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团体心理游戏护理方案应用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56例抑郁症患者,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入院,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8例,给予团体心理游戏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团体心理游戏 护理方案 抑郁症患者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团体生物反馈治疗对缓解精神分裂症伴患者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采取保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比对组,2020年1-12月采取抗精神病药物+团体生物反馈治疗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实验组,采取HAMA、HAMA、PSQI、PANSS分别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睡眠情况和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根据治疗前后评分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HAMA、PSQI、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比对组,两组患者三项功能量表得分数据相差较大(P均

  • 标签: 生物反馈 精神分裂症 焦虑症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目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团体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后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HAMD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 团体心理治疗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目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团体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后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HAMD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抑郁 团体心理治疗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0年8月~2022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8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4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症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领导者干预意图指的是团体心理咨询期间,团体领导人员采取行为的主要目的、根本原因,是主观认知经验的一种,领导人员可结合此类原因、目的决定自己的干预计划。由于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期间的干预意图,需要领导者拥有极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因而领导者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此为团体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本文针对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过程的领导者干预意图的定性进行了研究,以供借鉴。

  • 标签: 干预意图 领导者 定性 非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教育,实验组给予团体接纳承诺疗法,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PANSS评分、CFQ评分、SQLS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中,应用团队接纳承诺疗法,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团队接纳承诺疗法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昆山市某小学教师2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10名,对照组12名。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Teacher Burnout Inventory, TBI)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昆山市某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平均3.92±0.63分,与中线水平3分比较达中重度水平;其中情绪疲惫最为严重,平均4.42±0.56分;少成就感较重,平均3.74±0.24分;去个人化中度,平均3.06±0.75分。干预组团体箱庭治疗后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总分(3.34±0.87)与对照组(4.16±0.72)比较差异显著(t=2.42,P

  • 标签: 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 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陪护人员中开展存在主体团体辅导对其心理健康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精神患者陪护人员60例进行入组研究,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存在主义团体辅导,对辅导前后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存在主体团体辅导后患者SAS评分(43.9±1.6)分、SDS评分(45.2±1.7)分,均显著低于辅导前的(52.1±3.3)分、(58.6±2.4)分(P<0.05)。60例研究对象中35例非常满意、23例满意、2例不满意,总满意度96.7%。结论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通常存在心理卫生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护,还会影响其自身健康,针对陪护人员开展存在主体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精神疾病患者 存在主义团体辅导 陪护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改善军校大学生负性自动思维和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以第二课堂30名军校学员为研究对象,分5个专题(认识自我、情绪调控、压力应对、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进行心理训练,在训练前和训练后使用负性自动思维问卷(ATQ)、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NASN)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训练后的负性自动思维问卷得分显著低于训练前(40.37±10.48/46.00±16.65,t=2.76,P〈0.05),负性情绪因子得分边缘显著低于训练前(13.90±4.10/16.26±5.37,t=-1.97,P=0.05),而正性情绪因子得分(31.94±7.50/34.71±5.39,t=-1.58,P〉0.05)、SCL-90总分(117.63±42.35/113.03±29.28,t=0.92,P〉0.05)以及各因子得分(P〉0.05)与训练前差异均不显著。此外,训练前后的负性自动思维问卷得分与SCL-90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相关(r=0.46-0.92,P〈0.01)。结论此次团体心理训练有助于改善军校大学生的负性自动思维,对消极情绪的改善具有一定作用,负性自动思维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寻找和完善干预有效的训练方案。

  • 标签: 团体心理训练 军校大学生 负性自动思维 负性情绪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长期团体康复活动结合心理疏导疗法在失能社区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XX社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80名失能老年人,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40名,甲组采取常规疾病管理指导,乙组增加长期团体康复活动结合心理疏导疗法,比较两组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在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乙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 长期团体康复活动结合心理疏导疗法应用于失能社区老年人中,可以起到改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 标签: []失能老年人 社区 长期团体康复活动 心理疏导疗法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患者采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共52人进行分析,这些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之间,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分别为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对照组,以及实施团队心理治疗的实验组,每组均有26名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社会功能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自知力恢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更高;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治疗以从性以及自知能力恢复,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运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中,可以使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可以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团体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前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后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团体音乐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水平,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精神分裂症生命质量量表(SQIS评分)进行评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PANSS-EC、SQIS评分及血清BDNF、GDNF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EC、SQI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BDNF、GDNF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音乐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越症状,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 标签: 团体音乐治疗 精神分裂症 激越症状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尼麦角林联合团体音乐治疗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精神康复科接诊的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药物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予团体音乐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MoCA和MMS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麦角林联合团体音乐治疗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尼麦角林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尼麦角林 团体音乐治疗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人际互动团体心理治疗,观察该方法对患者社交技能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15例,予人际互动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15例,予一般常规治疗,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社交技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分,观察分值改变情况,并行两组间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社交技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际互动团体心理治疗,通过患者之间相互影响,能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交谈、人际关系建立、处突等社交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人际互动团体心理治疗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社交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语言沟通联合团体游戏对哮喘患者心理应对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2021年10月来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24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1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语言沟通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语文沟通联合团体游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心理应对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语言沟通联合团体游戏能够提高哮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语言沟通 团体游戏 哮喘患者 心理应对能力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住院患者在采取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时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2年4月,纳入我院73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满意率和负性情绪。结果:对比两组满意率、负性情绪,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 住院 心理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尿路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病症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6-2022.6接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团体心理护理干预,结合患者健康状态和复发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评估三项指标认知、信念、行为评分明显均比对照组评分高(p<0.05);护理后半年,观察组结石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并且配合进行团体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身心状态,避免病症复发,可以应用。

  • 标签: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护理干预 上尿路结石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