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前检查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方法:为探究TORCH感染的风险,将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孕前检查的现已有妊娠结局的1741例妇女作为本次回顾实验的研究对象,孕前检查时对其进行TORCH感染的一系列检查,包括TOX、RV和CMV等,并对存在TORCH感染的妇女进行妊娠期跟踪调查,以分析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结果:经过对血液样本实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后来看,组内1741例妇女TORCH感染呈阳性者104例,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年龄在20~30岁妇女TORCH感染率较高,在TORCH感染影响下,未进行针对干预措施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更高,同时TORCH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TORCH的妇女。结论:TORCH感染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风险因素,应通过孕前检查尽早确定是否存在TORCH感染,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标签: 孕前检查 TORCH感染 不良妊娠结局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乐昌市5所中学的1536名中学生及家长或监护人,采用青少年行为量表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量表(中文版)对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10.3%,有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P〈0.05),女生的实际亲密度及适应与青少年行为量表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亲密度、适应的不满程度与行为问题各因子呈正相关;男生的实际亲密度及适应与违纪、多动、攻击、交往不良等行为问题因子呈负相关,与不满程度无关。结论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是影响初中学生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中学生 行为问题 亲密度 适应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置入 PICC后在化疗间歇期出现湿疹的原因及护理方案。

  • 标签: PICC 湿疹 派瑞松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CRP与白细胞计数同步分析结果探讨分析CRP与WBC结果的关联程度及不相符的原因。方法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静脉全血,采用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同时用艾瑞德免疫分析仪检测同一标本中的CRP。结果1761例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检测结果提示CRP升高453例,占25.7%;WBC升高283例,占16.1%;CRP和WBC同时升高136例,占7.7%;CRP和WBC均正常1287例;CRP升高而WBC正常317例;WBC升高而CRP正常157例,157例中康复科24%,内科36%,五官科14%,外科12%,妇产科4%,门诊10%。结论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具有较好的正相关,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更好地鉴别感染,从白细胞计数影响因素和机体反应程度看,CRP结果比白细胞计数更为敏感,检测CRP可以弥补白细胞计数分类的不足。

  • 标签: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53-01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置入PICC后在化疗间歇期出现湿疹的原因及护理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师的压力源与焦虑值相关。方法抽取52名急诊医师和医院内科医师6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工作压力源中急诊医师焦虑值高于内科医师,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医师的焦虑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其内科医师。

  • 标签: 临床急诊医师 压力源 焦虑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产妇身体意象与产后抑郁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抽样方法,研究中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和用多维自我身体关系问卷(MBSRQ)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部分月子中心的318名产褥期产妇进行调查。结果身体意象平均得分为(68.53±9.75)分,EDPS平均得分为(8.71±4.69)分。身体意象与产后抑郁呈负相关(P<0.05),身体意象能负向预测产后抑郁的发生。结论产褥期产妇应通过增强自身身体意象满意度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让产褥期产妇减轻自责程度和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提高产褥期产妇的生活幸福感,也为提高产妇身体意象满意度提供依据。

  • 标签: 身体意象 产后抑郁 产褥期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与微血管侵犯的相关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0例肝癌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超声造影资料、病理检查资料,对患者疾病分化程度以及疾病微血管侵犯情况进行整理。结果50例患者开展术后病理诊断后有18例出现微血管侵犯表现,阳性比例为36.0%,其余32例患者无微血管侵犯表现,阴性比例为74.0%;阳性患者阴性患者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肝癌患者动脉期阳性、阴性表现无差异,P>0.05;门脉期、延迟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针对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进行检查。

  • 标签: 肝癌 超声造影 微血管侵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后残余症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科确诊为耳石症患者并行规范化手法复位治疗后仍有残余症状的成人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病程、发作频次、心理干预及共患慢性病史情况,不定期随访3月,观察患者残余症状短期疗效及预后情况,分组后对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条件并完成随访的168例患者中,残余症状可自愈者81例,不可自愈者87例;男性46例,女性122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3.8±15.7);病程1小时至10年;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脑卒中等慢性共患病者126例;手法复位治疗前进行心理干预者98例。结论:高龄女性、共患慢性病者、反复发作及病程长者,残余症状不易自愈,积极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可提高手法复位成功率,减少发作频次,改善残余症状预后。

  • 标签: 耳石症 手法复位 残余症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护士的心理弹性以及其自我效能水平开展调查,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总共选出25名消毒供应护士纳入实验研究范围,采用专门的量表对消毒供应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就心理弹性方面而言,其与护士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以及婚姻状况等有关;就自我效能方面而言,其与护士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时长以及是否为独生女等有关(P<0.05),并且两者间关系呈现出正相关(r>0,P<0.05)。结论:消毒供应护士的心理弹性评分以及其自我效能评分均处于中间范围,两者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 标签: 消毒供应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 正相关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医疗机构信访投诉的变化轨迹。方法  对照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新冠疫情发生前两年信访投诉及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新冠疫情发生后两年某三甲医院信访投诉。结果  新冠疫情发生前,医疗机构信访投诉远远少于新冠疫情发生后。结论  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失业率增加,经济不景气,家庭现金流减少,患者及家属焦虑情绪加重,通过信访投诉宣泄对医院不满成倍增加,医疗机构职能部门需要调整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医院防控管理思路,减少社会矛盾。

  • 标签: 医疗机构 信访投诉 新冠疫情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特征与乳腺恶性肿块之间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149例乳腺肿块患者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116例,肿块数量147个)、恶性组(33例,肿块数量41个),分析乳腺超声影像特征与乳腺恶性肿块之间的相关。结果: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包膜、有蟹足或毛刺征、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存在砂粒状微钙化、血流信号分级2~3级、RI≥0.7的肿块中恶性占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形态、边界、是否存在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砂粒状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提示肿块恶性程度高。

  • 标签: 乳腺恶性肿块 乳腺超声影像特征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 ERRα是关键的能量代谢调控因子,与癌症预后相关。同时,作为分子生物钟及其输出途径的转录调节剂,它又与核心时钟蛋白具有广泛的转录串联。鉴于生物钟对 ERRα基因的表达调控及 ERRα在癌症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生物钟可能通过改变孤儿核受体 ERRα的基因表达模式,导致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 ERRα、癌症发生发展和核心时钟基因的功能关系,必将揭示代谢时钟的紊乱对肿瘤生物学过程中与时序相关的关键分子机制和生理表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共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2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32例为研究组患者采取针对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相关血栓发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维护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相关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性质(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PICC导管 相关性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影像学参数与近端交界后凸(PJK)畸形的关系.方法在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riskfactor""proximaljunctionalkyphosis"和"危险因素""近端交界后凸畸形"为关鍵词检索2015年5月之前的文献.提取的数据主要有融合到S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C7椎体偏移距离(SVA)≥5cm,并进行Meta分析,在固定效应模型下,用优势比(OR)衡量影像学参数.结果经筛选,共10篇文献入选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851例,术后551例发生PJK,发生率为29.8%.融合到S1、术前SVA≥5cm、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与发生PJK的各研究间均无明显异质(I2=0、19%、0,P值均〉0.10),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融合到S1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12,95%CI1.57-2.87;Z=4.87,P〈0.01);术前SVA≥5cm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53,95%CI1.24-5.18;Z=2.55,P=0.0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86,95%CI1.73-4.13;Z=4.44,P〈0.01).结论PJK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的数据提示融合到S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和术前SVA≥5cm是PJK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脊柱融合术/副作用 近端交界性后凸 危险因素 影像学参数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