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状况,分析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一些控制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计40例的临床诊疗资料,施行回顾性剖析。结果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不断升涨发展方向。结论要重视患者呼吸道的预防工作,同时还要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这将大大提高患者感染的恢复效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感染 患者 分析
  • 简介:傍晚,我靠着逐渐暗淡的、最后的阳光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旧梦。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他不了解我的

  • 标签: 灯光 建筑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注意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其临床护理对策及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所有的患者均根据具体的病情程度给予对应的药物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给予心理、运动、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各方面的护理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85例明显好转,23例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住院时间在3~14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1.83±2.05)d。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给予合理的心理、运动、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各方面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控制,对帕金森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帕金森氏病 中枢神经病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NASBA技术,建立国境口岸志贺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侵袭性质粒抗原ipaH基因设计引物,进行NASBA检测,并采用人工添加菌株污染样品进行验证.结果NASBA技术检测志贺菌特异性强,能够从污染样品中扩增出391bp的特异性片段,试验中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灵敏度高,检出限达到8.2pg/μL总RNA;且检测周期短,NASBA反应在42℃90min即可进行有效扩增,24h即可完成样品中目标菌的筛选.结论因NASBA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等优点,不仅适用于国境口岸现场快速检测志贺菌,而且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 标签: 志贺氏菌 NASBA检测 国境口岸
  • 简介:摘要目的对14-20周的孕妇测定其血中HCG、游离E3醇和AFP的指标,结合单妊娠孕妇年龄、体重、孕周、胎儿双顶径进行风险性评估.方法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分离血清。严格按照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结果得出胎儿患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度。结论对孕中期的孕妇进行唐筛查不仅检查出唐综合征胎儿,还可以筛查出患有其他染色体疾病或神经管缺陷的胎儿,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甲型胎儿蛋白(AFP)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hCG) 游离雌三醇(UE3)
  • 简介:摘要针对临床护理实践中关于卢戈液的服药健康指导不够科学的问题,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对比分析,认为卢戈液胶囊为最佳服用途径。

  • 标签: 卢戈氏液胶囊 服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纹克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一端带螺纹克针行小切口交叉固定治疗骨折21例,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4-20个月,骨折均达解剖复位,未见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肘关节活动良好。结论采用带螺纹克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牢靠,对位满意,能有效防止感染,退针等并发症,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螺纹克氏针 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诺综合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为该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中医针灸治疗配合西医临床药物结合,治疗原发性雷诺综合症患者.结果短期内获得明显效果,患者临床治愈出院,后随访基本恢复健康.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综合症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对雷诺综合症治疗要及时,正规.

  • 标签: 低温户外/ 雷诺氏综合症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孕期母体血清标志物检测及B型超声的联合筛查,探查提高唐综合征检查率方法分别于孕早期和中期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母血清中的PAPPA-A、F-β-HCG和AFP、uE3等生化指标,B型超声监测胎儿NT值及胎儿双顶径,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唐综合症产前筛查,对高危的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及随访,并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来确诊。结果产前筛查1850例孕妇,高风险度孕妇共407例,其中年龄≥35岁者92人,确诊21-三体综合症的2例;年龄<35岁者315人,确诊21-三体综合症的2例,18-三体综合症的1例。结论孕期母血清标志物结合B型超声监测联合应用,对唐综合症产前筛查有价值

  • 标签: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症
  • 简介:摘要沙门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导致伤寒及胃肠炎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病原菌。沙门菌通过自身的毒力基因编码一系列的毒力因子以达到其感染宿主的目的。为了更好的研究沙门菌的致病机理,目前已经建立鼠,牛,线虫等动物模型。通过这些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沙门菌主要利用其毒力岛1和毒力岛2编码的三型分泌系统分泌效应蛋白。这些效应蛋白改变宿主细胞的信号通路,促进沙门菌入侵宿主细胞,并有助于其在宿主细胞的存活和复制。另一方面,宿主的遗传学和抵抗力也影响沙门菌感染的易感性。本文主要关注沙门菌感染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实验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位掌骨骨折的克针内固定治疗效果。病例报告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因掌骨干骨折而接受克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32例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11例,年龄17-60岁。单发骨折22例,多发骨折10例。闭合性损伤30例,开放性骨折2例,其中4例为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掌骨颈骨折15例,掌骨干骨折9例,基底骨折8例。粉碎骨折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2周)。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的评级标准并参考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otalactiveflexionTAF)的评级标准进行评定,优20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克针内固定是治疗移位掌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功能锻炼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 标签: 掌骨 骨折 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
  • 简介:志贺菌是属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可通过食物和水传播。该菌属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易检出。此次对散装冰淇淋进行卫生检测过程中,分离出一株福志贺菌(F2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散装冰淇淋 福氏志贺菌 细菌检测 食品卫生 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