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再次肝移植的原因、术前评估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再次肝移植围手术期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治疗,术后感染的特点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肝移植 再次移植 MELD评分
  • 简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与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本质上都是异基因淋巴细胞针对受者MHC的以细胞免疫反应为主的排斥反应。由于存在不依赖GVHD的GVL以及正常组织对损伤的代偿修复能力,如果把GVHD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就可以保留GVL作用。在异基因移植物中加入同基因成分进行混合移植,为协调GVHD与GVL提示了一种新的移植策略。异基因淋巴细胞是GVL所必需的效应细胞,同基因淋巴细胞可以通过对后者的抑制减轻GVHD的同时保留GVL。GVHD与GVL的平衡可以通过改变同基因与异基因淋巴细胞的比例而实现。临床混合骨髓移植已取得初步成效。

  • 标签: 骨髓移植 混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在鼻尖整形时应用盾牌移植联合小柱支撑移植技术,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研究的时段为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期间,从在本院开展鼻尖整形的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研究,回顾其相关资料,50例患者均开展盾牌移植联合小柱支撑移植技术,随后对比整形前后鼻尖宽/鼻宽、小柱面角、鼻尖-鼻背角、鼻唇角、鼻面角、鼻高/鼻长比,同时统计患者整形满意度与并发症率。结果:针对鼻尖宽/鼻宽、小柱面角、鼻尖-鼻背角、鼻唇角、鼻面角、鼻高/鼻长比在整形前后进行对比,表示整形后鼻尖宽/鼻宽、小柱面角、鼻尖-鼻背角均低于整形前,但鼻唇角、鼻面角、鼻高/鼻长比整形后高于整形前,具有明显优势,P

  • 标签: 鼻尖整形 盾牌移植 小柱支撑移植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行胰腺移植并发胰漏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例肾移植患者行胰腺移植并发胰漏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果:胰腺移植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其胰漏问题也应该受到重视,只有加强对于肾移植患者行胰腺移植并发胰漏情况的护理,才能有效的改善这种症状的发生。结论:手术之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胰漏的状况,适当应用生长抑素来控制胰岛素的外排,并进行肠道内营养支持,保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注意黎氏导管的护理,确保有效的清洗和排泄,做好病人的情绪疏导等,对移植后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防治和处理。

  • 标签: 肾移植 胰腺 护理
  • 简介: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又称脆骨病或脆骨一蓝巩膜一耳聋综合征。发病率约3/10万,男女比例大约相同。其特征为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是一种由于问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而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疼痛。其病变不仅限于骨骼,还常常累及其他结缔组织如眼、耳、皮肤、牙齿等。本病具有遗传性和家族性,但也有少数为单发病例。

