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样腺癌是一种发生于外的具有肝细胞癌样分化特点的高度侵袭性肿瘤,易转移,预后差。原发于胆管的样腺癌罕见,临床诊断中易被忽视。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胆总管并伴有转移的样腺癌,通过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优质护理应用于人工血浆置换术治疗衰竭患者时的效果。方法:5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治疗期内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36.00%(P值<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值<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应用于人工血浆置换术治疗衰竭患者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肝衰竭 综合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确诊为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8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白术散100 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握力、步行速度,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mRNA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握力明显增强,ASMI明显增高,血清IGF-1、SIRT1水平及AMPK-α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清GDF-8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握力(kg):20.00(15.50,21.00)比18.20(14.93,19.50),ASMI(kg/m2):5.80(5.25,6.00)比5.30(5.20,5.50),IGF-1(μg/L):246.00(229.00,259.50)比207.00(187.00,233.00),SIRT1(ng/L):649.2±38.3比624.6±38.6,AMPK-α mRNA(2-ΔΔCt):0.30±0.03比0.27±0.03,GDF-8(μg/L):13.50(12.00,17.80)比15.60(14.08,19.98),均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步行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为0.56(0.53,0.62)m/s、0.58(0.55,0.62)m/s,观察组治疗前后为:0.58(0.54,0.64)m/s、0.60(0.56,0.65)m/s,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SIRT1呈正相关(r=0.341,P=0.002),与步行速度呈正相关(r=0.250,P=0.026);ASMI与握力呈正相关(r=0.367,P=0.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为肌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 标签: 参苓白术散 肌少症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白术散加减保留灌肠辅助治疗结肠炎疗效。 方法:选择2019年2月到202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灌肠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参白术散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灌肠组患者的炎症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其临床有效率(93.33%)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66.67%)(P<0.05)。结论:对结肠炎的患者实施中药参白术散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参苓白术散加减保留灌肠 辅助治疗 结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少儿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开展少儿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身形,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力,也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如果要从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切入,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其年龄段舞蹈动作的特点,就必须了解舞蹈颗粒状在舞蹈动作中的运用。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笔者对少儿舞蹈颗粒状阶段性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 标签: 少儿舞蹈 颗粒状
  • 简介:[摘要] 目的:确定化痰平喘止咳颗粒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麻黄、前胡、浙贝母等9味药以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以外观、成型率、水分、溶化性为指标,综合评价化痰平喘止咳颗粒剂的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药液浓缩条件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40~1.45(60℃)的稠膏。成型工艺:糊精、蔗糖作为本品辅料,浸膏:辅料为1:5,蔗糖:糊精为3:2,乙醇的浓度为95%。结论: 化痰止咳平喘颗粒剂的成型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好,可为该制剂的开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 化痰止咳平喘颗粒 正交设计 成型工艺 休止角 临界相对湿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配方颗粒是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它保证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适应市场需求,多年来深受患者满意,是中医药临床用药的又一可靠选择。通过多年的药品监管实践,笔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要点及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对药品质量高度重视,药品监管部门以药品生产质量安全为中心,要求企业开展风险排查,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生产。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监督检查 药品质量
  • 简介:摘 要:发明了一种能降低液体颗粒计数器计数时颗粒重叠率的异形管,用于液体颗粒计数器。试验表明,使用方便、数据测量稳定准确,可满足液体颗粒计数试验的要求。

  • 标签: 液体颗粒计数 异形管
  • 简介:摘要切除术是目前肝胆外科常规开展的手术,是肝胆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充满了风险和潜在的并发症,其中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切除术后衰竭的定义、危险因素、术前预测模型、术后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并对切除术后衰竭预测模型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衰竭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胃癌转移瘤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胃癌转移瘤患者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单一组的患者给予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联合组采取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肿瘤直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2.50%、72.50%和42.50%高于单一组,其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62.5 0%、50.00%和25.00%, P<0.05。联合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单一组,肿瘤直径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82.50%高于单一组60.00%,,P<0.05。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胃癌转移瘤效果确切,优于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和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单纯肝动脉灌注术 胃癌肝转移瘤 疗效
  • 作者: 黄海明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创建时间:2021-07-06
  • 出处:《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1年第06期
  • 机构: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 赤峰 024039今年以来,深刻体会到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年初笏山金矿和曹家洼金矿事故的发生,给我们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重重的一击,击碎了侥幸安全生产的梦,击打了整个行业的惯性思维,击破了不堪一击脆弱的从政府到企业的监管体系,这是长鸣的警钟。赤峰柴矿公司作为山东黄金对外开发的第一家矿山企业,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当前的安全形势,赤峰柴矿公司从当前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和思想认识入手,对标对表,严抓安全管理,严格审查外委施工队伍的资质和公司安全生产条件,梳理权证办理、“三同时”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进等工作,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内河航运里程居世界之首,现有内河船舶以柴油机作为主要动力系统占比高达95%。本文针对内河“新长江06006号”散货船动力系统与航行工况,采用电力推进辅助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电混合动力系统的能效分级优化策略,试验分析其负荷率与燃油消耗率。结果表明:能效优化后,在船舶逆水、顺水航行区间段,左、右舷动力系统的负荷率分别从25%、12%,均提升至70%-80%;左、右舷动力系统的燃油消耗节省率分别为18.38%、12.33%。

