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阿科玛公司和Purac公司于2010年9月中旬宣布,他们在功能丙交嵌段共聚物方面进行了成功合作。这些创新的嵌段共聚物将改进许多生物基聚合物如聚乳酸(PLA)的热机械和物理性能,可使之拥有更宽范围的应用机遇。这些共聚物通过将阿科玛公司的有机催化开环聚合技术与Purac公司的L-和D-丙交单体相结合而生产。

  • 标签: 嵌段共聚物 丙交酯 开发 物理性能 聚合技术 有机催化
  • 简介: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硫资源,用硫化氢制备国内急需的硫醇,介绍了其主要生产工艺及市场前景,并针对国内硫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硫化氢气体 制备 甲硫醇 现状 发展前景
  • 简介:本文从胺的种类、添加量以及其与硼酸的结合方式等角度出发,对外加胺对硼酸的摩擦学性能及水解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能对有机硼酸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实际推广应用以及对油品配方的调整改进等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有机胺 硼酸酯 水解稳定性 摩擦学性能
  • 简介:介绍了酯交换法在制备几种重要的甲基丙烯酸类中的应用,重点对酯交换法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几种重要的催化剂(钛化合物类、碱金属类、烷基锡类)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探讨了酯交换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类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甲基丙烯酸类酯 酯交换法 催化剂
  • 简介:比较了3种丙烯酸/丙烯酸共聚物的分散性,发现丙烯酸丁(BA)/丙烯酸(AA)共聚物的分散性能最好。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丙烯酸丁/丙烯酸共聚物分散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合成的共聚物的最佳使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BA与从质量比为0.6:1、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用量(质量分数)均为3%、反应温度70℃的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具有最佳分散性能。丙烯酸丁/丙烯酸共聚物在乙醇中的分散性优于在水中的分散性,在乙醇和水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2%和1.4%时,可获得最佳分散效果。

  • 标签: 分散剂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 分散介质 粉体
  • 简介:计划于2010年投产的,位于中国上海300kt/a的一体化装置,将是第一个使用德国Bayer材料科技公司(BMS)开发的甲苯二异氰酸(TDI)生产新工艺的世界级装置。BMS聚氨酯事业部负责人最近指出,这一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运营费用和投资成本都大幅降低。

  • 标签: 甲苯二异氰酸酯 生产新工艺 工业化 一体化装置 种用 材料科技
  • 简介: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多相催化剂,己二酸与正丁醇反应合成了己二酸二丁.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SiW12O40/TiO2对合成己二酸二丁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n(正丁醇)∶n(己二酸)=3.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1.0%、反应时间1.5h、反应温度86~121℃的条件下,己二酸二丁收率可达75.1%.

  • 标签: TISIW12O40/TIO2 催化合成 己二酸二丁酯 酯化反应
  • 简介:以TiGeW12O40/TiO2为催化剂,对硬脂酸[CH3(CH2)16COOH]与葡萄糖(C6H12O6)的液相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酸糖摩尔比、带水剂用量等对合成葡萄糖硬脂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脂酸与葡萄糖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6%、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带水剂甲苯用量20mL条件下,葡萄糖硬脂酸的收率为89%.

  • 标签: 硬脂酸 带水剂 催化剂用量 摩尔比 催化合成 反应时间
  • 简介: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研究了淀粉与丙烯酸丁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考察了接枝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单体丙烯酸丁浓度和淀粉浓度的关系,并用数学工具statistica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关联出在低引发剂浓度下,反应初期的接枝反应速率方程为:Rg=K[(NH4)2S2O8]0.52[BA]1.12[AGU]0.5.提出此聚合反应的聚合反应机理,根据稳态聚合理论和等活性理论,推导出接枝反应速率方程R,=K[(NH4)2S2O8]0.5[M][AGU]0.5,与由实验关联出的方程基本一致.

  • 标签: 丙烯酸丁酯 接枝反应 接枝共聚反应 过硫酸铵 引发剂浓度 淀粉
  • 简介:研究了微波辐射下用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作催化剂直接催化合成苯乙酸口一苯乙的反应。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因素,确定了该反应的优化条件:当苯乙酸用量为0.05mol时,卢一苯乙醇与苯乙酸摩尔比为1.6:1,磷钨酸负载量为24.8%的催化剂用量1.2g,带水剂环己烷用量6mL,微波辐射功~.500W,反应时间8min。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1.7%。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苯乙酸β-苯乙酯 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 微波辐射 催化酯化
  • 简介:以固体超强酸S2O82-/ZrO2-SiO2作催化剂,用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了柠檬酸三丁.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该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柠檬酸用量为0.1mol,正丁醇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4.8:1,催化剂用量(以柠檬酸质量计)1.4%,130~140℃下反应3.5h.此条件下柠檬酸的酯化率为95.1%.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 标签: 柠檬酸三丁酯 催化合成 ZrO2 酯化反应 SiO2 正丁醇
  • 简介:河南省安阳九天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投资1000万元的胺和二甲基甲酰胺(DMF)技改项目将完工,改造后的胺和二甲基甲酰胺生产能力都将达到3万t/a。

  • 标签: 改造项目 甲胺 完工 公司 安阳 二甲基甲酰胺
  • 简介:合成了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取代基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然后通过与五氧化二磷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硫磷酸复,并对其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添加剂极压抗磨性能良好,合成工艺简单,是一类应用前景良好的添加剂。

  • 标签: 硫磷酸复酯 150BS基础油 摩擦学性能 分子结构 极压抗磨性能 合成工艺
  • 简介:研究了用粉煤灰与硫酸亚铁复合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替代浓硫酸,用于合成柠檬酸三丁。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筛选发现,在w(FeSO4):w(粉煤灰):w(CaO)=1:4:1、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5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FSF-2g)具有较高催化活性。还考察了酯化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酸醇摩尔比为1:3.5、催化剂用量为2.0g(为反应物柠檬酸质量的12%)、反应温度100~120℃、反应时间3h、带水剂甲苯为5mL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

  • 标签: 固体酸 催化剂 柠檬酸三丁酯 粉煤灰 硫酸亚铁
  • 简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和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将采用中科院福建物构所专利技术建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和草酸的中试装置。该项目的实施将改变草酸及草酸、乙二醇等化工原料现有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过程,缓解石油乙烯和乙二醇的供应短缺。

  • 标签: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 中试装置 气相合成 草酸酯 中科院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