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4P医学模式社区护理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效果。方法:对某小区进行基础调查,选出1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探讨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例。参照组50例进行一般健康宣传,探讨组50例进行4P医学模式社区护理,一年后对两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人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得分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探讨组人员在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运动,安全用药,情绪,人际关系方面得分均高于参照组,探讨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强于参照组,数据统计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探讨组危险因素中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达标人数为47人,达标率为94.0%,参照组危险因素中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达标人数为40人,达标率为80.0%,探讨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P医学模式社区护理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效果明显,能够提升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建议在基础社区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4P医学模式社区护理 脑卒中 高危人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3、4期压力性损伤护理中造口袋的运用效果。方法 纳入7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0年8月-2021年9月收治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经随机单盲法均分2组,1组为基础组(n=35,应用常规方式换药),1组为实验组(n=35,应用造口袋);观察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在干预后创面面积方面,实验组(0.57±0.03cm2)同基础组(1.27±0.38cm2)显著缩小;在创面疼痛指数方面,实验组(2.02±0.47分)同基础组(3.08±0.88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细菌清除率方面,实验组(96.50±1.35)同基础组(89.55±2.60)相比显著更高;在引流管更换次数、清创频率方面,实验组(4.12±1.02、5.24±1.03)同基础组(7.88±1.57、8.58±2.57)相比显著较少,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3、4期压力性损伤护理中造口袋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病痛程度,促进患者创面的良好恢复;建议推广。

  • 标签: 3 4期压力性损伤 造口袋 常规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肝胆疾病诊断中血浆4项凝血指标检测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8年10月到2020年10月期间收治120例肝胆疾病患者,其中60例肝脏疾病患者、60例胆囊疾病患者,设定其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120例接受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查其血浆4项凝血指标,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比较胆囊疾病与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浆4项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血浆4项凝血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肝胆疾病诊断中血浆4项凝血指标检测有着极为确切的价值,不仅可以用于对患者确诊,还可以评估其预后效果。

  • 标签: 肝胆疾病 检测 血浆4项 凝血指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肝脏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器官之一,强调早期诊断并干预脓毒症合并肝损伤患者极为重要。目前对脓毒症所致的急性肝损伤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总结了TLR4的信号通路在脓毒症中急性肝损伤的研究,为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TLR4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提供抗病毒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县疾控中心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573名HIV感染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测定,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3名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最大值为1468个/ul,最低值为8/ul,平均值为298.42±171.85个/ul;其中,不同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检测是评价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了解感染者的病情发展,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HIV CD4+T淋巴细胞 检测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术前、产前抗-TP、抗-HIV1/2、HBSAg、抗-HCV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同时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输血前、术前、产前70例患者血液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抗-TP、抗-HIV1/2、HBSAg、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阳性患者6例,阳性率为8.57%;其中以HBSAg阳性率最高,3例,占50.00%,与其他三项感染性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虽然经过采供血机构严格的检测,但由于检测误差、试剂的灵敏度、疾病的窗口期以及存在着我们未知或未检测的感染性因素等原因,输血同样有可能发生感染经血传播疾病。输血前、术前、产前抗-TP、抗-HIV1/2、HBSAg、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前是否患有以上四种与输血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同时在进行相关治疗前进行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对感染源采取必要的预防隔离措施,对避免医患纠纷,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血前 术前 产前 抗-TP 抗-HIV1/2 HBSAg 抗-HCV 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 检测与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从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涵式建设的道路上,大医院应该“大”在哪里?好医院又该“好”在哪里?一年一度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不仅逐渐赢得了业内认可,也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看病就医的风向标。在这张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评选的“榜单”上,位列前茅的知名医院,靠的都是学科建设、临床技术和科研水平。

  • 标签: 医院发展 医院规模 公立 看病就医 医院管理 复旦大学
  • 简介:摘要四维计算机断层摄影(4D-CT)可获取含有呼吸运动信息和较少运动伪影的CT图像,有助于肿瘤靶区的准确勾画和放疗计划的精确设计,可有效提高胸腹部肿瘤放疗实施的精确性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本文就4D-CT在胸腹部放疗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4D-CT 胸腹部肿瘤 呼吸运动 靶区勾画 精确放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