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节性不稳在脊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42例脊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 X线机拍摄腰椎正侧位、左斜位、右斜位 X线片,分析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滑脱程度及病可逆滑移范围的关系。结果:对比临床症状轻度患者与中度患者、重度患者的滑脱程度,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滑脱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对比临床症状轻度患者与中度患者、重度患者的病可逆滑移范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滑脱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节性不稳的异常滑移是造成脊椎滑脱症产生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手术复位脊椎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节段性不稳 脊椎滑脱症 临床症状 滑脱程度 可逆滑移范围
  • 简介:X线摄影是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对胶片的感光作用来进行的,一张优质X线片,除了投照位置正确外,需要有标准的黑化度(密度),适当的对比度(反差),良好的清晰度,较高的解像力(分辨率)和微小的失真度。

  • 标签: 侧位投照法 胸腰段椎体 X线摄影 投照位置 光作用 穿透性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胸腰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诊的胸腰脊柱骨折患者 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 40例,前路组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采取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 Cobb角,并对比分析。结果 前路组临床总有效率稍高于后路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前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显著低于后路组 20.00%( P<0.05);两组术前 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术后前路组显著低于后路组( P<0.50)。结论 胸腰脊柱骨折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但前路内固定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前路 后路 内固定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在2009年10月—2013年8月时间内,收治的不同骨折类型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的患者共70例,其中不稳定性骨折患者35例为观察组,稳定性骨折患者35例为对照组.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采用长节固定术、短节固定术或者是前路固定术来治疗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或者是植钉固定术来治疗稳定性骨折.所有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以及随访时,需要进行X线、CT或者MRI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角,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病变椎体的平均高度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并未有出现不良反应状况的现象.结论对于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需要根据患者骨折的类型来选择手术方式,可达到满意的复位以及内固定效果,且其远期疗效也不会太差.关键词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9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影像 CT在诊断肺隔离症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 ;方法 :为我院所收治的 16例肺隔离症患者进行影像 CT检查。结果 :病变均位于双肺的下叶后基底。肺叶内型 10例,肺叶外型 6例。结论 :影像 CT诊断肺隔离症可以准确显示病变及周围组织 ,临床推广价值大。

  • 标签: [ ]影像 CT 肺段隔离症 临床应用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腰椎融合术后临近节退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融合术后出现临近节退变患者的病历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腰椎融合术后临近节退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手术因素。结论腰椎融合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治疗腰椎疾病患者的主要手术方式,同时在实际的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实际的使用腰椎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术后邻近节退变的情况,在临床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临近节退变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临近节段退变 腰椎融合术 临床研究 现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87-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盘造影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98例腰椎多节退变性疾病患者,按照诊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方法,观察组加入腰椎间盘造影。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疼痛症状与腰椎功能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与腰椎功能变化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造影能够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椎间盘造影 腰椎退变性疾病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治疗中,研究外科治疗,对于颈食管癌者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到2023年8月,选择80例颈食管癌者,随机分组,研究组(40人),微创手术,对照组(40人),开放手术,比较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免疫功能。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低(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研究外科治疗,对于颈食管癌者有实质性效果,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微创手术 外科治疗 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 免疫功能 颈段食管癌
  • 简介:目的探讨肝染色指导下肝切除术和术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7月~2006年10月收治的4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分成两组:A组210例,术中应用解剖分离肝门联合染色指导下行肝切除术和术中灌注化疗;B组250例,行常规肝切除术。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AFP和影像学检查。结果A组比B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和并发症少(P〈0.05),A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27%和31.41%,明显高于B组的42.28%和20.13%(P〈0.05)。A组1、3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20.24%,34.62%和44.20%,明显低于B组的43.21%、70.21%和89.24%(P〈0.05)。结论解剖分离肝门联合染色指导下肝切除术和术中灌注化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肝肿瘤 肝段切除术 灌注 局部 肝段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同的时间体检尿酮体阳性的结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共选择586例于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来我连体检的士兵,在本次检查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为尿液分析仪及试纸条。对于在上午检查的人员,留取空腹晨尿。对于在下午检查的人员,留取早饭后禁食至尿检时的尿。将试纸条放入到尿液中,经沥干后将其放入到尿液分析仪中进行检测。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已经做质控,对检测结果的质量进行控制。结果上午各个时间与下午各个时间阳性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上午各个时间对比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下午各个时间对比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午来本连体检的人员中酮体阳性率高于上午来连体检的人员,空腹时间过长及体能消耗量过大是引发尿酮体阳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尿酮体 阳性率 体检
  • 简介:目的分析胸腰骨折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失效的原因。方法1996年8月~2004年8月应用短节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骨折82例,其中18例出现内固定失效。研究探讨引起内固定失效的因素。结果18例内固定失效病例中,同时断钉断棒2例,单纯断钉8例(钉根部),Dick侧块松动5例(二次手术探查证实),椎弓根钉突破终板进入椎间隙3例。断钉节:胸112例;胸121例;腰14例;腰22例;腰31例。发现内固定失效时间在术后2~18个月。结论短节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失效是一个复杂问题,总体失效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内固定物本身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

  • 标签: 胸腰段骨折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内固定失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颈胸脊柱结核,探讨相应的手术方式,观察临床疗效,确立正确的手术序列。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颈胸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7~41岁。临床表现为胸背痛,低热,盗汗。术前ASIA分级:B级1例,C级3例,

  • 标签: 颈胸段脊柱结核 手术方式 序列选择 临床疗效 临床表现 同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前路手术组(对照组)30例和后路手术组(试验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相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经检验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经检验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骨骨折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后路手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节输尿管结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8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符合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临床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5.2%(69/81)。漏诊12例占14.8%,尿道内口结石3例,肾积水9例,未找到结石。69例输尿管结石中,左输尿管结石上段15例,中段1例,下段17例;右输尿管结石上段12例,中段1例,下段23例。根据临床确诊情况,输尿管上段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3.1%(27/29)、输尿管中段结石诊断符合率为100%(2/2)、输尿管下段结石诊断符合率为80.0%(40/50),其中诊断符合率较高的为上、中段结石。结论对输尿管结石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快捷方便、准确性高等优势,临床上可作为重要的诊断方式,但该方式诊断存在一定漏诊,为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应对其超声诊断进行不断优化。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不同节段 输尿管结石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文选取的资料探析手术治疗胸腰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接收的120例胸腰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这些患者资料,探讨患者采取前路、后路或者是前后路相结合入路进行固定、植骨融合或者是减压的效果。术后进行6周到2年的随访。结果120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手术治疗之后,身体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脊柱稳定性得以重建。结论胸腰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关键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科学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胸腰段 脊柱骨折 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