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对小肠出血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可疑小肠出血临床患者32例,分别对其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CT检查确诊为小肠出血者27例,检出率为84.38%。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小肠出血者29例,检出率为90.63%。显然两种检查方法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小肠出血进行诊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经双期增强扫描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 标签: 多层螺旋CT小肠出血诊断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28层螺旋CT对于回盲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临床拟诊为回盲部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其中18例手术,12例抗炎治疗后好转。结果36例回盲部病变中,粘液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回盲部癌1例,脂肪瘤1例,回盲部炎性病灶29例,克罗恩病1例,其中2例CT诊断回盲部肿瘤,患者未手术;多层螺旋CT显示回盲部病变肠管受侵的范围,肠腔的狭窄,周围改变,强化特点,淋巴结肿大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回盲部病变不同特点表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回盲部,回盲部病变,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胸部损伤方面发挥的作用,为胸部损伤的诊治手段的进步提供研究资料。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胸部损伤患者共72例,在其入院后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检查结果与临床情况是否对应。治疗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多层螺旋CT在胸部损伤的诊断中表现良好,有部分患者对于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的满意度较低,说明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配套设施的改进。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胸部损伤的诊断中准确率高,可以得到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损伤 临床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临床高度怀疑结直肠病变患者先肠道准备,后行腹部常规CT扫描,将诊断结果与纤维结肠镜对比。结果多层螺旋确诊阳性患者43例,阴性2例;病理结果判定为阳性40例,阴性5例。多层螺旋CT定位全部正确,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1.4%。结论结肠直肠肿瘤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出率高,能对病变进行定位定性,属无创检查,病人易于接受,在临床中可用于结肠病变的普查。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结肠直肠 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随机的方法在我院选取120名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上被怀疑为胸廓骨折。对其进行容积扫描,使用的是美国GELightspeed64排螺旋CT扫描仪,之后,把薄层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使用到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法、最大密度投影法以及应用容积再现法。结果在这120名病人之中,有52名属于胸腰椎骨折,38名属于肋骨骨折,9名属于胸骨体骨折,11名肩胛骨骨折,10名属于胸骨柄骨折。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进行诊断时比较快速和准确。在对胸廓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进行显示时VR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MPR和MIP在显示细微骨折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64排螺旋CT 胸廓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coronaryangiography,64-MSCTA)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782例行64-MS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检查的成功率为97.7%。结论对行64-MS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图像的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成像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留置导尿与拨时限的选择,对孕、产妇心理、尿道刺激症状及拨后对排尿的不同影响程度,从而选择最佳置与拨时机。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60例宫产术孕、产妇,术前留置导尿与术后拨时限的不同选择,将术前30分钟置、术后24小时拨与麻醉平面出现后置、12小时拨对孕、产妇心理、尿路刺激症状等进行比较。结果2组孕、产妇进行比较时发现麻醉平面出现后置、术后12小时拨对孕、产妇尿道激症状轻容易被孕、产接受。术前30分钟置、24小时拨对尿道刺激症状重不易被孕、产妇接受。结论剖宫产术前留置导尿的最佳时机是麻醉平面出现后,术后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能减轻产妇的不适,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品管圈1活动在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2的置率的。方法利用品管圈工具,以“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率”为主题,以患者介入手术的先后顺序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品管圈活动开始前40例,实施品管圈活动后40例,对所有的首次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查验,分析留置尿的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并且实施。结果在实施相应措施后,介入术后患者留置尿率由22.5%(9/40)下降至7.5%(3/40)。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介入术后留置尿率。

  • 标签: 品管圈 介入手术 留置导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拔牙术后不进行消毒干预,碘伏消毒及碘伏+止血海绵三种情况下的临床效果。方法240例下颌阻生齿拔除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拔牙后不进行消毒干预第二组行碘伏消毒第三组碘伏消毒后海绵充填。结果拔牙后碘伏消毒后止血海绵充填处理后的拔牙窝感染及干槽症发生机率明显低于仅用碘伏消毒。而用碘伏处理拔牙窝感染及发生干槽症的机率又明显低于不进行消毒处理(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碘伏消毒拔牙窝并置入止血海绵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拔除 预防感染与干槽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牙嵴扩增技术辅助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应用牙嵴扩增技术辅助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132位患者,共植入种植体202颗。门诊随访6—60个月,评估方法为全景X片,口腔临床检查及患者舒适度调查。