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切除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玻璃切除治疗视复杂性网膜脱离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准备、中配合及术后器械处理。结果通过护士的密切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有助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除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切除的手术护理及配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25G微创玻璃切除的患者60例,均实施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护理配合措施,观察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军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手术时间为(50.6±14.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无巩膜出血渗漏、结膜水肿、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0%。结论加强25G微创玻璃切除的手术护理配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为避免黄斑裂孔术后气体充填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体位限制,近年来采用不同的方法以避免气体充填,包括仅传统玻璃切除和内界膜剥除或联合黄斑孔塞、自体血覆盖、内界膜覆盖等。尽管这些方法纳入的患者数量尚少,黄斑裂孔大小不一,种类也不尽相同,但均获得较高的黄斑裂孔闭合率。(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33-335)

  • 标签: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孔塞 自体血覆盖 内界膜覆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视网膜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治疗方法、特点、安全性和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86例86玻璃视网膜术后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矫正视力提高者81例(94.18%),视力无改变者2例(2.33%),复发视网膜脱离视力下降者3例(3.49%)。结论玻璃视网膜术后白内障手术难度高,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易于调节和稳定眼内压、简化操作、减少中及术后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并有利于对眼底视网膜情况的随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并发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除后眼内压的变化,明确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术后高眼压的作用。方法60例玻璃切除患者中,19例患者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切除联合玻璃腔C3F8注气,41例患者接受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分析患者术后眼压的变化情况,观察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术后高眼压的影响。结果60例患者中有21例出现术后眼压升高(高眼压发生率为35%),通过采取术前准备、术后高眼压护理、体位护理等措施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控制高眼压的发生。结论玻璃切除后不同时期可能出现术后高眼压,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高眼压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防止高眼压所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高眼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混浊患者行玻璃激光消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07到2017-02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玻璃轻中度混浊30例30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作眼压、视力、眼部黑白B超及眼底照相并且放瞳眼底检查,排除活动性视网膜病变。选择混浊物在晶体后2-3mm及视网膜前3-4mm并且混浊物偏离视神经及黄斑的患者。采用UltraQ:YAG激光仪治疗,2.0-5.0mj的能量单脉冲准确聚焦在混浊物上进行激射,每次不超过500点。结果每次术后1月复查视力、眼压、黑白B超及眼底。疗效显著的术后第1个月有15(占50%),2月有18(占60.0%),好转的术后第1月12(占40%),术后2个月11(占36.6%),无效的术后第1个月3(其中1例为Weiss环,2例为膜状混浊)(占10%),2个月1(占3.4%为膜状混浊)。术后第1个月总有效率占90%,无效率占10%。术后2月总有效率占96.6%,无效率占3.4%。无视网膜脱离及损伤,外伤性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YAG激光玻璃消融治疗玻璃混浊,疗效较好、简单、经济、安全,能够消除或减轻玻璃混浊带来的视觉不适,同时由于本次治疗病例样本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还需要更多病例及更长时间的观察。

  • 标签: 玻璃体混浊 ULTRA Q:YAG激光 玻璃体消融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5G微创玻璃切除治疗严重开放性外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01-2020.12,样本例数:32例严重开放性外伤手术患者(32只患)。患者入院手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参照Ryan标准来评定治愈。结果:经25G微创玻璃切除治疗后,功能治愈19例,占比59.38%(19/32);解剖治愈10例,占比31.25%(10/32);未愈3例,占比9.38%(3/32)。结论:25G微创玻璃切除属于微创手术,虽存在明显优势,但也存在术后低眼压等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本研究样本量少、研究时间短,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仍需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治疗 严重 开放性眼外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晶状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脱位患者92例92,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切除清除玻璃基底部及睫状体平部,再行晶状超声乳化,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除原孔排液、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科1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30例(30只),均接受玻璃切除中视网膜下液自原黄斑孔排出,联合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变化、裂孔闭合情况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黄斑孔闭合率为86.67%(26/30),视网膜复位率为90.00%(27/30)。术后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逐渐改善至1.35±0.40、1.15±0.35及0.95±0.18(F=29.214,P<0.001)。结论玻璃切除原孔排液、内界膜填塞及空气填充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较好,为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填塞 玻璃体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玻璃切除采用实践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到医院玻璃切割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对比两组在手术室日均手术、每台手术平均耗时以及护理质量评价(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手术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后的平均日均手术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每台手术时间平均为120分钟,对照组为150分钟;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为96.66%、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9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66%、护理人员对医师满意度为90%、医师对护理人员满意度83.33%,两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在玻璃切除中采用室时间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手术耗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师与护理之间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推荐价值。

