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结果:2组护理前PANSS、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ANS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改善病情状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疏导 精神护理 价值
  • 简介:2010年12月29日上午,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在门诊楼前隆重举行了“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揭牌仪式。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玮,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书廷,新乡医学院党委书记周铁项、院长邢莹,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怀庆,副院长陈兴华、郭志坤、原志庆,河南省发改委社会事业处副处长丁毅,河南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赵素琴,新乡市卫生局局长贾共卫等共计30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 标签: 精神卫生中心 质量控制中心 精神病医院 河南省 卫生医疗 揭牌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疾患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家属 77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测评,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随访,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社区有效干预前有 84.62%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干预后这一比例下降至 73.08%;男性、 50岁以上、高中以下、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和家属患精神病年限≤ 5年的抑郁症状率随访较基线干预效果显著( All 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及时对精神病患者家属提供有关症状控制的长期支持和咨询计划,根据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 标签: 精神病 家属 抑郁症状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疾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精神科600例患者全部用药记录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疾病药物平均使用剂量均在安全用药剂量范围之内,新型药物的使用频率增加。结论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

  • 标签: 精神疾病 抗精神病药 临床应用
  • 简介:为了解精神病患者的龋病的发病情况,对198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口腔卫生调查,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样本组为1998年我院收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198例。对照组从1998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内外科患者中随机抽取218例。

  • 标签: 龋病调查 精神患者 精神病患者 发病情况 卫生调查 外科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6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定分析并与全国常摸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睡眠状况自评量表总分≥23分者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除觉醒不足、入睡困难、服药情况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外,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较差,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应引起精神科护理决策者的重视.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睡眠状况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患者睡眠障碍因素的探讨;方法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10,ICD-10)精神障碍诊断的患者,在我院选取120例作为临床资料。结果在进行数据统计后,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在35-48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文化,无业均在一般资料中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表浅,睡眠障碍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兴奋、恐惧、躁动、紧张、焦虑等等情绪波动。在这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有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对120例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睡眠障碍的因素,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精神病 睡眠障碍 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减轻老年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减少发作次数。方法:将 58例长期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不考虑任何因素的情况下随机分成每组 29例的两组,作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且保证在疾病发作的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接受 3个月我院提供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老年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极大地减轻(P< 0.05),实验组 3个月内发作次数显著下降(P< 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作时的轻重程度,并减少发作次数,对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有着很好的辅助效果。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护理 效果
  • 简介: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胸闷、气急2年,加重9d伴恶心、呕吐”于2004年2月3日入院。患者40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发热、右下肢浮肿伴结节性红斑样损害、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和视物模糊,多次住院检查未明确诊断。直至30年前再次因上述症状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白塞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未再出现口腔溃疡、

  • 标签: 诊断 白塞病 口腔溃疡 患者 确诊 反复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减轻老年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减少发作次数。方法将58例长期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不考虑任何因素的情况下随机分成每组29例的两组,作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且保证在疾病发作的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接受3个月我院提供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接受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老年精神障碍的轻重程度极大地减轻(P<0.05),实验组3个月内发作次数显著下降(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作时的轻重程度,并减少发作次数,对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有着很好的辅助效果。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慎独精神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方法: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加强慎独修养,严格执行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结果:手术室护士都能克服侥幸心理,加强责任心, 提高业务素质, 树立“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慎独精神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提高了护理质量[1]。 结论: 加强慎独修养, 对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起着重要作用[2]。

  • 标签: 慎独 手术室护理 无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