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陆家豪状告中国证监会一是中国首例因独立董事被追究行政责任而状告证监会的案例。本案中,陆家豪是否是独立董事、陆家豪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是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陆家豪是独立董事,他应当尽诚信与勤勉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是独立董事的责任应当小于董事的责任。

  • 标签: 中国证监会 陆家豪 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案
  • 简介:《尘肺病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87年12月3日颁布实施已有七年,由于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等原因实际上一直未能实施。1994年4月,余姚市卫生防疫站依据《条例》对拒让轧石、熟料等工种接尘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的余姚舜江水泥有限公司给予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并由法院强制执行结案。通过执法,发现《条例》存在某些问题,本文提出粗浅意见.与大家探讨。

  • 标签: 尘肺病 《条例》 劳动卫生 接尘工人 卫生防疫站 健康检查
  • 简介:一、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一旦生效,其法律效力不仅及于行政相对人.也及于行政机关,不能随意被撤销。已经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如果随意被撤销.不利于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稳定。二、错误的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决定只能依照法定程序纠正。《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是公安部为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正确履行职责。防止和纠正违法和不当的执法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内部规章,不能成为制作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律依据。三、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始终贯彻允许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原则,只能有利于事实的查明和法律的正确适用,不会混淆是非,更不会因此而使违法行为人逃脱应有的惩罚。

  • 标签: 行政处罚决定 治安管理 公安分局 纠纷案 违法行为人 和平
  • 简介:作者通过一起医疗机构因未按规定进行校验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行政处罚进行分析,揭示我国现行医疗机构校验制度立法对校验的性质、校验的行政程序及监督执法规定不够清晰准确,某些具体行政行为用词与《行政许可法》等现行行政基本法不相一致,从而导致监督执法过程的混乱。建议尽快对相关行政法规及规章进行修订。

  • 标签: 医疗机构 校验 行政处罚 行政许可 思考
  • 简介:周游原系重庆《电脑报》职工,从事该报网站工作。1999年4月,重庆飞腾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腾公司”)总经理李大学,将飞腾公司开发的“好又多”电子商务平台软件(测试版)交给《电脑报》网站负责人黎和生,希望进行多方面测试。黎和生便安排周游对该软件进行测试。期间,周游私自将该软件复制于自己的硬盘中。同年6月底,周游辞职后就职于北京百联网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网讯公司”),从事电子商务工作。12月初,周游提议,经网讯公司负责人同意,将其原在《电脑报》工作期间取得的“好又多”电子商务平台软件(测试版)复制到网讯公司的计算机中,略做修改后放于互联

  • 标签: 纠纷案 有限公司 公安局 同意 辞职 行政处罚
  • 简介:乙制药厂于1978年开始研制“21金维他”药品,1982年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1984年经某省卫生厅以浙卫药准家(84)1324-1号文件批准生产。同年作为浙卫药标(84)131号质量标准的药名收入某省地方标准品种,“21金维他”药品直接表示了该药品商品的主要原料是由21种维生素和重量元素组成。

  • 标签: 21金维他 药品 地方标准品种 浙江省卫生厅 药名 工商行政管理局
  • 简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管教和规矩。我的“规矩”定律有四要点:定好规矩之前,首先把道理讲清楚;规矩之内,有绝对自由;违规后,将受到讲好的惩罚;规矩越少越好。

  • 标签: 家庭教育 规矩 处罚 教育方法 孩子 父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涉及犯罪的税收违法行为,既是税收行政处罚的对象,也是刑法修正后逃税罪的制裁对象;如何衔接好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的双向互动,对于加强对逃税行为公法控制,规范税收管理秩序意义重大。

  • 标签: 逃税 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 简介:但受权组织能否委托行政机关或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事业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在其法定权限内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有必要在受权处罚立法中增加受权组织不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实施处罚的规定

  • 标签: 受托处罚 受权处罚 处罚受托
  • 简介:行政处罚法中对于行政处罚的处理期限并没有规定,当前关于行政处罚处理期限的规定散见于法律、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位阶不同的法律规范中,但是在某些处罚领域依旧没有处理期限的规定。在有法律规定的领域,其中规定内容杂乱无章,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对处理期限制度没有清晰的定位,导致学界和司法实践对超期作出的处罚行为的效力都没有清晰的认知。这种不完善的处理期限制度在实践中会损害公民的权利,增加行政主体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和增加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因此,行政处罚处理期限制度需要向处理时效制度转变。处理时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时效的起算点、时效的期限、时效的延长、时效的排除事由、时效的终结点、最长时效和时效的法律后果。

  • 标签: 行政处罚 处理期限 处理时效
  • 简介: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除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外,还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下称受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下称受托组织)两类非行政机关,从处罚权力来源角度观之,受权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可谓之为受权处罚;受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可谓之为受托处罚。本文对受权处罚和受托处罚的立法缺陷及其改进发表一已之见,就教于同仁。

  • 标签: 受权处罚 受托处罚 立法 制度缺陷 《行政处罚法》
  • 简介:摘要:因为行政犯罪存在行政违法和形事违法的双重含义,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合理的控制行政犯罪事件处理的边界线和并与形事违法进行合理的衔接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目前行政处罚抵形事处罚的适用依据和限制条件进行阐述,避免出现案件处理时二者概念混淆或者模糊界限的情况,希望为我国的行政案件处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行政处罚 形事处罚 适用 限制
  • 简介:《行政处罚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同一机关制定的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二者不一致时,应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简易程序中,可以由一名交警当场作出罚款200元的处罚,但应当依法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当场处罚中,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具有现场笔录的功用,而执法交警的陈述如没有相反证据足以否定,且没有证据证明交警与违法行为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应作为证明违法行为存在的优势证据。

  • 标签: 《道路交通安全法》 《行政处罚法》 当场处罚 交通警察 法律适用 交通违法
  • 简介:是否赋予人民法院特殊减轻处罚权力,在修订刑法过程中,存在较大争议。1997年修订的刑法将特殊减轻处罚的最终决定权赋予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订后的较长时间内,这一条文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近年,人民法院才逐步重视这一条文的运用。在适用特殊减轻处罚权的过程中,从实体上来说,应当恰当理解'案件的特殊情况'的内涵与外延。所谓的'案件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案件涉及外交、国防、宗教、民族、统战和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为维护国家利益,需要对犯罪人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刑罚的情形,但又不限于上述情形。在坚持慎用特殊减轻处罚权的前提下,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实需要减轻处罚的,就可以适用该条款。从程序上来说,应当坚持'或同意或发回重审'及'复核程序应当宣判'两个原则。虽然立法已经明确赋予人民法院特别减轻处罚的权力,但各级法院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慎重适用这一权力:一是坚持确有必要原则;二是罪名选择顾及民意;三是减轻处罚应当适度。

  • 标签: 特殊减轻处罚 案件特殊情况 程序 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