  • 标签: 时间管理 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时间管理对玻璃切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在2017年1月—6月对手术室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在2017年7月—12月对手术室实施时间管理,作为观察组。记录并统计两组的每台手术平均耗时、手术室日均手术量以及手术总量,并评价两组的手术室质量管理工作。结果对照组共完成89例玻璃切割手术,观察组共完成116例玻璃切割手术,观察组手术总量与日均手术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台手术平均耗时为(124.3±15.6)min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53.6±18.9)min,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时间管理后,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缩短了手术平均耗时,在规范医护人员的同时,也提高了其配合程度,从而提高了护理的质量,患者对手术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时间管理 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切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份到2017年6月份所接收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围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和4%,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4%和9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切除的患者采用围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切除后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玻璃切除后白内障4例,玻璃切除后无晶体6例,中鼻上方睫状体平坦部加玻璃腔灌注,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10例中囊袋内植入2例,睫状沟缝合固定8例。结果术后视力提高6例,无明显改善4例。结论玻璃切除后白内障摘除瓦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中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玻璃腔灌注可避免眼球塌陷。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术后 白内障摘除 睫状体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罗哌卡因眼球筋膜下麻醉和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球后麻醉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切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性随机对照病例临床研究。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除的患者273例(278)纳入研究,随机分成两组:A组136例(138)予以罗哌卡因眼球筋膜下麻醉,B组137例(140)为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球后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中总的疼痛评分低于B组,分别在麻醉实施、巩膜三通道穿刺和顶压巩膜下玻璃切除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94,-3.379,-5.242;P=0.000,0.001,0.000)。B组有1例出现眼球穿孔伤,6例出现球后出血。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切除中应用罗哌卡因筋膜下麻醉安全有效。

  • 标签: 麻醉,眼球筋膜下 罗哌卡因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孔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抗VEGF药物辅助玻璃切除联合引流阀植入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玻璃切除联合引流阀植入治疗PDR继发NVG者36例(36只)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2~6天行玻璃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0.5 mg),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40.50 ± 7.05) mmHg,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平均眼压为(13.44±3.21) mmHg、(16.67±4.34) mmHg和(15.00±2.74) mmHg(1 mmHg = 0.133 kPa)。术后各随访点平均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227,P=0.000)。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2.21±0.43,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为1.88±0.56、1.65±0.57和1.53±0.60,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97,P=0.000)。术后出现浅前房5例,前房积血5例,均未处理,1周后自行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抗VEGF药物辅助玻璃切除联合引流阀植入治疗PDR继发NVG安全有效。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青光眼,新生血管性 玻璃体切除术 植入术,引流阀,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切除后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玻璃切除治疗的50例患者(2022.5~2023.5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后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术后应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SAS焦虑评分:研究组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玻璃切除后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作者: 李筱荣 邵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 简介:摘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玻璃切除(PPV)是治疗RRD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提高PPV的成功率对于患者视力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述评以玻璃视网膜组织解剖特点为基础,提出了针对玻璃视网膜交界面处理RRD的手术技术要点,包括裂孔周围玻璃,周边部视网膜玻璃玻璃基底部的操作要点以及人工玻璃后脱离和玻璃后皮质的处理。旨在通过提高手术技术,降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视功能。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情式心理护理配合体位护理在玻璃切除治疗严重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4例玻璃切除治疗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眼科常规术后护理(含体位护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加用共情式心理护理,直至出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SAS、SDS评分为(58.28±2.36)分、(57.96±1.98)分,均高于观察组的(50.32±1.46)分、(50.12±1.8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共情式心理护理配合体位护理 玻璃体切除术 眼外伤中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共情式心理护理配合体位护理在玻璃切除治疗严重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严重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切除治疗,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着,P<0.05。结论:共情式心理护理与体位护理联合应用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共情式心理护理 体位护理 玻璃体切除术 严重眼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