  • 标签: 船舶,动力系统,柴油机,能效分级
  • 简介:摘要:为做到投入少、对生产影响小,施工周期短、减少停产损失等,沿用原有提升机,箕斗采用改变容积同时调整井筒联锁保护装置的办法,达到设计的提升能力。

  • 标签: 赤峰柴矿公司 主竖井 箕斗提升 箕斗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复方鳖甲软片(FFBJ)治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本研究采用ADME/T计算方法筛选FFBJ的活性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数据库等筛选FFBJ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在OMIM等数据库寻找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映射分析筛选出FFBJ治疗纤维化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共得到FFBJ 18个关键活性成分可通过20个关键靶点作用于纤维化,富集得到GO中92个生物过程条目和128条KEGG通路。结论FFBJ活性成分主要通过PI3K-Akt、丝氨酸蛋白激酶(MAPK)、TGF-β1等信号通路抗纤维化,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深入开展FFBJ抗纤维化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复方鳖甲软肝片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桂术甘汤在临床脾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脾胃病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8例,分别给予其常规西医治疗与桂术甘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复发率分别为75%、6.25%,同乙组的95.83%、0%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脾胃病 苓桂术甘汤 生活质量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论加味桂术甘汤治疗眩晕对中医症候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眩晕患者通过抽签(奇偶数)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药加味桂术甘汤,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症候疗效高于对照组(92.31% vs 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味桂术甘汤治疗眩晕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值得推荐。

  • 标签: 加味苓桂术甘汤 眩晕 中医症候 疗效 常规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合用中药黄芪五散及西医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为西医治疗,同期观察组加用中药黄芪五散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14%,对照组85.71% ,P<0.05;治疗前2组AST、TBIL、ALT对比P>0.05,治疗后AST、TBIL、ALT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合用黄芪五散及西医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并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黄芪五苓散 西医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2*值评价不同程度兔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及其对部分切除术后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组,均行尾叶切除术。各组分别于再灌注6 h、3 d、7 d、14 d、30 d进行常规MR及BOLD MRI扫描。测量并计算R2*值及再生率(LRR)。30 d扫描结束后检测兔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冻存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髓过氧化物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水平,并获取病理切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各组不同随访时间、不同热缺血时间的R2*值、LRR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R2*值与LRR及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随访时间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的交互作用(F = 24.600,P < 0.001)及两者的单独效应对R2*值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不同随访时间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的交互作用对LRR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925,P = 0.528),但二者对LRR的主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同一随访时间,除热缺血40 min组外,R2*值与LRR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后3、7、14、30 d r值分别为0.510、0.681、0.612、0.541,P值均< 0.05)。同一热缺血时间,R2*值与LRR均呈显著负相关(热缺血0、10、20、30、40 min r值分别为-0.800、-0.852、-0.893、-0.648、-0.853,P值均< 0.05)。术后30 d R2*值与各生化指标无相关关系(P值均> 0.05)。结论R2*值可无创、定量评价兔WIRI的微观结构改变及其对部分切除术后再生的影响。一定程度的WIRI(≤30 min)对兔肝部分切除术后再生具有促进作用,且热缺血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超过30 min促进作用明显减低。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再生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颗粒脂肪注射对面部烧伤瘢痕改善作用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面部烧伤瘢痕患者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15~56(47.57±4.80)岁。所有患者用自体小颗粒脂肪注射,观察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评分(VSS)、并发症情况、满意度。结果46例患者治疗前VSS评分(13.15±2.36)分,治疗2个月(11.06±1.78)分,治疗4个月(9.18±1.37)分,治疗6个月(7.23±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6例患者中,痊愈19例占41.30%,显效17例占36.96%,有效7例占15.22%,无效3例占6.54%;总有效42例占93.48%。并发症发生4例,并发症发生率8.70%,均经相应处理治愈;患者满意42例,满意度91.30%。结论小颗粒脂肪注射治疗面部烧伤瘢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瘢痕,且并发症较少,患者较满意。

  • 标签: 瘢痕 注射 小颗粒 烧伤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