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外孕患者行米非司酮+氨蝶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接收的宫外孕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均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行肌注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行米非司酮。统计两组2组治疗结果和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血 —HCG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 —HCG高于对照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宫外孕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二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组以治疗方案为依据,对比两组的各个评价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个评价指标存在一定优越性,(P<0.05)。结论:将二双胍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较为确切的疗效,不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有利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建议临床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选择该药物。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滴调控及敏感性。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 80例作为实验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接受经催产素引产的非妊娠期糖尿病产妇 78例作为对照组,并分别按照不同的输液浓度( 5mU/ml、 10mU/ml)分成 A组与 B组,再根据滴调节方式(等差与等比)分别分成 A1、 A2、 B1、 B2组,并对比分析各组的引产开始到最佳有效宫缩时间以及催产素用量。结果 实验组内 A1组产妇的引产开始至最佳有效宫缩时间最长, B2组最短, A2、 B1、 B2与 A1相比,差异显著( p<0.05); A2组与 B2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从催产素用量上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在浓度、滴均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引产开始至最佳有效的宫缩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优于后者 ( p<0.05),而 催产素用量为实验组 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使产妇对催产素引产的敏感性降低,催产素应以 10mU/ml、 5滴 /min起,等比递增调控最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催产素 引产 滴速调控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左旋布卡因、罗卡因在下腹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接治的 92例下腹手术患者为对象,予以所选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其中对对比组者( n=46)采取罗卡因麻醉,对研究组者( n=46)予以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麻醉后,其运动神经恢复、感觉阻滞时间以及 Bromage(运动阻滞程度)分值。结果:对比组麻醉总有效率为 78.2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 95.65%;对比组运动神经恢复时间长于研究组,而 Bromage分值则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相比罗卡因,对行下腹手术者实施左旋布比卡因麻醉,能加快术后麻醉作用恢复,加快机体关节恢复,安全性高。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下腹手术 罗哌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运用阿立唑进行 治疗的结果。方法 2017.01 -2018.02 在我院就诊的 82 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病人,将所有研究的病人 均分为 2组,对照组: 41 例,常规方法;试验组: 41 例,常规方法 +阿立唑,对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试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卡因和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合应用于产妇硬膜外麻醉对其分娩时镇痛的影响作用。方法:对本医院收入分娩的 120例产妇实行研究,随机分为 3组,每组 40例,试验 1组用 0.1%罗卡因加 0.2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试验 2组用 0.1%罗卡因加 0.4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试验 3组用 0.1%罗卡因加 0.6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比对三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疼痛缓解用时、疼痛评分分数低于试验 1组指标数值,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 2组和试验 3组病人自控镇痛给药频率、病人自控镇痛总用量低于试验 1组指标数值,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总计率比较后,未显示数据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采取 0.1%罗卡因加 0.4μg/mL或 0.6μg/mL舒芬太尼比 0.1%罗卡因加 0.2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更优。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产妇 分娩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卡因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每组20例,对比两组麻醉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各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0.5%浓度罗卡因应用在接受上肢手术治疗时通过超声引导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阻滞的患者中,麻醉起效时间短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浓度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利培酮结合阿立唑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本文所选6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利培酮治疗)与观察组(31例,利培酮结合阿立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PANSS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阿立哌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用于无痛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8月 -2019年 8月到医院接受无痛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的患者 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58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丙泊酚诱导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诱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检查后的 HR、 MAP、 SPO2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诱导后和检查后,两组患者 MAP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为( 2.8±0.3) mg/kg,检查后苏醒时间为( 4.1±1.5) min,均少于对照组患者( P< 0.05)。结论:在无痛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进行诱导麻醉,有利于保持患者血压水平稳定,增强丙泊酚在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同时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检查时间,具有理想的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丙泊酚 氟比洛芬酯 无痛胃镜 胃息肉切除术
