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6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 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精神卫生全程服务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社区精神服务方法),每组均为33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平均发作次数以及干预前后的 PANNS(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分、 MRSS(康复状态量表)评分、 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结果:两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 PANNS评分、 MRSS评分以及 BP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PANNS评分、 MRSS评分以及 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后平均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显著。

  • 标签: 精神卫生全程服务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 康复作用
  • 简介:严重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有其特殊性,致使住院周期较长,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致使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本文通过对本院监管病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的现状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出对策。

  • 标签: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 抗精神病药物 合并躯体疾病 长期服用 疾病调查 肇事肇祸
  • 简介:摘要:精神病本身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病症,很多精神病患者不能自我控制,有的甚至是生活不能自理,故医院的护理人员不得不承担着繁重复杂的护照服务。同时,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需终身服药,但传统的护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失误,比如服错药或引发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出现护理者的态度恶劣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需要为精神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而慎独精神护理可使护理人员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仍保持自律,有助于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慎独精神 精神病 口服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针对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奥氮平、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9月 ~2016年 9月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 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 n=48)和对照组( n=4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PANSS总分和 PASS减分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较大差异性( P>0.05)。结论: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奥氮平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差异小。

  • 标签: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应用精神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依从率明显的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明显( P<0.05)。 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康复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康复干预 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各周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分。结果入组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服用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奋乃静治疗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发生率较高,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段下移为多见,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和QT间期延长;传导阻滞较少见,少部分患者出现QTc间期延长。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有一定影响,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为及时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副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误诊原因。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5 月医院收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误诊患者 92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 结果: 所选 92 例患者中,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7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误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 22 例。误诊原因主要包括精神症状误解、病史了解不详等。 结论: 在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由于精神症状误解、病史了解不详等原因,容易发生误诊的情况。在临床诊断中不能仅仅根据是否出现分裂性症状判断,而是应当根据患者病程演变情况、临床症状表现等综合分析,以避免误诊情况出现。

  • 标签: 情感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误诊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 2016年 4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84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服用阿立哌唑片,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培酮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激素各方面检测结果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 T3、 T4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TSH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抗精神药物运用于精神分裂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具有较高推广意义。

  • 标签: 抗精神药物 精神分裂症 甲状腺激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结果:2组护理前PANSS、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ANS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改善病情状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疏导 精神护理 价值
  • 简介:2010年12月29日上午,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在门诊楼前隆重举行了“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揭牌仪式。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玮,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书廷,新乡医学院党委书记周铁项、院长邢莹,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怀庆,副院长陈兴华、郭志坤、原志庆,河南省发改委社会事业处副处长丁毅,河南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赵素琴,新乡市卫生局局长贾共卫等共计300多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 标签: 精神卫生中心 质量控制中心 精神病医院 河南省 卫生医疗 揭牌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疾患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来广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家属 77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测评,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随访,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社区有效干预前有 84.62%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而干预后这一比例下降至 73.08%;男性、 50岁以上、高中以下、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和家属患精神病年限≤ 5年的抑郁症状率随访较基线干预效果显著( All 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及时对精神病患者家属提供有关症状控制的长期支持和咨询计划,根据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干预。

  • 标签: 精神病 家属 抑郁症状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精神疾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精神科600例患者全部用药记录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疾病药物平均使用剂量均在安全用药剂量范围之内,新型药物的使用频率增加。结论针对不同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仍是我们追求的最大目标。

  • 标签: 精神疾病 抗精神病药 临床应用
  • 简介:为了解精神病患者的龋病的发病情况,对198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口腔卫生调查,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样本组为1998年我院收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198例。对照组从1998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内外科患者中随机抽取218例。

  • 标签: 龋病调查 精神患者 精神病患者 发病情况 卫生调查 外科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6名精神科护士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定分析并与全国常摸比较.结果精神科护士睡眠状况自评量表总分≥23分者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除觉醒不足、入睡困难、服药情况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外,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或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较差,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应引起精神科护理决策者的重视.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睡眠状况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患者睡眠障碍因素的探讨;方法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10,ICD-10)精神障碍诊断的患者,在我院选取120例作为临床资料。结果在进行数据统计后,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年龄在35-48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文化,无业均在一般资料中比例较高。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表浅,睡眠障碍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兴奋、恐惧、躁动、紧张、焦虑等等情绪波动。在这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有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对120例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睡眠障碍的因素,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精神病 睡眠障碍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