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通过临床护理途径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纳入 2017年 4月 ~2018年 9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 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各 45例,就两组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工作受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采取临床护理途径,可有效减少 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认可,故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卧床患者 呼吸内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梗死偏瘫患者接受早期运动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体现。方法:研究样本确定为脑梗死偏瘫患者,以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早期运动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数据。结果:干预护理措施实施前,试验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D-D、aPTT、PT等凝血功能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差异显著,经SPSS 21.0软件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实施早期运动干预,使得脑梗死偏瘫患者在生理功能方面有所改善,并通过运动干预使得患者下肢运动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

  • 标签: 早期运动护理 脑梗死偏瘫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椎间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 -2018年 3月期间收治的 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 35例和对照组 35例,给予对照组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椎间镜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腰腿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腰腿疼痛较轻,其评分数据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内椎间镜术进行治疗,其创伤性较小,且手术时间较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孔镜 小切口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心理护理结合耳穴按摩对局部麻醉下椎间镜手术患者配合程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采用经皮椎间镜手术治疗的局部麻醉患者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8月,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椎间镜手术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中心理护理结合耳穴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配合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局部麻醉下椎间镜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耳穴按摩的干预效果理想,可提高其手术配合程度,减轻负性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耳穴按摩 局部麻醉 椎间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护理干预与常规骨科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3月— 2018年 12月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 109例,选择年龄> 55岁患者 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 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根据医嘱采用常规药物辅助治疗,并按照骨科手术护理常规的要求进行普通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完成对照组护理治疗基础上,着重加强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05) 。结论: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采用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下肢骨折并发症 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采取预防性护理,是否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方法 取本院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致、有护理方法不同。对照组常规开展护理,不进行其他特殊的护理操作。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为主的一系列健康风险加以预防。对两组相关健康问题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加以对比,评价效果。结果 应用之后发现,观察组DVT形成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证明护理效果更好。结论 目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之后,采取预防性护理的效果要明显更好,可以通过这样措施降低DVT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塞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 80例老年脑梗患者均为本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接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 40例)与观察组( 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 8日及护理后 15日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 17.50%与 20.00%,观察组分别是 2.50%与 .50%,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 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其有助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 脑梗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防控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收治的 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 3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处理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髋关节恢复状况。结果:在关节活动度、功能、疼痛与畸形等评分上,试验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试验组为 0.00%,显著少于参照组 1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对下肢静脉血栓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整体护理恢复情况更为理想。

  • 标签: [ ]综合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防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脊柱骨折患者中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简称 DVT)形成和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取84例自 2019年 3月 -7月在本院实施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综合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综合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下肢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脊柱骨折患者中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降低DVT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缓解疼痛感。

  • 标签: 脊柱骨折 综合康复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微信技术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以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2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包括参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微信技术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患肢周径差、血栓减少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基于微信技术延续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于疼痛和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65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5月~2021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脊柱骨折 术后 疼痛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对截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截瘫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经皮椎间镜术后实施健康宣教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9月~2021年9月与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并实施皮椎间镜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基于参照组给予健康宣教,各30例。对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7d后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7d后,研究组掌握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并经皮椎间镜术后治疗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患者了解腰椎间盘突出产生病因及常规注意事项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飞行员 经皮椎间孔镜术后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OCT)在临床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 2月至 2020年 7月期间收治的 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 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深圳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的 Mocean 3000 Plus OCT进行黄斑区域青光眼扫描和分析、视盘区域扫描和分析,比较两组各区域的分析参数。 结果 青光眼患者黄斑区的视网膜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和视盘区的视杯面积、 RNFL厚度、 C/D水平比和 C/D垂直比 与健康人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 两组受试者的视盘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CT能够较好的获取黄斑区 GCC厚度值以及视盘各项参数值,能够为青光眼的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GCC厚度 视盘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44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DVT),而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钙对其进行预防静脉血栓(DVT),从而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没有发生下肢静脉脑血栓,而对照组患者中出现2例(9.09%)患者形成静脉脑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利伐沙班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老年髋部骨折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高龄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预防性优质护理对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在我接受化疗的高龄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预防性优质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防性优质护理 高龄 淋巴瘤 化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卵巢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11月间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卵巢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血脂变化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对于50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具体的预测效果。结果: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敏感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来说,其本身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检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助于实现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情况的及时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和效果。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患者 血脂变化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 预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对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以及护理质量。方法 在 2019年 8月份至 2020年 5月份期间,从我院筛选出 8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然后分析各护理模式取得的效果。 结果 综合组护理质量、静脉血栓发生率等都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获得的干预效果较显著,能较好的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质量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下肢静脉血栓经颈静脉置管溶栓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9月本科接诊下肢静脉血栓病患40例,都施以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下床时间等指标。结果: 对于住院时间,试验组(13.57±3.21)d,比对照组(17.42±4.18)d短,P<0.05。对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0.0%,比对照组20.0%低,P<0.05。结论:于下肢静脉血栓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 颈静脉置管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