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由体位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剖宫产及器械助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2月间,本院内有阴道分娩意愿的初产妇500名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随机分5组,分传统体位组(n=100)、自由体位组(含坐卧位组、坐位组、手膝位组、站立位组四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产程耗时、产程疼痛评分、产后2 h内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方式、会阴裂伤情况。结果 自由体位组第二产程耗时、产程疼痛评分较传统体位组低,产后2 h内出血量较传统体位组少(P<0.05)。自由体位组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较传统体位组低(P<0.05)。自由体位组自然分娩较传统体位组高,头位难产剖宫产、产钳助产较传统体位组低(P<0.05)。结论 自然分娩中,自由体位分娩可减轻产妇产程疼痛,缩短产程耗时,改善母婴结局,还可提高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器械助产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自由体位分娩 产程耗时 疼痛感 母婴不良结局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作用。方法观察13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疗效,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分析综合性护理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较对照组快,且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对降低下肢肿胀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肺栓塞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脑出血 昏迷 下肢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透析于其护理工作中开展预防性护理,对降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血栓发生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2021.1——2023.1期间,于我院血液透析患者为样本,共计60例,入组后行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护理模式开展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防性护理)。统计组间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统计两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感染、血栓发生明显更低,P<0.05;出血症状组间发生差异较小,P>0.05。结论:血液透析于其护理工作中开展预防性护理,对降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血栓发生的价值显著。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防性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 血栓发生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中应用HbA1c免疫比浊法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病例选择时间为2020年4月的2021年6月,病例为120例年龄20到40岁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采用HPLC 亲和层析法的对照组和HbA1c免疫比浊法的观察组,将两组患者检验后效果的差异进行对照。结果:在血糖检验结果方面,两组患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检测值和精密度更好,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

  • 标签: 糖尿病 HbA1c免疫比浊法 HPLC 亲和层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临床用药中对用药合理及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医师指导用药;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医院安排审方药师参与临床查房。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合理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观察组(96.00%)的用药合理优于对照组(60.00%);不良事件发生(10.00%)低于对照组(34.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配中心 审方药师 临床用药 用药合理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的方法。方法此文将随机抽取的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本医院100辆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前的资料,将随机抽取的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本医院40辆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后的资料,调查和统计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进步幅度、目标达成。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高于实施质量改进前P<0.05,进步幅度为50.86%,目标达成为113.46%。结论开展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减少急救车空车返回情况。

  • 标签: 急救车 空车 再次出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的方法 。方法:此文将随机抽取的 2016年 6月至 2016年 9月本医院 100 辆 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前的资料,将随机抽取的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8 月本医院 40 辆 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后的资料,调查和统计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进步幅度、目标达成 。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 高于实施质量改进前 P<0.05, 进步幅度为 50.86%,目标达成为 113.46%。结论:开展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减少急救车空车返回情况 。

  • 标签: 急救车 空车 再次出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如何做好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 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方法以 "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 "为主题成活动小组 ,对改善前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进行调查 ,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对策并实施 ,①目的:探讨如何做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从而降低静脉留置针的堵管 ②方法:在我神经外科 2017年 3月至 5月, 150名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统计,分析堵管的百分比及干预措施 ③ 结果:神经外科150名静脉留置针患者中,堵管占 4例,占静脉留置针 28.66% 。 结论: 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能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 ,提高护理服务 ,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更多还原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降低 堵管率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我 院收治 的 80 例初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 ,分别行传统体位分娩护理 和自由体位分娩 护理 ,观察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结果; 观察 组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别为 70 %、 30 %,优于对照组的 22.5 %、 77.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自由体位不仅可以提高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

  • 标签: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 产程
  • 简介:[摘要 ] 目的 有效干预急危重症患者就诊过程中突发危急,急需处理或抢救的病例。方法 通过互联网、电视、宣传栏、报刊、小册子让人们了解就医要点、医院紧急流程和常规流程,利用信息化平台提前预约 及护士预检观察来诊、候诊患者病情优先处置。 结果 有效降低门诊患者突发危急、急需处理或抢救,减轻患者死残及医务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就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论 此法简单,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 门诊 患者 死残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江苏省是较早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省份之一,按照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要求,从2011年起逐步在省内不同的城市试点药品零差政策,同时也要求有条件的城市可先行探索药品零差模式,以积累更多的改革经验。现就我院在执行药品零差销售前后相关运行数据做比较分析。

  • 标签: 药品零差率 医院运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提高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传统体位分娩护理和自由体位分娩护理,观察两组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别为70%、30%,优于对照组的22.5%、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由体位不仅可以提高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由体位 自然分娩率 剖宫产率 产程
  • 简介:导乐陪伴分娩[1]是一种助产师给予孕产妇持续的产前、产时和产后身心帮助和支持,使产妇顺利完成分娩的人性化服务过程,也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我院从2004年6月开展导乐陪伴分娩以来,剖宫产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妇产科 导乐陪伴分娩 难产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