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部玻璃切除治疗恶性青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青白科于2011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抗青术后恶性青光29例(29)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部玻璃切除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及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29,术后2出现角膜水肿,1前房出血,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部玻璃切除治疗恶性青光的临床疗效可靠,安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 玻璃体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切除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期体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7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使用抽签方式遵循随机准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玻璃切除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平卧位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侧卧位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的社交、自理、活动与心理等维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治疗视网膜脱离围期侧卧位护理能促进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围术期 侧卧位护理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眼外伤进行玻璃切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18例外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玻璃切割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外伤患者采用玻璃切割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眼外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时间管理对玻璃切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在2017年1月—6月对手术室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在2017年7月—12月对手术室实施时间管理,作为观察组。记录并统计两组的每台手术平均耗时、手术室日均手术量以及手术总量,并评价两组的手术室质量管理工作。结果对照组共完成89例玻璃切割手术,观察组共完成116例玻璃切割手术,观察组手术总量与日均手术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台手术平均耗时为(124.3±15.6)min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53.6±18.9)min,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时间管理后,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缩短了手术平均耗时,在规范医护人员的同时,也提高了其配合程度,从而提高了护理的质量,患者对手术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时间管理 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切割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当中应用玻璃切割治疗的患者共199例(220)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结果199例病患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良好到位的护理,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并最终都顺利出院。结论专业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每一位患者术前的积极心态与术后的健康恢复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眼科显微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玻璃切除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15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玻璃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都高于术前1d(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视力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术后1个月的结膜充血、继发青光、晶状混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和14.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在玻璃切除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应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视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位护理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玻璃切割治疗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进行玻璃切割治疗的 70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时的临床诊治资料,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视力较术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P< 0.05),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总有效率高。结论 对于外伤患者可给予玻璃切割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眼外伤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脱位继发青光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我院 45例晶状脱位继发青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玻璃联合小梁切除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提高 39例,占 86.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眼压下降维持正常范围。未发生视网膜裂孔、玻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联合小梁切除是治疗晶状脱位继发青光的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 晶状体脱位 继发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玻璃积血使用玻璃切割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60例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玻璃积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采取问卷调查来收集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患者的眼压平均为(13.25±2.44)mmHg,护理后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7.26±3.83)mmHg,护理后的眼压得到了显著改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23.213,P<0.05)。护理前患者平均VAS评分是(6.43±2.12)分,护理后平均VAS评分是(2.45±0.55)分,两组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t=14.421,P<0.05)。此次共60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满意度是96.7%。结论外伤性玻璃积血患者接受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切割治疗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9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分为a组、b组、c组进行玻璃切割。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视力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不同的手术时机进行手术,视力情况明显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切割治疗外伤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细胞增生阶段进行手术为最佳,可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视力。

  • 标签: 不同手术时机 细胞增生 玻璃体切割术 眼外伤患者 预后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切除后患者的体位护理指导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玻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临床护理以及体位护理指导,对比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患者术后接受体位护理指导,有助于巩固其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视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坡璃体切除术 体位护理指导 视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重症外伤行玻璃切割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外伤行玻璃切割患者一共(78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8月10日至2016年7月20日,将重症外伤行玻璃切割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常规干预。结果观察组重症外伤行玻璃切割患者的焦虑评分(51.45±1.15)分和抑郁评分(52.45±2.11)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外伤行玻璃切割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心理干预 重症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外伤性眼内炎患者均行玻璃切除联合玻璃腔注药,从术前,中,术后对8例外伤引起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结果这8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治疗均有效,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一例患者伤眼视力达0.3,无一例眼球摘除。结论玻璃切除联合玻璃腔注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配合积极有效的术前、中、术后护理能有效控制炎症,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眼内炎 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矫正视力、眼压、眼底及B超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玻璃切除,观察组行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及平均眼压、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黄斑水肿发生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65.7%(23/35),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42.8%(15/3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中应用曲安奈德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曲安奈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确诊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矫正视力、眼压、眼底及B超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玻璃切除,观察组行玻璃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及平均眼压、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黄斑水肿发生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65.7%(23/35),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率为42.8%(15/3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除中应用曲安奈德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 曲安奈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玻璃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植入术后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科2013年1~12月行玻璃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植入(硅油75例,气体51例)的视网膜脱离患者126例,总结分析治疗效果与临床护理的关系。结果玻璃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植入患者视力康复情况与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正确的卧位指导及护理密切相关。结论玻璃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做好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尤其是术后体位的指导及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不适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硅油或气体植入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切割治疗脉络膜脱离后增生性玻璃视网膜病变(PV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1/2018-01我院眼科收治的脉络膜脱离后PVR患者64例66,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34)和观察组(32例32),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视网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玻璃视网膜手术联合玻璃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持续时间、中出血情况、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mo,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中出血及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及bF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wk两组患者BCVA均较治疗前提高,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切割联合玻璃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脉络膜脱离后PVR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中出血及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率,降低血清VEGF水平及bFGF含量,提高患者视力,降低脉络膜厚度。

  • 标签: 康柏西普 脉络膜脱离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积血的主要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宁夏眼科医院眼底病科的168例非外伤性玻璃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RH/RD)、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非外伤性玻璃积血的主要原因,除了AMD/PCV,其余组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玻璃切割是治疗玻璃积血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视功能。

  • 标签: 玻璃体积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