  • 标签: 成骨不全 先天性遗传性 耳聋综合征 发育障碍性疾病 结缔组织 关节松弛
  • 简介:目的:分析18例23足跟骨折的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跟钛钢板在涉及跟距关节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999年3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18例23足涉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折,男13例16足,女5例7足;年龄23~68岁,平均37.8岁.高处坠伤14例19足,车祸伤4例4足,均行切开复位,跟钛钢板内固定,缺损区均行异体.平均随访时间18月(11~48月).结果:按MarylandFootScore[1]跟骨折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13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86.9%.结论:涉及关节面的跟骨折手术疗效良好,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跟钛钢板适合跟解剖形态,在跟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跟骨 骨折 内固定术 植骨
  • 简介:摘要溶症又称Gorham综合征,临床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自发性进行性溶解吸收为主要临床表现。溶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特别好发于5~2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于单一骨骼,也可侵犯多个骨骼。目前认为,早期彻底切除可有效阻止病变进展。回顾1例下颌症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该疾病相关文献的复习,进而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溶骨症 下颌骨 Gorham 综合征。
  • 简介:目的:讨论骨膜鱼鳞状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随访采用鱼鳞状植内固定治疗骨折延迟愈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对其中11例随诊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2例切口感染,1例患肢关节屈曲受限。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骨折愈合率高,经济实用,是治疗骨折不愈合时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不连 鱼鳞状植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距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MRI、关节镜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清创、骨髓刺激术、软骨移植等等。就当前临床治疗距软骨损伤来看,清创手术所耗费的费用更低,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效果较轻,对于小范围损伤治疗效果更佳。除此之外,还包括多种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症状给予治疗,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距软骨损伤的临床诊断分型,并探究当下诊断治疗方法的进展。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治疗手段 进展
  • 简介:背景:成不全症(osteogenesisimperfecta,OI)系骨骼I型胶原数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导致强度显著降低、反复骨折、畸形愈合的罕见疾病。截矫形术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目的:探讨多段截治疗成不全性下肢多重度畸形的围术期管理、手术方法及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成不全合并重度下肢畸形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14.7岁(9~27岁)。下肢长骨中24存在畸形,术前股骨及胫骨畸形成角为63°(20°~120°)。结果:18行多段截弹性髓内钉固定。单平均截3.4处(3~4处)。股骨侧单手术时间为1.7h(1~2.5h),胫骨侧单手术时间为1.2h(1~1.5h)。股骨侧手术单出血量223ml(150~600ml)。平均随访17.7个月(6~40个月)。患肢部分负重时间为术后4.3个月(4~6个月)。愈合时间5.4个月(4~8个月)。无不愈合、再骨折发生。1例切口脂肪液化,换药后愈合。Barthel指数评分由术前45.7分(24~80分)提高到术后85.7分(78~96分)。WeeFIM评分由术前50.8分(36~70分)提高到术后74.0分(60~90分)。手术前后的Barthel评分和WeeFIM评分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多段截内固定术可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最大限度矫正重度肢体畸形,多联合一期手术显著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周期,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成骨不全 多段截骨 弹性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口腔种植增量的过程中,应用劈开术配合挤压术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70例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诊的口腔种植增量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35例。其中,接受劈开术治疗的为参照组,接受劈开术配合挤压术治疗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均有上升,且于研究组方案下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接受治疗后对疗效有更高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口腔种植增量的过程中,应用劈开术配合挤压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提高唇舌向牙槽厚度、唇腭侧板移动量及唇腭侧板移动幅度,让患者对治疗有更高的满意度,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口腔种植骨增量 骨劈开术 骨挤压术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临床上治疗严重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受到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治疗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移植后糖尿病成为肝移植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后的第二大并发症,如果不加护理和治疗干预就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对于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恢复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移植后糖尿病护理手段,从血糖日常监测、药物维持、日常饮食护理等各方面落实糖尿病护理工作,维持术后患者血糖的稳定,延长肝移植患者的生存寿命。本文将分析肝移植后糖尿病护理的目标,总结相关护理研究成果,以供参考。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后糖尿病 护理研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段截矫形治疗成不全性下肢多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20例成不全性下肢多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采用多段截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成不全性下肢多畸形患者中共有畸形70处,平均畸形角度为63°,股骨侧、胫骨侧单手术时间分别为(1.72±0.32)h、(1.26±0.22)h;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针对存在下肢长度差患者,均采用特制矫形鞋或矫形鞋垫;术后平均愈合时间为(5.51±1.2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Barthel指数、WeeFI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多段截固定术能够促使成不全性下肢多畸形患者的下肢力线得到纠正,可对重度肢体畸形进行矫正,有助于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成骨不全 下肢多骨畸形 多段截骨 矫形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收集开髓、扩髓操作时产生的胫骨干骺部碎屑植治疗胫骨骨折不连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3月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收集开髓、扩髓时的碎屑植治疗胫骨骨折不连41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总结。结果随访5~24个月,平均10个月,41例胫骨骨折不连均获得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5.5个月。伤口无感染,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根据Johner—Wruhs评定:优28例,良9例,可3例,筹1例,优良率为90.2%。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收集开髓、扩髓时的碎屑植治疗胫骨骨折不连,避免了取自体髂骨的并发症,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同样适用于新鲜胫骨骨折的治疗。

  • 标签: 胫骨 骨折 骨不连 骨碎屑 植骨
  • 简介:目的:总结距软骨损伤(OLT)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在PubMed、Springerlink英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以“osteochondrallesions”、“talus”为关键词查阅2010年1月—2014年11月有关OLT手术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疗OLT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清创、微骨折或钻孔术,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等多种方法。清创、微骨折或钻孔术一般适用于年轻、损伤面积小而浅或孤立病灶的患者。面积大、深的软骨及软骨下损伤可考虑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术。关节镜手术因其微创、直视下操作及可同时进行诊断与治疗等优势,可做为手术治疗OLT的首选方式。目前,关节镜联合其他方法成为OLT治疗的新趋势。临床上儿童OLT少见,对保守治疗失败的OLT儿童,内固定和清创微骨折的手术治疗都是较好的手术方法。结论OLT有多种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临床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因素和病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骨疾病 骨软骨损伤 距骨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06月收治骨折患者42例。其中男36例,女6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6岁。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最长2年3个月,最短6个月均性愈合,足外形、走路、穿鞋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涉及关节面的跟骨折有满意疗效。

  • 标签: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性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行开放性颗粒植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接受开放性颗粒植治疗的开放性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等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5例患者创面均成功修复,骨折均顺利愈合,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接受开放性颗粒植治疗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缺损 开放性颗粒植骨治疗 护理
  • 简介:复习相关文献,综合性报道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替代被修复重建组织的研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 简介:摘要:1、目的  距体骨折是一种复杂的骨科疾病,常伴随着严重的关节损伤。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传统的治疗方式可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内踝截作为一种治疗距骨折的方法,逐渐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文通过对10例采用内踝截治疗的距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了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 2、方法 在这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在25-6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内踝截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对骨折部位的清理、截和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3、结果   经过内踝截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且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在随访期间,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疼痛得到了缓解。同时,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对于部分严重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内踝截治疗的效果可能有限。 4、结论  内踝截治疗距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对这10例患者的治疗,我们体会到了该方法在处理某些复杂距骨折中的优越性。然而,由于骨折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探讨内踝截治疗距体骨折的最佳适应症和手术技巧,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 标签: 距骨体骨折 内踝截骨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