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高热惊厥患儿78例进行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确保了小儿转危为安,及早康复,78例患儿无1例因惊厥而发生窒息死亡,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实施有效的护理,在医护紧密配合下获得满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诊的1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经及时止惊,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14例患儿均转为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降温,加强护理,降低高热惊厥患儿的意外伤害率,减少惊厥的复发。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正确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5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45例小儿惊厥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进行抢救,做好综合护理对患儿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出血的病人大多数在出血后1~2天内出现高热,多为中枢高热,为非感染高热,多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在发病早期(48小时内)可骤然升高至39℃以上,热型多呈稽留热。体温分布不均匀,四肢皮肤温度不高,而头部及躯干温度高,双侧皮肤温度也不对称。皮肤干燥无汗。单纯药物降温效果不佳。而物理降温疗较好。

  • 标签: 脑出血 中枢性高热 降温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热病症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04月期间接诊不同疾病但呈现出相同高热病症的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并总结高热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71例患者通过治疗及有效精细地护理后均得以降温,体温恢复正常。结论在有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高热患者实施密切体征监察、补液、用药护理、物理降温等护理措施后,能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

  • 标签: 高热病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惊厥症状消失100%、体温恢复正常9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8%,惊厥复发6%、并发症总发生率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9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者实施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高热惊厥 护理分析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66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高热惊厥的常见病,少数患儿反复发作可引起脑损害,及时有效的降温是防治高热惊厥复发的关键。结论本病防治的重点在于控制惊厥,解除高热,惊厥发作后适当预防使用抗惊厥药物,降低复发率,减少后遗症。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有效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7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配合针对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中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对照组中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10例。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2%,干预组患者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帮助患儿改善病情,使患儿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急诊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惊厥或称抽风,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之一。各年龄小儿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如因抢救、护理不恰当,常可危用生命。作者通过对59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到,及时迅速有效地急救与细心、井然有序的护理措施与病情转归相关,急救与护理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止惊,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并结合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85例患儿均给予退热、吸氧、抗惊厥等对症治疗。抗惊厥治疗首选安定,每次0.3~0.5mg/kg加5%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惊厥控制后给予鲁米那静脉推注,3~5mg/(kg?次)2次/d维持用药量体温正常,预防惊厥的复发。同时积极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结果本组患儿未再发生惊厥,全部病例均痊愈。结论对高热患儿要早日预防惊厥的发生,对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退热方法,以免惊厥复发。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诊治
  • 简介:摘要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在对惊厥患儿立即给予药物止惊等急救处理措施的同时,做好退热、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以及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降低高热惊厥患儿的意外伤害率及减少惊厥的复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经验,提高急救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0年10月我中心所接诊的20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及时止惊、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200例患儿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降温、加强监护及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降低高热惊厥患儿的意外伤害率、减少惊厥的复发、减少脑后遗症的发生以及提高人口质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并指出急诊护理措施。方法:以对照护理开展研究工作,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2月-2021年8月收治的3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2021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3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急诊护理,通过比较患儿护理后的恢复效果就针对性急诊护理模式的护理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与惊厥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具有优势,同时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针对护理后,小儿高热惊厥现象能够明显减少,且发热现象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控制,对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价值,且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急诊护理 针对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从影像表现鉴别可逆脑白质后部综合征(RPLS)。方法分析我院1例可逆脑白质后部综合征(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头颅CT提示病灶均局限于顶枕叶脑白质区,头颅MRI示病灶为双侧顶枕部白质区对称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经临床合理治疗后,影像表现逐步改善,病灶减小明显,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伴癫痫,有视物不清症状,经降血压、降颅压,抗颅内水肿处理后症状逐步改善。结论影像检查对本病有特征的表现,但需与个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应尽早结合临床表现对本病得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可逆性脑白质后部综合征(RPLS) 中枢神经影像检查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对重型颅损伤并发中枢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2月~2011年6月对39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低钠血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针对动态监测血钠、尿钠和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正确合理补液,加强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结果22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患者18例血钠恢复正常,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于肺部感染。16例脑盐耗综合征患者154例血钠恢复正常,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于颅内感染。结论掌握重型颅脑损伤后易出现中枢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护理,控制补盐、补液的速度,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并能减少残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中枢性低钠血症 脑性盐耗综合征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