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穿孔板吸声结构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短舱中。针对消声短舱穿孔板吸声结构,在切向流与偏流条件下开展了穿孔板吸声特性研究,从边界层厚度这一纽带入手得到了切向流与偏流相互耦合时穿孔板吸声结构声阻抗的理论计算公式,使用双传声器法测量了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声阻抗值,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穿孔板结构特性参数对其吸声特性的影响,并对吸声系数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为消声短舱中吸声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切向流 穿孔板 声阻抗 吸声系数
  • 简介:推阻力是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的重要特性,研究推阻特性及影响因素对动力系统研发极为重要。对模型动力系统在高空高速点下的推阻力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获得了动力系统在火箭发动机模态、火箭/冲压发动机模态及冲压模态、不同余气系数下的推阻力。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模型在火箭发动机模态下,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在动力系统内产生的推力大于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推力;火箭/冲压发动机共同工作条件下,推力大于火箭发动机设计推力与同一余气系数冲压发动机模态推力之和;冲压模态下,动力系统的推力随余气系数减小而增大;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相符。

  • 标签: 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系统 推阻特性研究 仿真试验
  • 简介:设计了不同密度金属丝网垫的隔振器并对其进行动、静态试验。首先利用平均刚度法计算隔振器在不同静载荷作用下的刚度得到隔振器的静态频率,再经动态试验得到不同载荷及不同输入振动量级作用下隔振器的动态频率,从而对比研究隔振器在静态载荷与动态载荷下的频率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静态法测得隔振器的频率可以有效估算出隔振器的动态频率,该方法可以为隔振器的频率设计提供试验依据。

  • 标签: 金属丝网隔振器 动态试验 静态试验 平均刚度 静态频率 动态频率
  • 简介:为了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常规二级发动机设置了混合比调节系统。通过建立发动机系统非线性静态特性仿真模型,并结合地面试车数据,开展发动机混合比调节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的混合比调节范围达到-3.13%~+3.20%,完全满足火箭推进剂利用系统的要求,且有一定的余量;混合比调节系统既达到了调节发动机混合比的目的,又能保持发动机的推力基本不变。采用静态仿真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发动机稳态工作过程中的混合比调节特性,具有较高的精度。

  • 标签: 二级发动机 混合比 调节特性 仿真模型
  • 简介:应用FLUENT软件,采用隐式有限体积法求解雷诺时均N-S方程,对几种不同扰流柱形状的层板冷却结构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采用Realizablek-ε双方程模型,近壁面采用壁面函数法处理,利用SIMPLE算法求解速度与压力的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层板内部流场结构十分复杂。同时,还对几种不同扰流柱形状的层板进行了流阻试验,采用沿程阻力关系式及流量关系式得出了其流阻特性。试验结果与计算得出的流阻特性符合较好。

  • 标签: 层板 扰流柱 流阻特性 数值仿真
  • 简介:在对发动机防冰支板附近的流场进行计算的基础上,使用离散相模型在拉氏坐标下模拟了该流场中过冷水滴的运动轨迹,对发动机防冰支板的水滴撞击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水滴撞击极限、总收集系数和局部收集系数随飞行高度、来流速度及水滴直径的增加而增大。

  • 标签: 发动机 防冰支板 数值模拟 离散相模型 水滴撞击特性
  • 简介:为了研究富氧发生器液氧供应系统的动态特性,详细考虑液氧头腔中的流动过程和喷嘴动力学环节,建立了系统的传递矩阵模型。计算了系统在发生器室压扰动下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分析液氧头腔体积、喷嘴压降、喷嘴惯性和发动机工况对液氧供应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液氧头腔的容积较大,液氧喷注导纳主要取决于头腔和喷嘴的动态特性,出口流量幅值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都较高。增大头腔体积,则增大出口流量的幅值,降低头腔中压力响应幅值。适当提高喷注压降或喷注单元的惯性,都能降低液氧喷注导纳的幅值。在低工况下出口流量幅值在300~800Hz之间增大,不利于该频率范围的耦合稳定性。

  • 标签: 富氧燃气发生器 液氧供应系统 频率特性 稳定性
  • 简介:为了研究气氢/液氧同轴直流式喷嘴的结构参数细节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对单喷嘴燃烧室的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氧喷嘴缩进深度、氧喷嘴出口壁厚和氢氧喷注速度比3个参数对燃烧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上述喷嘴结构参数细节是影响气氢/液氧同轴直流式喷嘴燃烧特性的重要因素,其中适当提高氧喷嘴缩进深度或氢氧喷注速度比对燃烧效率有显著改善,而适当提高氧喷嘴出口壁厚对燃烧稳定性有显著改善.

  • 标签: 气氢 液氧 同轴直流式喷嘴 燃烧特性 燃烧流场 数值模拟
  • 简介:大展弦比柔性机翼在升力平衡状态下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而机翼内部应变却较小,属于典型的几何非线性。利用等效线性化思想,构造了一种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的大展弦比柔性机翼在升力平衡状态下的振动特性计算方法,并设计实施了验证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及试验研究了几何非线性对柔性机翼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变形会造成柔性机翼自身振动频率明显降低,并且这种降低作用会随着翼尖变形的增大而加剧。如果不在研制中考虑此因素,将严重影响大展弦比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 标签: 几何非线性 等效线性化 柔性机翼 振动特性
  • 简介:进行了飞机结构复合材料T型单元拉脱试验研究。用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T型单元拉伸载荷下的损伤演化过程。对复合材料T型单元拉伸载荷下损伤演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参数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撞击数、持续时间、事件以及幅值等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分析,预报了复合材料T型单元拉伸载荷下基体开裂、分层、纤维断裂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的损伤演化过程及对应的载荷。结果表明,声发射技术能够准确预报复合材料拉伸载荷下损伤演化的过程,从而为复合材料飞机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复合材料 声发射 参数分析 损伤演化
  • 简介:以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半系统试验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试验装置的静态模型,所建模型考虑了推进剂在输送过程中温升对调整计算的影响.推进剂的温升导致发生器实际温度比对应组元比下的热力计算温度要高,计算表明因推进剂温升导致发生器温度升高47.7K.文中采用牛顿法对所建立的试验装置静态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求解,分析了试验装置的静特性.分析表明为了保证试验装置在低工况下参数协调匹配,应采用降低流量调节器流量、减小工艺喷管喉部面积两项措施来降低试验装置工况.