  • 简介:摘要: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注射用泼尼龙琥珀酸钠产品中碳酸氢钠残留进行检验,采用 HP-PLOT Q PT, 30m×0.53mm, 40.00um的色谱柱,进样口温度 170 ℃, TCD检测器温度 26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 40cm/s;

  • 标签: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碳酸氢钠 气相色谱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硫氧嘧啶于硫咪唑应用于甲亢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研究,录入74名符合要求的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择随机对照试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采用丙硫氧密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硫咪唑进行治疗,治疗后由医务人员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甲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亢患者采用小剂量巯咪唑+普萘洛尔药物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4例甲亢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小剂量巯咪唑)和联合用药组(小剂量巯咪唑+普萘洛尔),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放射性甲状腺炎、突眼、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FT3(游离三碘腺原氨酸)、TSH(促甲状腺激素)、FT4(游离甲状腺)]。结果: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放射性甲状腺炎、突眼、喉返神经损伤)总发生率(4.76%/30.95%),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剂量甲巯咪唑 普萘洛尔 甲亢 不良反应 甲状腺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吗啡缓释辅助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整理78份患者资料,均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癌性疼痛患者,然后对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观察,一组患者记录观察组后(39例),结合应用盐酸吗啡缓释辅助治疗;另外一组中的患者,遵循实验标准作为参照组(39例),并且实施常规治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均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受病情困扰和癌性疼痛影响,观察组的VAS评分较高,对照组有同样现象,将评估的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和护理完成后,再次进行疼痛情况检测,得到观察组的VAS评分有改善的情况,并且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结合使用盐酸吗啡缓释辅助治疗,并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及时减轻患者的病痛困扰,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吗啡缓释片 癌性疼痛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体外试验比较鼻胃管给药方式下替格瑞洛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差别。方法:采用口服注射器和CH8鼻胃管进行比较研究,使用各12个制剂单位(90mg x2即180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用研钵和研杵将药片碾碎60S,在研钵中加入50毫升纯净水,用研杵搅拌60S,用注射器从研钵中拉出悬浮液。将注射器连接到鼻胃管上,并通过鼻胃管将其悬挂。然后用同样的注射器冲洗鼻胃管。在回收试验期间使用的水的总量不应该超过100 ml。比较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在0min和浸泡120min后,鼻胃管出口处检出的替格瑞洛的百分比。计算T/R回收率和T/R回收率的90%置信区间。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0min和浸泡120min后,鼻胃管出口中检出的替格瑞洛的百分比均在93.6%~102.9%范围内,计算T/R回收率均在95.3%~104.9%范围内,计算T/R回收率的90%置信区间均在98.6%~101.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经鼻胃管给药方式下回收率实验结果相当。

  • 标签: 替格瑞洛片 鼻胃管 体外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唑预防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血症的临床效果,为确保患者安全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于2020年07月--2021年07月,以本院精神科接收的6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之设为常规组(利培酮)、研究组(利培酮+阿立唑),各33例。观察对比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研究组用药6个月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女性患者 利培酮 阿立哌唑 高泌乳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二双胍联合克罗米芬门诊治疗多囊卵巢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研究共选择本院妇产科于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期间诊治的 88 例多囊卵巢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4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口服治疗,观察组为二双胍联合克罗米芬口服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及妊娠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 LH 、 T 、 FSH 水平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月经恢复率为 90.91% ,高于对照组的 68.18%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排卵率为 77.27% ,高于对照组额 56.82%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妊娠率为 54.5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7.27%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采用 二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克罗米芬 多囊卵巢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甲亢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巯咪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 2018年 01月 -2019年 02月期间收治的 108例甲亢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 54例。其中给予巯咪唑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普萘洛尔联合巯咪唑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79.63%、 92.59%,参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参照组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2.22%、 5.56%,参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参照组患者的血清 FT3水平和血清 FT4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巯咪唑治疗甲亢患者,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甲亢患者 普萘洛尔 甲巯咪唑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