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龈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牙齿修复的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修复,观察组行牙龈修整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容效果和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美容效果为(8.65±1.3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1.24)分;修复满意度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修整手术应用于牙齿修复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能提高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牙齿修复 牙龈 牙槽嵴修整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牙龈进行手术修整后修复的效果,并从前牙美学方面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修复科门诊接诊的46例因前牙缺损伴有龈缘及的改变需要修复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患者主观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冠延长术后在进行修复,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修复,并对其术后1、3、6月的疗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中修复后在前牙美学、患者满意度、牙龈颜色和肿胀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牙龈因骨突及冠折等原因影响修复体的制作时,采用冠延长手术,为制作良好的修复体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改善了患者前牙美观问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延长术 美观 牙龈 牙槽嵴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龈修整手术应用于牙齿修复中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62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1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牙齿修复手术,研究组使用牙龈修整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包括修复有效率、修复效果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三方面。结果:研究组修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牙龈 牙槽嵴 修整手术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龈修整手术应用于牙齿修复中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62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1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牙齿修复手术,研究组使用牙龈修整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包括修复有效率、修复效果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三方面。结果:研究组修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牙龈 牙槽嵴 修整手术 牙齿修复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牙龈修整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开展研究,纳入64例牙齿修复患者为样本,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牙龈手术联合基础性牙齿修复治疗)、对照组(基础性牙齿修复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牙龈修整手术应用于牙齿修复中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牙齿修复 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修整手术对牙齿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牙齿修整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牙齿修复手术,观察组在牙齿修复术前给予牙龈修整手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修复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修复手术前行牙龈修整手术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牙龈 牙槽嵴修整手术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龈修整手术用于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牙齿修复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取牙冠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前期先接受牙龈修整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修整效果的总体满意率为76%(19例),观察组为96%(24例),其中,观察组十分满意为20例(80%),基本满意4例(16%),不满意1例(4%)。两组患者治疗周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76.5%,两组恢复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7,P=0.0399)。结论牙龈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优于传统牙齿修复术,不良反应、修复效果更优,进而有利于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 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龈修整手术用于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牙齿修复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5例,对照组35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牙齿修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牙龈修整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牙齿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0个月后的牙齿整体修整效果。统计患者的修整满意度及患者修整治疗后牙齿恢复情况。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修整满意度、牙齿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牙齿恢复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牙齿修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龈和修整手术,能有效恢复患者的牙齿,有效对牙龈进行保护,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牙龈牙槽嵴修整手术 常规牙齿修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牙齿修复中采用常规修复术以及牙龈修复操作在效果上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0位牙齿修复病患,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应用常规修复操作,观察组采用牙龈修整操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修复效果差异性。结果常规治疗下总有效率为72%,修复效果,为82%;观察组通过牙龈修整操作下修复总有效率达到84%,修复效果达到95%。结论牙龈修整操作在牙齿修复中具有更良好的美容效果,且有利于牙龈的恢复,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牙齿修复 牙槽嵴修整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临床口腔修复患者中应用周整复术的效果并评价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牙龈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牙龈修整手术联合修复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结果以及长期术后调查得出,进行牙龈修整手术在术后疼痛以及美观等方面具有比较学意义的差异。结论采用牙龈修整手术联合修复治疗周成功率较高,且外形美观。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牙龈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牙冠修复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牙龈修整术。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美观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功能、固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龈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美观功能,舒适功能和固定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牙龈 牙槽嵴 修整术 牙齿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冠修复术联合牙龈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固定修复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牙齿修复中给予冠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在牙齿修复中给予冠修复术联合牙龈修整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修复术联合牙龈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萎缩情况,降低牙周组织的感染概率,提高口腔的修复质量,有利于修复体的固位和稳定,提高患者牙齿的咀嚼效能,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修复术 牙龈 牙槽嵴修整术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探讨冠修复术联合牙龈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选取12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至本院行牙齿修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单纯给予对照组患者冠修复术,给予研究组冠修复术联合牙龈修整术,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对比与分析,并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3.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齿修复患者行冠修复术联合牙龈修整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牙龈萎缩情况可得到有效减少,牙周组织的感染概率也可得到降低。相较于单纯的冠修复术,患者口腔修复质量大大提高,于修复体的固位和稳定、牙齿咀嚼效能的提高以及面部美观的改善也十分有利。因此,冠修复术联合牙龈修整术值得在牙齿修复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冠修复术 牙龈 牙槽嵴修整术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萎缩最常见的原因是天然牙齿的缺失、拔除、增龄性变化和各种手术切除。正常人咬合力通过牙周膜传到突,这是一种生理性刺激,可刺激突骨质的生长,调节骨的吸收与再生,使其保持相对平衡。各种原因导致天然缺失或拔除后失去上述生理性刺激,1年之内骨的高度至少自然吸收减少25%,且过程会持续进行,最终导致50%甚至全部骨骨量丧失,造成不同程度的萎缩。牙齿拔除后剩余骨的吸收是影响缺失患者健康的重要口腔疾病之一。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应用了各种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本文综述了即刻种植、植骨术、牵张成骨术等几种主要的技术,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同时指出了防治萎缩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牙槽嵴萎缩 治疗
  • 简介:老年患者常会因牙周病或多发龋齿拔除多个病牙,同时为了义齿修复而需进行修整.将二者同时进行,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本文就多个拔除概念的界定以及进行修整时,治疗计划的合理安排、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问题作一阐述.

