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敦煌汉简中的相关材料,运用词语互证的词义训方法,对新出土的里耶秦简中文书简的一些词语试作训,为这些词义的解释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文中主要运用了敦煌汉简和里耶秦材料,通过词语互证,相互比较,辨析验证,考察了“报”、“来”、“走”、“谓”、“告”五个词语在秦文书中的特定含义。

  • 标签: 词语互证“报”“来”“走”“谓”“告”
  • 简介:14.指令集(1)CISC指令集要知道什么是指令集,还要从当今的X86架构的CPU说起。X86指令集是Intel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IBM公司在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了X87芯片,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

  • 标签: CPU 常用术语 X86指令集 性能 数据处理能力 X86架构
  • 简介:包山二号楚墓遣册共有29枚,是墓主送葬车马与器物的记录,另有赠书竹牍1枚,内容与遣册所记正车略同。遣批简牍自1992年刊布以来,学界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人研究,成就斐然,使得绝大部分文得以通读。

  • 标签: 包山楚简 新释 字形 器物
  • 简介:<正>《包山楚》遣策有:四马之凵面271号~①该书《释文与考释》日:"凵,借作鍱。朱骏声云:‘金银铜铁之锥薄成叶者。’面,指马头。墓中有以皮革做的马头护甲,当为鍱面。""面",固然属于头部,但确切地说仅指头前的面部。《说文》:"面,颜前也。"面指颜面,通俗地说"面"就是脸面。271号"面"字前的凵,应是"卢"字。《说文·凵部》:"凵,卢,饭器,以柳为之。

  • 标签: 包山楚简 朱骏 遣策 铜泡 车马坑 兽面
  • 简介:李洪志的“法轮功”所宣扬的理论如同痴人说梦,实在不值一驳,但由于他的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播很广,大有混淆视听的作用,对人们正信正解佛法构成障碍,作为佛教徒,我觉得有必要做一番辨别澄清的工作。名者实之宾,名正方能言顺,用佛教名相的原义来对治曲解篡改的邪说是最有说服力的。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欲从义理角度,对被“法轮功”曲解篡改的一些佛教名相做一番解读,从而使人们认清佛教与“法轮功”的本质差别。

  • 标签: 佛教徒 名相 佛法 “法轮功” 邪教 李洪志
  • 简介:文章在有关复合词的前期研究和大量的维吾尔语复合词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弄清了维吾尔语复合词和复合名词概念及维吾尔语复合名词的出生地问题,描写了复合名词的构词类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维吾尔语复合名词构词特征和创新复合名词的特点,并对如何构造新复合名词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

  • 标签: 复合词 复合名词 结构 构词
  • 简介:<正>中国封建社会流通的钱币,早在汉朝就形成了钱--陌--贯三级货币单位制。钱是基本单位,钱一枚又称文;陌是中间单位,百钱为陌,陌又有通用字百、佰伯;贯是最高单位,十陌为贯,贯又有同义词千和缗:计数为千,穿成串叫贯,借穿钱的绳索之名来指称这外单位叫缗,千又有通用字仟。贯是大串,主要用于贮存;陌是小串,主要用于交易;用于交易的贯,每陌两端打结,分隔成十段。这个三级货币单位制沿用两千多年,直到清朝灭亡。

  • 标签: 短陌 单位名词 货币单位 数词 量词 通用字
  • 简介:1.什么是名词?表示人,动物,物品,地点以及抽象概念的词,叫做名词。例如:

  • 标签: 小学 英语教学 词语 名词
  • 简介:从所周知,在英语中名词修饰名词时一般用单数形式,但有时复数形式也可以修饰笔词。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现举例如下:1.appliances用具Overthepast15years,theHangzhouGoldFishElectricalAppliancesGroupCo.hasconstantlyexpandeditsproductmix,whichnowincludesdou-ble-tubwashingmachines,fullyautomaticwashingmachines,mixers,juicers,clothesdriers.andelectricirons.在过去的15年里,杭州金鱼电器用具集团

  • 标签: 数名词 复数形式 修饰名词 constantly Hangzhou CLOTHES
  • 简介:《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节引用了《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两句诗。作为传统名篇的《郑伯克段于鄢》又为众多古文教本、选本所选用,比如被众多大学中文系选作教材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即选取了此篇。但该教材以“同类”训句中“类”字,此后出版的《古代汉语》教材、古文选本、《诗经》注本亦多持此说,但考之于《既醉》的主旨、句意和同类句式,就会发现以“类”为“同类”的说法与这几个方面都不相合,只有“类”为“善”,

