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印第安娜》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独立创作的首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乔治·桑沿用了西方文学传统中的“伪装”元素,将“伪装”分解为两个层次,一方面使自己免受公众的批评和讽刺,另一方面借助“伪装”描述了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悲剧命运,谴责了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形象的控制,表达了女性对自我主体意义的追求。

  • 标签: 《印第安娜》 伪装 性别
  • 简介:当代美国印第安作家莫马迪的小说《日诞之地》再现了三个印第安部落近80年的历史,可视为印第安语言历史命运的文本表征,揭示了美国的语言政策和相关教育政策对印第安人的影响。小说人物弗朗西斯科、阿韦尔和托萨马可分别解读为部落语言传承者、部落语言与英语世界夹缝中的失语者,和英语世界的挑战者;面对政府的语言同化政策和二战后部落语言被削弱甚至被消灭的危机,三者分别以传承、挣扎和反抗的形式表现对部落语言的坚持,维护部落传统,努力保存部落语言的生命力,其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整个印第安群体传承和坚持部落语言的选择。

  • 标签: 美国印第安文学 莫马迪 《日诞之地》 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
  • 简介:本文研究莱斯利·马蒙·西尔克,一位被收录进《诺顿女性文学史》里最年轻的女作家。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西尔克的作品以及评论界对她的评价,旨在强调西尔克作为美国印第安女作家的独特身份。第二部分研究西尔克的著名短篇小说《黄女人》。文章使用生态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探究及评价西尔克作品中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女性寻找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旨在证明在对西尔克这样的美国印第安作家进行研究时,不应将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印第安文学,他们对于自然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贡献都是需要重新估量的。

  • 标签: 自然 身份 土地 女性 地域文化 生态女权
  • 简介:本文从后殖民批评视角出发,以库柏、麦尔维尔、马克。吐温等美国白人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例,研究19世纪美国白人文学中模式化的印第安形象,探讨白人文学家们如何以虚假的印第安形象取代印第安民族的真实存在,在文本中臆想印第安民族的必然消亡,并使白人对北美大陆的原住族印第安人的驱赶、杀戮和剥夺合法化。本文认为,美国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在印第安民族被消声与边缘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白人殖民主义话语的一个重要构成。

  • 标签: 印第安形象 美国白人文学经典 殖民主义话语
  • 简介:问:您早就知道自己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还是因为机缘巧合,您才取得现在的成就?

  • 标签: 印第安人 斯科特 创作
  • 简介:神话通过讲述神的行为或事迹,来说明世界的起源和它的现存秩序.本文通过对《圣经》中的创世故事和北美印第安部落起源传说进行对比,来探寻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指出Acoma故事更接近部落的实际生活,而《圣经》则带有更多的宗教印迹.

  • 标签: 故事 《圣经》 探寻 神话 跨文化研究 讲述
  • 简介:马克·吐温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哈克与海明威小说《印第安营地》中的主人公尼克有着相似的过往经历。虽然两个故事呈现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但都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青少年在动荡年代如何成长,这一主题在这两部小说里完全契合。难怪后来海明威把马克·吐温视为自己的"宗师"。同样,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对于当下中国青少年的成长也都有不同侧面的启迪功用。

  • 标签: 马克·吐温 海明威 哈克 尼克 成长
  • 简介:本书收集了奥姆斯特德对于纽约、蒙特利尔、伯克利校区和伊利诺斯州沿湖郊区等景观的设计提议。从中可以看出他因地制宜,结合自然与人文进行城市社区建设的设计理念。北京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的教授俞孔坚为此书撰写了导读。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出版此书,

  • 标签: 美国城市 文明化 城市社区建设 伊利诺斯州 城市化发展 蒙特利尔
  • 简介:"人是万物的尺度",一项公共决策的文明程度与进步意义若何,最终还是由群众来评价。全国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无疑是兔年春节后政府给公众派发的新年"大红包",这个红包到底有多少分量,让我们共同分析。

  • 标签: 文化馆 红包 文明进步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进步意义 文明程度
  • 简介:本文是对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生平和创作的观照.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在分别追溯了布罗茨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之后,文章透过布罗茨基创作中折射出来的种种"矛盾",猜度了诗人诗歌美学的独特构成,又通过对布罗茨基与诗歌传统之关系的考察,说明了布罗茨基在二十世纪俄语诗歌、乃至世界诗歌中的地位和意义.

  • 标签: 布罗茨基 生平 作品创作 俄裔美籍诗人 诗歌美学 俄语诗歌
  • 简介:<正>文明,既是一个现实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这个历史范畴既有不同的时代内容,也有历时的过程性,但不管是从内容看,还是从过程看,文明总伴随着对自身的否定与重建,伴随着对历史社会内容的斗争与融合。它充满辉煌,也充满血与火。今天如此,明天如此,昨天更如此。通过神话可以看出,在古希腊人那里,自由伴随着责任,主体融合着实体,个人与社会的文明实现,尽在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之中。

  • 标签: 希腊神话 黑格尔 普罗米修斯 安提戈涅 古希腊人 命运观
  • 简介:犹太《圣经》不仅开启了犹太文化之源,而且昭显了突出的世界性意义,主要表现在:《圣经》以对世俗性生活、生产要素的汇聚整理和显著的史实特征,显示出典型的超神学性;《圣经》以对周边异质文化要素的吸纳、整合和创造,展示了一系列具有启始性、起源性的文化意象,呈现了可资参照的文化元典意义;《圣经》以一种非形式化的审美理想、突出的具象化思维、典型的文学性文本特征,展示出强烈的审美性;《圣经》以人为重心,以对人的境遇、情感、愿望、幸福等的强烈关注为标识,呈现了强烈的个人性;《圣经》以对权威的怀疑、挑战,对犹太人自身的怀疑和反思,表现了突出的批判性。《圣经》的世界意义展示了犹太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一种联结,其深层则蕴涵着犹太传统的延展、更新及未来走向等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命题。

  • 标签: 《圣经》 典型 具象化 呈现 境遇 展示
  • 简介:物质主义诱惑下道德失败的悲剧与人对于道德的发现是康拉德小说的两大主题,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紧紧抓住康拉德小说的伦理关怀,对康拉德创作的伦理背景、康拉德伦理观的形成机制以及康拉德的小说伦理观的艺术表现展开了充分论述,并多有新见,体现了一种学术创新精神。这是我国康拉德研究领域一部资料翔实、观点新颖、独具特色的力作。

  • 标签: 康拉德 《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 伦理
  • 简介:约翰·厄普代克因擅长描写白人中产阶级生活而被称为社会历史变迁的准确记录者。然而,他的后"9·11"小说《恐怖分子》却一改其一贯的创作内容、主题和风格,通过描写18岁中学生艾哈迈德由一名单纯美国青年转变成狂热恐怖分子的过程,揭示恐怖主义源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及人性善恶的冲突。所有这些冲突皆可归结为后"9·11"时代的文明冲突。

  • 标签: 约翰·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后“9·11”时代 文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