(18.2%),偏瘫、失语6例,无1例死亡。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胶质显著提高了手术疗效,使胶质的全切除率大大增加,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胶质瘤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喉乳头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8例喉乳头状患儿及家长行术前心理干预,术后气管切开患儿气道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28例患儿中,气管切开患儿11例在院内拔管出院,3例戴气管套管出院,其余患儿呼吸均通畅无憋气,预后效果好。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延长了再次手术的时间。

  • 标签: 喉镜检查 喉肿瘤/治疗/护理 乳头状瘤/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生存时间短,倍增时间快,且更早发生广泛转移,出现脑转移后更加缩短生存期,笔者观察治疗1例化疗结合中药,用中药吴茱萸做君药,以其温阳及引经报使作用,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化疗 引经 脑转移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小脑血管母细胞应用CT与MR影像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为小脑血管母细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CT与MR影像资料,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MR的准确性97.50%、灵敏度95.00%均高于CT,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MR特异性66.67%高于CT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与MR在小脑血管细胞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但相比之下MR检查诊断的灵敏度高、漏诊率相对较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CT MR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