对患者植体的留存率、骨吸收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牙嵴扩增技术辅助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植体留存率为97.2%,不同的扩增技术种植体留存率无明显差异,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无明显差异,90%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应用牙嵴扩增技术辅助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能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牙槽嵴扩增术 上颌前牙区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龈和牙嵴修整手术用于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牙齿修复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5例,对照组35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牙齿修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牙龈和牙嵴修整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牙齿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0个月后的牙齿整体修整效果。统计患者的修整满意度及患者修整治疗后牙齿恢复情况。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修整满意度、牙齿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牙齿恢复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牙齿修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龈和牙嵴修整手术,能有效恢复患者的牙齿,有效对牙龈进行保护,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牙龈牙槽嵴修整手术 常规牙齿修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诊断以及X线平片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在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方面,螺旋CT检查的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骨折片突入椎管以及椎管容积改变的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能够清楚显示患者脊椎的三柱受累以及损伤程度,有利于改进脊椎骨折的诊断质量,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X线平片 脊椎骨折 椎管狭窄 骨折片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细微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准确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2年05月~2012年10月来就诊的外伤患者50例,常规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应用16排的螺旋CT进行扫描后经过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以及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显示为细微骨折。结果45例患者经过MPR及SSD成像后均能清晰显示骨折图像,5例患者一周后复查显示细微骨折。结论根据螺旋CT重建后可对四肢细微骨折作出明确得诊断。临床值得推广应用。骨折在外伤中非常多见,通常明显的骨折经X线平片检查后结合临床的表现很容易诊断,但是一部分部位的微小骨折、特别是四肢大关节的细微骨折普通X线检查很难发现。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螺旋CT以及一些先进的影像学后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细微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可以使骨折得到及时的诊段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这样也能够减少由于骨折引起的并发症,为探讨和分析螺旋CT用于细微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为准确的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螺旋CT重建 细微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肿瘤采用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CT检查诊疗资料和术后病理组织诊断资料,分析两者之间一致性。结果40例患者之中,经术前CT诊断出甲状腺癌患者21例,19例患者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术后病理组织诊断出甲状腺癌患者2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18例,二者符合率分别为95.5%、94.7%。结论甲状腺肿瘤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可较准确的判断良恶性,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率较高,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可给予关键的指导和帮助。

  • 标签: 螺旋CT 甲状腺肿瘤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疑似泌尿系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泌尿系B超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诊断结果76例疑似病例中有74例被证实为输尿管结石,其中,16例患者行开腹取石术,50例患者行体外超声波碎石术,8例患者行中药治疗。16层螺旋CT检查结果74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符,准确率为100%。B超检查结果5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67.57%。经比较,16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效果良好,准确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输尿管结石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值在尿石成分判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日本东芝AquilionMSCT-多层螺旋CT确定结石密度,对结石进行化学定性分析,得出不同CT值对应的结石成分。结果各种纯结石之间的CT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结石的CT值介于各纯结石CT值之间。结论可以依据多层螺旋CT测定不同结石的CT值从而初步判定结石成分的依据,对预防和治疗结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尿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以分析杨浦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做好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的预防工作。结果2011年和2012年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97%与47.43%,低于全国成人55%-59%的平均水平。2011年1252患者中阳性者有538人,约占42.97%。2012年1653患者中阳性者有784人,约占47.43%。结论上海市杨浦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不属于易感地区,但2012年中、青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仍须加强预防工作。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阳性率 中青年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剂量普查早期肺癌的扫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6000例无症状的受试者行肺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P、50-80mA,层厚5mm,螺距为1.5mm/转。在CT图像上,统计病变的检出例数,观察肺叶、段支气管显示情况。结果100%叶、段支气管可显示;显示2mm以上的肺结节1273例,纵隔淋巴结增大682例,冠状动脉钙化624例,胸膜增厚或积液568例。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连续扫描方法适合开展普查早期肺癌。低剂量多层螺旋CT可有效提高肺内非钙化小结节及支气管病变的检出率,结节周围模糊征是早期肺癌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征象,对肺癌的筛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