  • 标签: 牙槽骨 老年患者 义齿 拔牙术 手术方法 围手术期
  • 简介:虽然牵引成骨术是个很有前途的骨增量方法,可以用于上下颌骨吸收情况下种植,但适用于狭窄的水平或斜形牵引成骨的技术还没有建立,这里报道一例用钛网板加牵引螺丝进行水平牵引成骨及种植的病例,患者为下前牙牙极度萎缩。用水平截骨术准备两块移动骨段,植入两套水平骨牵引器,7天的等待期后,开始使用骨牵引器进行唇向增宽(每次牵引0.225mm,一天两次,连续14天),巩固3个月后去除骨牵引器,牵引区完全由新生成的坚硬骨组织充填。去除牵引器后2个月,牵引区植入4枚骨内种植体并以种植体支持义齿进行最终修复。这种水平骨牵引技术可以用于临床上医院或刃状的种植。

  • 标签: 牙槽嵴牵引成骨术 水平截骨术 种植体支持 个案报道 狭窄 下颌骨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吸收时上前牙不同程度龈乳头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6至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周科,且经治疗后牙周炎控制稳定并定期进行周维护的14例牙周炎患者的64个上前牙龈乳头,通过标准化临床图像及锥形束CT影像资料综合分析,评价邻接触点至骨顶的距离(distance from contact point to bone crest,CP-BC)、邻面釉质牙骨质界至骨顶的距离(distance from proximal cemento-enamel junction to bone crest,pCEJ-BC)、骨顶水平的根间距(distance between roots,RD)、骨顶水平龈乳头高度(height of gingival papilla,PH)、骨顶水平颊舌向骨宽度(width of bone crest,BCW)等指标与龈乳头充满和轻中重度缺陷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64个上前牙龈乳头,充满率为28%(18/64),缺陷率为72%(46/64),其中轻、中、重度缺陷率分别为36%(23/64)、27%(17/64)和9%(6/64)。当CP-BC≥7.0 mm或pCEJ-BC≥4.5 mm时,龈乳头均为中、重度缺陷;而当CP-BC<5.0 mm或pCEJ-BC<1.5 mm时,龈乳头为充满或轻度缺陷。上前牙CP-BC与pCEJ-BC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812(P<0.01),线性拟合系数为0.93(R2=0.659)。64个上前牙龈乳头不同程度缺陷时,其骨顶水平R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顶水平BCW随龈乳头缺陷程度增加略有增加,龈乳头充满与中重度缺陷时BC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顶水平PH随龈乳头缺陷程度增加略有减少,龈乳头充满与中重度缺陷时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吸收的牙周炎控制稳定患者的龈乳头缺陷率高,且主要与龈乳头根方骨顶的吸收有关。

  • 标签: 牙周炎 牙龈退缩 牙槽骨质丢失 龈乳头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