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输血在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贫血症状的同时,对其临床输注效果、疾病进展、疾病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影响。结果及结论目前大量研究大多集中在实体瘤、手术创伤患者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探索。

  • 标签: 输血 恶性血液病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类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用药治疗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益赛普治疗组则予以常规方法联合益赛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肿胀减轻的时间、关节压痛减轻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益赛普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益赛普治疗组关节肿胀减轻的时间、关节压痛减轻的时间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益赛普治疗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优于常规用药治疗组,P<0.05。益赛普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用药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用益赛普 类风湿免疫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临床免疫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其中实验课占到课程总学时的50%。贵阳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和免疫学教研室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对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实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用适当的实验考核方案,能提高学生学习临床免疫及检验的主动性及效果,并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实验 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血液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该血站检验科血液样本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并且计算与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在HBV(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0%(15/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2%(6/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V(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8%(9/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6%(8/500)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4%(2/500),同酶联免疫检测的1.8%(9/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各具优势,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两者联合应用,以此提高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病毒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一教育目标的要求,近年来该校微生物学教研室对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通过改革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地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 标签: 高职教育 免疫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心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护理前所有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模式,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免疫功能 乳腺癌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各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渐暴露,人们在医疗方面暴露的问题也更加明显,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检验科免疫实验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检验科 免疫实验室 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划免疫对相关性传染病发病的控制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地区相关单位的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传染病年报资料,对计划免疫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计划免疫前本地区6种流行传染病的发病数为78224例,年均发病率为567.2/10万,死亡率为6.78/10万,而计划免疫后分别为3566人、16.3/10万与0.07/10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免疫能有效控制相关性传染病的发病,促进发病数、年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但是还需要加强免疫管理工作。

  • 标签: 计划免疫 传染病 死亡率 免疫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晚期肺癌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n=46)与参照组(n=46);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全身化疗法,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免疫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也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细胞免疫治疗同步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要优于单纯化疗法,还可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胞免疫治疗 全身化疗 晚期肺癌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肝衰竭病症的诊断中,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效果。方法应用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对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其免疫球蛋白(IgG、IgM以及IgA)进行测定,并和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以及清蛋白(albumin)进行对比分析,对这几种相关要素进行判定。结果其免疫球蛋白数值和病情发展以及严重程度呈现相关联的趋势,病情加重,其免疫蛋白指标上升愈加显著,和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以及清蛋白(albumin)变化对比的临床意义有关。结论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对肝衰竭病症进行诊断,其效果显著,这一方法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临床意义 价值评定
  • 简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广东医学院针对目前教材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编写《医学免疫学》案例版教材;教材各章紧扣其核心理论内容、编写融入了相应的案例,并设置相应问题,让学生学习思考;全书以形象的彩图阐述理论。使学生能直观理解及掌握其复杂抽象的知识。经过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师反映教材紧密结合临床、文字精炼、易教;学生反映教材易学、易懂.教材及教改得到了同行专家及学生的好评。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案例版 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 简介:顺应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温州医学院留学生的医学免疫学全英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已有五年。作为一门医学桥梁学科,医学免疫学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之初也遇到教材、师资、授课方法等诸多困难。该文通过对留学生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实践,探讨在留学生医学免疫学全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留学生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留学生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内未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小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IgA、IgM、IgG、G3b、G4),C3b、C4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情况。结果在急性期的观察组红细胞免疫状态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在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分别为(1.06±0.12)、(0.72±0.18)、(7.23±1.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实验组患儿在急性期CD3、CD4和CD4/CD8指标为(61.43±4.86)、(40.32±4.13)、(1.18±0.15),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且有部分的B淋巴细胞失调,因此积极调节小儿免疫状态,对患儿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变化规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胃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人参皂甙Rg3,对照组单纯使用化疗。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髓系抑制性细胞CD11b+CD33+和CD3+CD8+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CD3+、CD3+CD4+、CD4/CD8明显上升。结论人参皂甙Rg3能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

  • 标签: 人参皂甙Rg3 T淋巴细胞亚群 髓系抑制性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风湿免疫科的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风湿免疫科共有120名实习护生,所有实习护生均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应用循证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循证护理前比较,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的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护理临床教学 循证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孢素A治疗小儿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小儿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长春新碱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环孢素A用于小儿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环孢素A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长春新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实训训练,提高学生的免疫学实验操作水平,了解医院检验科的操作规程。方法实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实验小组,应用模拟实训的方法,分别进行两项免疫学实验,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实验的掌握情况。结果2017年5月,在模拟实训后,对6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73.3%的同学能够独立的进行实验操作,21.7%的同学需要教师指导重要性的实验步骤,5%的同学不能独立操作实验关键性步骤。结论使用临床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免疫学实验的操作水平。

  • 标签: 免疫学实验 临床模拟实验室 实验教学
  • 简介: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患者的头颅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中枢神经系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患者的MRI图像及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性表现。结果:14例患者中出现结核瘤7例,病灶为多发性,弥漫性脑膜强化6例,病灶周围水肿5例,脑积水4例,占位效应2例,脑脓肿1例。结论:结核瘤伴弥漫性脑膜强化是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患者最显著的神经系统MRI表现,可伴或不伴周围水肿,其他影像学表现还包括脑积水、占位效应及脑脓肿。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结核性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间治疗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平衡功能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步长和步速相比于对照组的步长和步速明显提高,而步宽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功能,进而使患儿步态稳定。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性瘫痪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尘肺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尘肺宁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汉防己甲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气紧、胸痛、咳嗽积分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气紧、胸痛、咳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上升,CD5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可增强呼吸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疗效显著,还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推广价值高。

  • 标签: 汉防己甲素 尘肺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