  • 标签: 《诗经》 《古代汉语》教材 句式 《郑伯克段于鄢》 训释 名词
  • 简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名词、名动转用中的隐喻思维过程,并以名词名词动用的具体实例探讨其隐喻特点和语义理据,分析其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指出这是一种以词义的隐喻派生为中心的、有效的词汇加工习得模式。

  • 标签: 名词/名词动用 隐喻思维 语义理据 认知加工
  • 简介:<正>据大冶县博物馆《郑王城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载:“郑王故城的文化遗物”,采集到的“铜质类”有“戈两件,一件直内上刻有‘■’二字。按这两字关糸到古云梦的地望,郑东南与古云梦的关系,■及《尚书·禹贡》记载的真实性问题现在根据这两字的释义,来加以说明。这两字上一字从■(阜)从土,下一字■从土,可初两字为地名。这

  • 标签: 释义 声符 调查简报 文化遗物 真实性问题 博物馆
  • 简介:《中国文物报》在1991年4月7日第三版刊载了《周代铭文铜鬲鼎》一文,其中提到该器物之“内壁有二竖行铭文‘春史正作宝彝’”六字,文章没有对铭文作任何解释。我认为该器物之第一字“

  • 标签: 中国文物报 铜鬲 宣曲 蔡侯 汉印文字征 有对
  • 简介:何琳仪《说文》所无。《甲骨文编》445下列二字:旧均已成定论。a式从“水”在“舟”两侧,也可理解为“舟在水中”,见一期卜辞,b式从“水”从“舟”,见三期卜辞,a式无疑是b式的较原始形体。《管子小问》“意者君乘驳马而桓迎日而驰乎?”尹知章注。“古盘...

  • 标签: 《说文》 甲骨文 《管子》 卜辞 《集韵》 铜器铭文
  • 简介:汤余惠商代甲骨文有字,见于武丁时期宾组卜辞:戊子卜,宾贞:王逐于亡灾?之日王往逐于,充亡灾,获八。(合集9572)癸未卜,贞:多子获?(乙编3764)癸已,多子囗(获)?(合集10505)于,往(逐),充获囗()。(合集10503)亡灾往逐囗,充囗...

  • 标签: 《说文》 武丁时期 宾组卜辞 殷代卜辞 《汉书·郊祀志》 甲骨文字
  • 简介:即将落下的夕阳把西半边天渲染得通红通红的,无数片乌云被锁上血色的红边,乌云仍以为还没有泻尽满肚子的雨水,在狰狞着、咆哮着、笨拙地晃动着、张牙舞爪着。那鲜艳的红色光芒对它们的勾勒,越发让片片乌云像一只只生猛的怪兽,在杂乱的西部天幕匕毫无章法碰撒,让人看了瞠里发怵,越联想越索悚。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古今""即"的"即"琴徽"即或"琴饰"者,均误也。确诂其义,"."即"约"即琴之"轸绒"。

  • 标签: 饰以 张以 约珥
  • 简介:关于“”字的构形之旨及所表本义,前贤业已作过较多的考证,尽管多穿凿为说,但亦有智者之见。陈仲甫先生认为:“”之构形“象编竹立体之器”,本义为女子“戴器”。其说虽欠中肯,然能与“编竹”联想,已得其管键。本文作者寻仲甫先生思路考之,“”字的构形之旨及所表本义豁然而明:“”从从,从正面看,象两手抓住竹经、牵引竹篾一层一圈地编织竹篓之形,其字形义(本义)是“竹篓”,引申为:(1)物体的孔洞、窟窿→空无→身体虚弱无力→西瓜瓤败体空→稀疏、稀少;(2)次数多→声音多而嘈杂含混或为数众多而位卑的人;(3)拴系→缠绕→牵曳→环抱→人体矮而背佝偻等。

  • 标签: 构形之旨 本义 考证
  • 简介:古今“”即“的”即“琴徽”或“琴饰”者.均误也。确诂其义.“ ”即“约”即琴之“轸绒”。

  • 标签: 饰以 张以 约珥