  • 标签: 半系统试验 调整计算 静态模型
  • 简介:以旋流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提取火焰体积数据,将仅用于描述贫熄实验数据规律的火焰体积法发展为预测贫熄特性的方法。该方法以临熄火时的火焰体积代替传统预测方法中的火焰筒体积,提高了贫熄预测的精度与通用性。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前提下,基于流动相似原理,将改进的火焰体积法推广到高温高压工况。分析了旋流器、主燃孔等的流通面积对贫熄特性的影响,发现旋流器空气流量对贫熄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论是改变旋流器流通面积,还是改变主燃孔流通面积,只要导致旋流器空气流量比例增大,贫熄油气比就增大;反之则减小。在研究的基准工况下,贫熄油气比的预测误差在±24%以内,远小于相同工况下传统模型-90%以上的预测误差。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贫油熄火特性预测 火焰体积法 火焰筒结构 高温高压
  • 简介:封严篦齿是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中的重要流阻元件。本文采用RNG%咀湍流模型对典型直通式篦齿的封严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获得了不同压比和封严间隙下篦齿泄漏流动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并对真实尺寸直通式篦齿在转、静态下的封严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压比(1.08-2.50)、转速(0~10000r/min)、相对封严间隙s/b(1.5、2.0)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和齿腔内部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流量系数随压比和相对封严间隙的增加而增火,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在高转速和小压比条件下,旋转对流量系数影响显著。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篦齿 封严 流量系数 旋转
  • 简介:对常温常压下燃烧室头部各部件(一级涡流器、二级涡流器、套筒、喷嘴型式等)的几何特性对燃烧室内各主要截面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其中两种典型头部组合进行了轴向温度场变化试验,得出由A型一级涡流器、A型二级涡流器与A型头部套筒组合时,有较理想的燃烧室内及出口的温度分布。

  • 标签: 燃烧室 部件试验 几何参数 温度分布 头部组合
  • 简介:基于一套二元流动反应器,采用先进毫秒级光电测量系统,对高温高压下航空煤油横向喷射自燃延迟时间(ADT)进行了研究。实验工况为:空气总压pt=0.5~1.5MPa、空气总温Tt=830~1000K、空气速度va=40~50m/s、燃油动量比q=15~80、韦伯数We=90~250。基于实验结果,得到ADT的经验关系式。最后分析了燃油破碎雾化时间、蒸发时间及化学反应时间与航空煤油ADT的耦合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预混段几何尺寸设计提供重要的工程依据。

  • 标签: 航空煤油 液雾自燃 二元流动反应器 横向喷射 自燃延迟时间 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室
  • 简介: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转速对篦齿封严特性的影响。分别在不考虑封严间隙变化和考虑封严间隙变化的情况下,在大转速和大压比变化范围内,详细地分析了篦齿流量参数随转速和压比的变化规律及变化大小,并对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篦齿密封 旋转
  • 简介:介绍了确定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工艺和过程关键特性的方法。运用FMECA法分析和研究了液体火箭二级发动机设计关键特性、工艺关键特性和过程关键特性,识别出三类关键特性242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工艺关键特性与过程关键特性判别准则,即策划与甄别准则。该准则可有效推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精细化管理,为发动机成熟度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设计关键特性 工艺关键特性 过程关键特性 精细化管理
  • 简介:设计了一套密闭环境液滴燃烧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实验工况下偏二甲肼(UDMH)液滴在四氧化二氮(NTO)环境中的着火燃烧实验,详细分析了UDMH单液滴着火燃烧特性,考察了燃烧室温度、压力、液滴初始直径及速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燃烧经历了初始燃烧阶段,剧烈燃烧阶段和熄燃阶段3个过程。其中,初始燃烧阶段和熄燃阶段的持续时间均较长。燃烧过程中,燃烧火焰呈现出明显的双火焰峰结构,内层为规则的椭圆形分解火焰峰,外层为带有尾迹火焰的扩散火焰峰。增加燃烧室温度促使液滴表面与内部的燃料快速蒸发,形成了充足的燃料蒸气环境,有助于液滴的着火燃烧;燃烧室压力的增加加快了反应速度,减少了液滴生存时间;增大液滴下落速度导致液滴表面蒸发流率得到增强,更易产生足够的燃料蒸气,促进燃烧的进行,从而有助于液滴生存时间的减小。

  • 标签: 偏二甲肼 液滴燃烧过程 燃烧实验 燃烧特性研究
  • 简介:详尽研究了一个简化空气雾化器所产生的流场。此雾化器可在复合非涡流及涡流的空气流场中形成环状液膜。合成雾化产生的液滴尺寸及速度由二维多谱勒相位粒子分析仪测量。测量位置沿轴向由喷嘴到下游8mm至150mm范围内分布。采用激光测速仪测量了气相参数。同时也试验了此类型空气雾化器涡流对液滴运动的作用。结果表明雾化过程对气相作用显著。

  • 标签: 简化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